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00篇 |
免费 | 3126篇 |
国内免费 | 46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39篇 |
大气科学 | 16048篇 |
地球物理 | 1814篇 |
地质学 | 2630篇 |
海洋学 | 1308篇 |
天文学 | 112篇 |
综合类 | 424篇 |
自然地理 | 10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6篇 |
2023年 | 508篇 |
2022年 | 621篇 |
2021年 | 660篇 |
2020年 | 576篇 |
2019年 | 662篇 |
2018年 | 483篇 |
2017年 | 493篇 |
2016年 | 457篇 |
2015年 | 580篇 |
2014年 | 830篇 |
2013年 | 736篇 |
2012年 | 742篇 |
2011年 | 820篇 |
2010年 | 817篇 |
2009年 | 855篇 |
2008年 | 836篇 |
2007年 | 955篇 |
2006年 | 921篇 |
2005年 | 991篇 |
2004年 | 845篇 |
2003年 | 936篇 |
2002年 | 839篇 |
2001年 | 812篇 |
2000年 | 805篇 |
1999年 | 693篇 |
1998年 | 667篇 |
1997年 | 732篇 |
1996年 | 715篇 |
1995年 | 657篇 |
1994年 | 552篇 |
1993年 | 396篇 |
1992年 | 434篇 |
1991年 | 360篇 |
1990年 | 379篇 |
1989年 | 233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5篇 |
1974年 | 9篇 |
1955年 | 3篇 |
1941年 | 3篇 |
193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71.
河南省区域暴雪的天气学分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查了1986-2000年冬季河南省70个暴雪的个例资料,分析了河南省暴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天气形势特征,建立了横槽型和两槽一脊型的暴雪天气学模型.通过对2003年2月9-10日(横槽型)和2003年3月4-5日(两槽一脊型)河南省出现的两场区域性暴雪过程的环流背景、成因特征、物理量等的对比分析发现,暴雪天气一般发生在经向环流与纬向环流相互调整之时,低空急流与低层切变线上气旋性曲率东扩或低涡东移是产生暴雪的重要原因,冷垫是产生暴雪的基本条件,最后给出了两类典型暴雪的具体预报特征. 相似文献
72.
73.
本文利用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和“八五”攻关成果中提出的地震b值定量预测方法,对辽宁及邻区1969年以来发生的8次地震震例作了回顾性检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震前b值的变化特征,总结出了可能适用于辽宁地区半年左右尺度的b值预测方法的异常羊别指标及预报规则。 相似文献
74.
为了全面认识湖南紫鹊界梯田系统的水循环机制,从降水条件的视角出发,基于紫鹊界地区及周边共11个气象站的1986—2015年降水序列数据,运用集中度、标准化降水指数等方法从降水量、降水年内分配、干旱频率等方面开展对比分析,以揭示紫鹊界地区梯田稻作自流灌溉系统所拥有的独特的天然降水条件。结果表明:紫鹊界地区3个气象站多年平均降水量达1 638.7 mm,比外围8个站平均高出177.4 mm,其中夏季(6—8月)平均降水量为675.1 mm,比外围8个站平均高出122.4 mm;紫鹊界3个站旬降水序列的平均集中度为0.373,明显高于外围8个站的平均值0.354,夏季是紫鹊界地区降雨的主要优势时段,多年平均降雨高峰为6月中旬,晚于外围8个站的6月上旬或5月下旬;紫鹊界地区5—8月的3个月时间尺度干旱频率有“先小后大”的特征,其中5月和6月的3个月时间尺度干旱频率明显要小于全区平均值,7月和8月要大于平均值;6月上旬—8月中旬是紫鹊界梯田灌溉的主要时期,紫鹊界地区降水年内分配、多年平均干旱频率分布特征等与紫鹊界梯田的水稻生长期形成良好的匹配关系,降水是紫鹊界梯田自流灌溉系统的重要自然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75.
76.
通过利用MICAPS平台提供的党规资料和数值预报资料并结合卫星云图对2000年1月20~21日的一次降温、降水和凝冻过程进行了分析。得知:无冷高压入侵下的单一南支低槽影响并配合低层切变线造成了这次降温、降雪和凝冻天气;同时,在对数值预报产品检验的基础上,也对这次过程预报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7.
78.
79.
利用1980—2017年华南地区30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逐小时降水数据、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华南前汛期(4—6月)降水统计特征,定义站点上短时(1—6 h)、中等时长(7—12 h)和长时(>12 h)降水事件,对比降水量、频次和强度在南海季风爆发前后的变化,以及所定义的西部内陆、东部内陆、沿海地区的异同。结果表明:(1)南海季风爆发后,研究区域平均而言,三类降水事件的降水量增多、小时降水强度增强,短时、长时降水事件发生频次增多,而中等时长降水事件发生频次有所减少。(2)从空间分布来看,南海季风爆发后,小时降水强度在整个华南地区均增强,西部内陆时长大于6 h的降水事件尤为明显;降水事件的发生频次在西部内陆和沿海地区升高,而东部内陆时长大于6 h的降水事件发生频次降低,因此,季风爆发后西部内陆和沿海地区的总降水量均显著增大,而东部内陆的总降水量变化不大。(3)西部内陆降水事件主要在夜间开始发生,持续时间越长的事件越早开始,且由西向东逐渐推迟;东部内陆短时降水事件主要在14时(北京时,下同)左右开始,季风爆发后更为明显,而时长大于6 h的降水事件的开始时间和峰值时间无明显的分布规律;沿海地区短时降水事件在季风爆发前主要于05—08时开始,季风爆发后,在海岸线约50 km以内仍然如此,而较远离海岸线的短时降水事件主要于14时开始,沿海地区长时降水事件在季风爆发前、后都倾向于在夜间开始,并在日间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