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177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277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691.
1制定的必要性和意义地形图数据更新是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测绘法》和众多的地方测绘条例也规定地形图要定期更新。地形图数据更新工作量大、花费多。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是建设工程验收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判断建设工程是否满足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一些城市开展了利用竣工测量成果进行  相似文献   
692.
GNSS系统中时间间隔测量对于时频基准的完好性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T DC时间间隔受温度影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精度 T DC测量的温度补偿方法。从理论上推导了该方法的实现原理,并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TDC通过补偿后样本测量值的标准偏差由270 ps降低到76 ps ,T DC测量精度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693.
利用海西中东部大柴旦、德令哈、乌兰、天峻、都兰、茶卡6个气象站建站至2010年每年4-9月冰雹资料,分析冰雹时空分布;通过分析2006-2010年共6年30次冰雹个例高空实况资料,通过统计学和天气学方法分析了海西州中东部冰雹天气的高空天气形势、地面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的特征,归纳出冰雹天气形成的短期环流形势和短临预报特征,为更好地提高预报冰雹天气准确率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94.
选取阿勒泰、阿克苏、和田等8个台站L波段和59-701系统对比观测逐日07时和19时850~100 hPa 10个位势等压面上的高度、气温、露点温度数据,进行差值、离散程度分析,对数据进行t检验,并给出订正方程.研究发现:(1)温度差值07时阿勒泰、库尔勒、民丰等5站为正,哈密、若羌、阿克苏三站为负,正值表明L波段雷达探测的温度值大于59型的温度值,大部分台站19时的差值比07时稳定.(2)高度差值07时和19时4站为正,250 hPa以下差值在0~-10之间,250 hPa以上差值迅速增大,除个别台站外差值最大值均在100 hPa处.(3)07、19时露点温度差值除个别等压面外均为负值,且07时的差值大于19时.(4)大部分台站的高度、温度能通过信度α=0.05的检验,说明L波段与59-701雷达探空高度和气温观测资料无显著性差异.露点温度均未能通过T检验,通过计算给出订正方程.  相似文献   
695.
东北冷涡影响下的冰雹天气物理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6月吉林省在4次冷涡天气的影响下共降雹36站次,属于冰雹的高发年份,是2000—2009年6月发生冰雹站次数的第一位。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2.5°×2.5°的NECP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6月5个主要降雹日的发生时间及物理量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东北冷涡开始阶段,冷暖空气活动较为活跃,冰雹多发生在11时-17时;适合的0℃层和-20℃层的高度、水汽条件、较好的对流不稳定条件和垂直上升运动都对冰雹的发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96.
湖南湘中地区一次暴雨及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的1°×1°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云图TBB资料、雷达资料、常规天气资料以及加密自动雨量站资料,对2010年5月13日湖南省湘中地区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卫星雷达资料等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南支槽和中低层切变是这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西南低空急流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的配置,使垂直上升运动得到了发展和加强,低层水汽迅速向上输送,同时引起热量、动量的垂直输送,为大暴雨的形成提供有利的动力和热力条件。  相似文献   
697.
本文通过对2012年冬季松原地区两场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总结分析可知,强降雪的产生。源源不断的水气供应是首要条件。其次冷暖空气交绥、大气斜压性加大为降水的产生提供动力条件。在产生大量级的降雪过程中,深厚且移动缓慢的低压系统相对浅薄的系统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698.
利用地面高空常规探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数值模式预报资料,针对2012年第11号台风“海葵”登陆后移动路径的突然西折蜗行和陆上的长久维持机制两大预报难点,从大尺度环流特征和物理场两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海葵”登陆后由西北方向移动转为西折,是由于其北部东、西两环副高未能因低槽东移而完全断开形成北上的通道,西环副高对其西行又形成阻挡作用,使得“海葵”低压环流西折并在安徽省南部蜗行。(2)“海葵”移动方向前侧有正涡度平流中心,正、负涡度平流中心的连线与未来移向基本吻合,其中心沿着不稳定区域和高能区域移动,存在趋暖运动。(3)“海葵”登陆后大风速区呈逆时针旋转,低压环流的风场分布出现明显不对称,东风分量比西风分量大,风场结构中不对称的强风速区转移使西北移动的路径减速并西折。(4)西南风低空急流是“海葵”在陆上久留不消的重要水汽输送带。“海葵”高层与中纬度急流靠近,高空急流出口区的强辐散也有助于其在陆上的维持。(5)“海葵”登陆后较长时间位于对流层风速垂直切变经向梯度大值区中,其中心附近垂直风切变很小,这使得其衰减缓慢,维持时间长。此外,“海葵”登陆后经过较大水面及前期大降水区为其长久维持提供了潜热能源。  相似文献   
699.
利用NECP FNL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四川省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选取北川羌族自治县2016~2019年8次典型暴雨天气过程,对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热力条件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北川以地形暴雨为主,多夜雨,短时强降水特征显著。(2)暴雨环流形势以“东高西低”和“两高切变”型为主,低涡、短波槽和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近地面川东及重庆南部常维持热低压,与西北路径经青藏高原入侵的冷空气交汇对峙。(3)对于全域性暴雨,850hPa低空急流多偏南,轴中心位于106°E,若以暖平流为主,则降雨量级大;对于区域性暴雨,850hPa低空急流不明显,700hPa急流位置偏北,强度偏弱,冷暖平流相当。(4)北川常处于水汽通量辐合中心,尤其是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发生时北川地区垂直速度和垂直螺旋度均明显增大;同时,105°~110°E低空表现为高温高湿,而高空表现为干冷位势不稳定,雨区位于能量锋区边缘。  相似文献   
700.
北方麦收期间连阴雨天气环流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秀文  李月安 《气象》2005,31(9):52-56
利用1980-2004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北方麦收区30个代表站降水实况资料,连阴雨期间亚欧范围500hPa逐日形势图和500hPa高度平均图等,分析总结了近25年来北方麦收期间连阴雨的天气气候和环流形势特征;对北方麦收期间出现的连阴雨天气过程与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确定连阴雨天气的概念模型。分析表明,阻塞高压形势且贝加尔湖附近伴有冷涡是造成连阴雨天气最主要的环流特征;在500hPa地转风υ场上,麦收区多处于南北风交界处;长连阴雨期间,850hPa东亚地区中低纬度盛行南风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