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43篇 |
免费 | 2102篇 |
国内免费 | 62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435篇 |
大气科学 | 682篇 |
地球物理 | 722篇 |
地质学 | 1506篇 |
海洋学 | 750篇 |
天文学 | 42篇 |
综合类 | 631篇 |
自然地理 | 100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152篇 |
2023年 | 228篇 |
2022年 | 314篇 |
2021年 | 352篇 |
2020年 | 383篇 |
2019年 | 348篇 |
2018年 | 254篇 |
2017年 | 361篇 |
2016年 | 373篇 |
2015年 | 370篇 |
2014年 | 357篇 |
2013年 | 509篇 |
2012年 | 420篇 |
2011年 | 394篇 |
2010年 | 325篇 |
2009年 | 386篇 |
2008年 | 402篇 |
2007年 | 401篇 |
2006年 | 355篇 |
2005年 | 330篇 |
2004年 | 294篇 |
2003年 | 239篇 |
2002年 | 210篇 |
2001年 | 178篇 |
2000年 | 131篇 |
1999年 | 112篇 |
1998年 | 125篇 |
1997年 | 123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秸秆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秸秆覆盖度(CRC)的遥感估算可以大范围、快速地获取地面秸秆覆盖信息,对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Sentinel-1 SAR影像和Sentinel-2光学影像分别构建了雷达指数与光学遥感指数,结合吉林省梨树县春秋两期实地采样数据,探究遥感指数与玉米秸秆覆盖度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提升玉米秸秆覆盖度的估算精度,结合雷达指数与光学遥感指数,采用最优子集回归的方法建立玉米秸秆覆盖度的估算模型,完成研究区的玉米秸秆覆盖度估算制图。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分区建模可有效解决土壤异质性问题,提升反演精度。各遥感指数在秋季高覆盖时期的表现均优于春季低覆盖时期。STI和NDTI指数在光学遥感指数中表现最好,R2分别为0.701和0.697,而在雷达指数中,基于余弦矫正法的γ V H 0 ![]()
![]()
指数与实测CRC的相关性最高,R2为0.564。结合雷达指数与光学遥感指数能够有效地提高秸秆覆盖度估算精度,在最优子集回归法下基于结合指数构建的回归模型最优,R2为0.799,RMSE为13.67%,达到了较高的精度。研究结果为秸秆覆盖度估算的精度提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02.
903.
植被参数是生态遥感定量反演的热点和难点,也是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性参数。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将现有的植被生态遥感参数概括为物理类、生化组分类、能量和功能类3大类,系统梳理了每类参数定量反演的主要模型方法,进行优缺点和适用性分析,对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物理类植被生态遥感参数主要介绍了植被覆盖度、生物量、叶面积指数、树高等研究进展,生化组分类植被生态遥感参数主要介绍了植被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等研究进展,能量类植被生态遥感参数介绍了光合有效辐射、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等研究进展,功能类植被生态遥感参数主要介绍了植被生产力和碳交换量等研究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混合像元分解、病态反演、物理模型应用过程中的误差传递、数据融合的尺度效应和空间变异性、模型耦合的最优方案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904.
现有的遥感影像地物提取方法大多是利用人工设定特征或神经网络全监督学习特征检测,前者适用范围较小,后者适用范围较大但需要大量标签。为减少影像标签绘制成本和提高在少量有标签数据下网络的检测精度,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网络组合构建生成对抗网络,并将其结合半监督学习首次应用到遥感领域进行影像地物检测。文中首先采用选择合适的生成网络和鉴别网络构建生成对抗网络;然后采用有标签数据和无标签数据交替训练网络,根据网络性能选择设置最优参数。本文采用ISPRS提供的vaihingen地区高分辨率航空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网络组合结合半监督学习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905.
CesiumJS作为一个能在二维和三维两个维度展示和管理动态地理数据的开源JavaScript库,为遥感领域的开发人员针对GIS应用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成本更低且更易共享的解决方案.本文基于CesiumJS和Kotlin语言,在Android平台上将Android Native与Web页面相结合,研究并开发了一种集多种遥感... 相似文献
906.
907.
908.
地下水的赋存和埋深是地下水资源勘察的重要内容。遥感技术具有数据获取快、综合成本低、观测尺度大等诸多优势。基于遥感的地下水资源评估技术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也是遥感应用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回顾总结了遥感技术在评估地下水赋存和埋深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根据不同评估技术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单因子模型评估法、多因子综合模型评估法、重力卫星数据评估法3种。得出以下结论①地下水遥感评估技术经过多年发展,模型方法更加多样,精确度不断提高,可以作为传统地下水资源勘察的重要辅助手段;②遥感评估地下水赋存的研究发展迅速,但针对地下水埋深信息的评估研究进展相对缓慢;③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的结合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是地下水资源遥感评估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09.
从岩溶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的实际需求出发,采用遥感地质综合解译和GIS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在详细解译区域地质、地貌、环境、水文等要素的基础上,以地层延伸性、地形地势、水系形态、冲沟密度为评价参数,定性地划分了研究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的难易程度。实地调查显示,区域地质填图难易程度分区的成果与研究区的实际地质情况基本一致,可作为岩溶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工作部属的依据,能在保证成果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岩溶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10.
为解决辽西地区干旱缺水问题,通过卫星遥感与地面物探相结合的工作方式,研究了水文地质信息提取方法及其应用技术,并在辽西地区开展了初步应用。结果表明,卫星遥感技术不仅可以从宏观上掌握研究区地下水赋存规律,还可探测到常规方法难以发现的水文地质信息,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缩小地面物探工作区的范围,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地下水探测的工作效率及其准确性。此外,通过对电测深电阻率值的定量分析表明,当探测到的九佛堂组岩组电阻率介于18~22Ω·m之间时,该处富水的可能性极大,该方法可有效降低在九佛堂组中物探找水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