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8篇
  免费   720篇
  国内免费   618篇
测绘学   616篇
大气科学   907篇
地球物理   1277篇
地质学   932篇
海洋学   648篇
天文学   92篇
综合类   241篇
自然地理   3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102.
The numerical models of mantle convection agree to depict avalanches behaviour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endothermicity of the spinel → perovskite phase change. Their potential effects on the global thermal and dynamical states of the mantle have been computed thanks to a numerical code,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both the 400-km exothermic and the 660-km endothermic phase changes. The cycle followed by the avalanches is: local layering, destabilization of the 660-km thermal layer, travelling and spreading on the core, and reappearing of the local layering. Therefore, mantle convec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quiet periods of partial layering embedded in catastrophic events. During the avalanche, the amplitude of the surface velocity is multiplied by two, which would imply an enhanced plate tectonic and ridge activities. The global thermal effects of the avalanche are compatible with a high mantle temperature and an acceleration of Earth's rotation during the Cretaceous. They also offer a coherent explanation to locate the origin of mantle plumes both within the CMB and just below the transition zone.  相似文献   
103.
Hilbert-Huang变换在密频结构阻尼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Hilbert—Huang变换是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法,由经验模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技术及Hilbert变换两部分组成。本文研究此方法对于密频结构阻尼识别的应用。首先对于两自由度系统模型,说明该方法用于阻尼识别的步骤。进而研究存在频率密集现象的高层建筑的阻尼识别问题。上述结果与理论值及由半功率带宽法的识别值进行了比较,对比显示Hilbert.Huang方法较传统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密频结构阻尼的性能,适用于大型结构的系统识别。  相似文献   
104.
小波变换在识别储层流体性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小波变换的特点提出一种识别储层流体的新方法. 本文假设测井所得的信号为地层微观孔隙结构、地层流体性质及岩性和岩相等各部分的综合贡献之和,不同的储层中小波分析的能量谱特征不同,因而通过对已知储层模型进行小波能量谱分析,可得到各种储层的特征能量谱,根据这些储层特征能量谱就可以对待划分的储层段进行储层流体性质判别.  相似文献   
105.
对不同的小波变换算法和小波基函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适用于地震资料处理的最佳小波基函数,并用Visual C 语言开发了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下的地震资料小波剖面制作系统。利用小波剖面制作系统和最佳小波基函数对煤田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6.
对中国大陆已发生的多次7级以上强震震中区气温、气压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震前(30天之内),气温-气压函数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其相关系数(代数值)不断增大,“正弓”形可作为短临异常的标志,同时对其成因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小波变换的动态地震活动周期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杜兴信 《地震》1997,17(3):257-264
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对华北、中国大陆和陕西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动态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地震活动既存在比较稳定的周期,也有一定时变性,如华北近500a来存在比较稳定的300a周期和60a左右周期,陕西近20a来存在比较稳定的2 ̄3a周期,中国大陆5级以上地震在1910 ̄1980年普遍存在30a左右周期,但在1980年后变为20a左右周期,小波分析揭示的地震活动周期时变性,一方面提示在依据周期规律外推  相似文献   
108.
中国重力异常的小波变换与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111,自引:19,他引:1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小波变换及多尺度分析方法的原理,利用二维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中国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了分解,并从其中划分出有意义的剩余异常.模型结果证明方法有效.由于本文方法可以将重力异常分解成各种几何尺度意义下的不同成分,这为重力解释和研究地壳的结构提供更多更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9.
1.INTRODUCnONSAn~sizeplaysanimpo~roleinmanyfields,SUChasinndmeDt-laden~ordebrisflow.TheStateofsedimentmovementwhateVertheyaresugunded.jUInpingorbed-loading,isoftencloselyrelatedtOtheirSizes.Thebodyor~forcesbornacaglainareOftendiredproponionedtotheabcorSq~sizeofthisgrain.Thereforesedimentsizeisanimpohalltindextoesedimentcharacteristics.Besides,depositsizeanditsdistributionimplysome~infonnationdepositingfonnationenvironmentandcauseing~hyandgeqlogy.Ina~on.thesizeanditsdistributionareeac…  相似文献   
110.
温度客观预报自动化业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正心  周述学 《气象》1997,23(3):34-37
介绍了一以T63数值预报产品为因子,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作48小时最高,最低温度客观预报方法及其自动化业务系统,能补充目前地市台温度预报主要依靠主观预报的不足,对温度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