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8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477篇
测绘学   253篇
大气科学   297篇
地球物理   796篇
地质学   1056篇
海洋学   432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277篇
自然地理   43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将重力场内蕴几何结构的研究引入到正常椭球内部场的研究中,深入探讨了内蕴几何量及其与内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建立了弱平衡条件下的基本微分方程,进而给出确定椭球内部内蕴几何量与场源密度分布的方法。研究表明,平衡形状理论中的Wavre公式和Clairaut方程可由内蕴几何与内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导出,它们是在平衡假设下取椭球近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42.
核密度估计法支持下的网络空间POI点可视化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空间POI点的分布模式、分布密度在基础设施规划、城市空间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表达该特征的核密度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由于顾及了地理学第一定律的区位影响,比其他密度表达方法(如样方密度、基于Voronoi图密度)占优。然而,传统的核密度计算方法往往基于二维延展的欧氏空间,忽略了城市网络空间中设施点的服务功能及相互联系发生于网络路径距离而非欧氏距离的事实。本研究针对该缺陷,给出了网络空间核密度计算模型,分析了核密度方法在置入网络结构中受多种约束条件的扩展模式,讨论了衰减阈值及高度极值对核密度特征表达的影响。通过实际多种POI点分布模式(随机型、稀疏型、区域密集型、线状密集型)下的核密度分析试验,讨论了POI基础设施在城市区域中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3.
热力图是一种能直观准确展示空间观测值的有效工具,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文在分析设定不同道路层权重、道路技术等级分类的基础上,以反距离权重、直方图均衡化、密度补偿、参数多次迭代等方法,研究构建了以热力方式展示道路网分布及发达程度的相关规则体系。热力规则通过道路赋权、路线曲面化、密度协调、图面综合等多套规则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道路网总体发达水平信息的提取与展示,并以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路网成果中的亚洲和非洲部分国家数据为例,进行了信息提取与热力分布试验。  相似文献   
44.
以正确提取城区Li DAR点云中建筑物为目标,综合利用不同类别目标点云的回波特征以及地形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多次回波密度分析的Li DAR点云建筑物提取方法。首先,将点云构建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获取封闭的等高线;然后,利用等高线间的拓扑关系得到等高线族区域;最后,统计每一区域的多次回波点云密度信息,通过建筑物和树木区域多次回波点云在区域密度上的巨大差异来识别建筑物点云和树木点云。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充分利用了建筑物表面与植被间多次回波特性的差异,又不否定建筑物边缘同样存在多次回波的现象;通过封闭的等高线自适应地检测出地物目标的轮廓,弥补了传统Li DAR建筑物提取方法的不足;该方法能够较其他方法更准确地提取建筑物。  相似文献   
45.
黄华平 《四川测绘》2001,24(3):113-114
数字地形图的数据量的大小不但取决于采点密谋,而且也受AUTOCAD中的某些操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通过调查河北省遵化市低山丘陵区油松林、板栗、草地和坡耕地等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和土壤容重的影响,土地取样取土壤表层0-20cm,结果表明,森林的砍伐以及随后的耕种显著增加了土壤容重并降低了大部分土壤养分。和林地相比,草地、当年开垦的农地、板栗和耕种3年的农地容重分别增加了13.3%,14.2%,27.5%,39.7%。除全磷外,板栗和耕种3年的农地土壤养分有显著下降,和林地相比,板栗有机质减少了60.7%,全氮减少了35.6%,全钾减少了21.3%,速效钾减少了57%;耕种3年的农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和速效钾则分别减少了62.9%,52.6%,31%和60%。土壤退化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板栗和耕种3年的农地土壤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退化。  相似文献   
47.
基于法国DEMETER卫星等离子体分析仪和Langmuir探针观测到的原位等离子体参量, 研究了参量随纬度变化、 空间插值、 空间差值、 滑动中值、 相关性分析等5种异常提取方法, 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2006年1月—2010年4月期间国内6.0级以上、 国外部分7.0级以上29次地震的震例分析中. 由于等离子体参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对于震中附近的轨道数据大于等于2个参量出现异常时, 本研究才将其视为震前异常. 通过研究发现, 29次地震中有15次出现电离层原位等离子体参量的震前异常, 异常时间大约为1—7天, 震中东西两个方向均可能出现异常, 但异常区域多偏向磁赤道.  相似文献   
48.
根据2006~2007年南海北部海区4季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区软骨鱼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的分布.结果表明,软骨鱼类有32种,分隶于9目17科,优势种为斑鳐、曾氏兔银鲛、褐黄扁缸、橙黄鲨;渔获率D断面最高(10.19kg/h),B断面最低(4.52kg/h);渔获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动,夏季最高(12.16kg/h),秋季最低(3.71kg/h),平均渔获率为7.05kg/h;密集分布于180m和140m水深处;其年均资源密度为94.00kg/km^2.文中并讨论合理利用和保护该类群的措施.  相似文献   
49.
裂缝性储层的电各向异性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水平裂缝分布的孔隙介质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水平裂缝面的平行裂缝分布和带粗糙表面的点接触裂缝模型,导出了两类裂缝模型的水平和垂直电阻率响应关系,分析了两类裂缝模型在没有围压和存在围压条件下的水平电阻率、垂直电阻率变化规律和电各向异性系数的变化特征.讨论了裂缝开度、裂缝密度和裂缝粗糙度等裂缝特征参数对裂缝性储层电各向异性的影响.为简化讨论,所有电性响应特征的分析都忽略了裂缝和孔隙表面的导电性和极化的影响.利用平行分布水平裂缝面模型和带粗糙面的裂缝模型,考察了围压条件下的裂缝性岩石的电各向异性响应特征,得到了对实际应用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The combined use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aboratory analyses allowed the detailed stratigraph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Pollena eruption (472 AD) of Somma-Vesuvius. Three main eruptive phases were recognized, related either to changes in the eruptive processes and/or to relative changes of melt composition. The eruption shows a pulsating behavior with deposition of pyroclastic fall beds and generation of dilute and dense pyroclastic density currents (PDC). The eruptive mechanisms and transportation dynamics were reconstructed for the whole eruption. Column heights were between 12 and 20 km, corresponding to mass discharge rates (MDR) of 7×106 kg/s and 3.4×107 kg/s. Eruptive dynamics were driven by magmatic fragmentation of a phono-tephritic to tephri-phonolitic magma during Phases I and II, whereas phreatomagmatic fragmentation dominated Phase III. Magma composition varies between phonolitic and tephritic-phonolitic, with melt viscosity likely not in excess of 103 Pa s. The volume of the pyroclastic fall deposits, calculated by using of proximal isopachs, is 0.44 km3. This increases to 1.38 km3 if ash volumes are extrapolated on a log thickness vs. square root area diagram using one distal isopach and column height.Editorial responsibility: R Cio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