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378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087篇
地球物理   167篇
地质学   165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根据1963-1992年嵊山海洋站2月海气感热输送和22a太阳磁周期与降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长江中下游6月降水的综合预报指标,用此指标,对1993年6月长江中下游降水进行回报,结果与实况一致。  相似文献   
42.
在掌握某露天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和抽水试验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利用Modflow建立了较合理的渗流数值模型,分析了井点降水中承压含水层水位随时间的下降过程,并进行了实际分析,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开展预测研究,为进一步露天煤矿开挖降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The groundwater in headwater region is an important recharge source for the adjacent mountain-front plain.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recipitation, soil water and groundwater, from June to September in 2004, stable isotopes (deuterium and oxygen-18) in precipitation and soil waters at the depths of 10, 20, 30, 50, 70, 90, and 110 cm were analyzed at two sites covered by black locust (Robinia Pseudoacia L.) (Site A) and grass predominated by Themeda triandra (T. japonica (Willd.) Tanaka) and Bothriochloa ischaemum (B. ischaemum (L.) Keng) (Site B) in an experimental catchment at Taihang Mt., North China, respectively. The δ18O of precipitation in daily rain events shows large variations (−13.3 to −4.3‰) with a mean of 8.1‰. The δ18O and δ D of soil waters along profiles in two sites suggest that the influence of canopy cover was just up to 10 cm in top soil water. The soil water moved over the zero flux plane at 70 cm in-depth is expected to escape the evaporative effect at the end of September in both sit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ble isotope, instead of tritium as tradition, can be used to trace the soil water behaviors based on the movement of isotopic peak along the vertical profiles in this semi-arid and semi-humid mountainous region. The infiltration depths of soil water in Taihang Mt. are 12 and 10 mm/day from June to September in 2004 in Site A and Site B, respectively. Tracing by stable isotope, recharge fluxes of soil water to local groundwater are of 3.8 and 3.2 mm/day in Site A and Site B,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provide desirable information for assessment of local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 erratum to this article can be found at  相似文献   
44.
Aerosols can affect the cloud-radiation feedback and the precipitation over the Indian monsoon region.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hat another pathway by which aerosols can modulate the multi-scale aspect of Indian monsoons is by altering the land–atmosphere interactions. The nonlinear feedbacks due to aerosol/diffuse radiation on coupled interactions over the Indian monsoon region are studied by: (1) reviewing recent field measurements and modeling studies, (2) analyzing the MODIS and AERONET aerosol optical depth datasets, and (3) diagnosing the results from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using a mesoscale modeling system.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large magnitude of aerosol loading and its impact on land–atmosphere interactions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mesoscale monso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ndo-Ganges Basin.  相似文献   
45.
受武广客运专线金沙洲隧道施工抽排大量地下水的影响, 2007—2012年广州金沙洲发生了大规模岩溶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为防治地质灾害,采用综合地质调查、地下水位监测、地面沉降监测、物探、钻探和试验等手段勘查和研究,建立了完善的地下水位和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在此基础上,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岩溶发育程度和地质灾害分布特征进行岩溶塌陷易发性分区,选择地下水位变化量和地面沉降量这两个与岩溶塌陷最直接、最敏感和最重要的参数,从预警预报参数选择、时间尺度选取、判据分析计算、预警预报方法、模型系统的建立等方面进行研究,选取临界日综合地下水位变化量和临界日综合地面沉降量作为预警预报判据,结合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建立岩溶塌陷预警预报模型系统。成功地预警预报了两起岩溶地面塌陷,取得较好的预报效果,说明该岩溶地面塌陷预警预报模型系统实用、有效,为金沙洲防灾减灾提供地质科学依据,为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6.
本文将G.M.Brown等人对离Sq电流体系焦点较远处台站的异常静日(AQD)的H分量分析,发展为对包括Sq电流体系焦点附近台站和Z、D分量在内的AQD分析。主要分析了中国五个地磁台D、H、Z三要素静日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时间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和逐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Z也有和H类似的AQD现象,其出现的年频度,也有与太阳黑子数反相变化的趋势。在有三个多太阳周资料的佘山台,太阳极小年AQD(Zmax)出现的频度,和随后的太阳极大年的黑子数R呈近似线性的关系。最后,本文对今后我国开展变化磁场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7.
1998年中国特大洪涝时期的环流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研究了 1 998年我国特大洪涝的环流特征 ,长江流域洪涝年全国有两种降水分布型 :即长江流域大水全国降水偏多型及长江流域大水其南北降水偏少型 .进而 ,研究了这两类分布型的环流特征 ,并指出北半球 50 0hPa位势高度场有着显著的差异 .鄂霍茨克海高压的建立是长江流域多雨的重要条件 ,南海高压的强弱在全国降水分布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通过观测资料的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与ENSO的相互关系.一方面,在E1Nino事件发生之前,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尤其是在赤道中西太平洋地区)异常偏强,通过海一气相互作用它可能是E1Nino的一种重要激发机制.同时,赤道中西太平洋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异常加强同东亚中高纬度地区30—60天振荡的加强和强东亚冬季风有关.另一方面,ENSO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也有重要影响,在E1Nino期间,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明显减弱;其结构明显趋于正压性.  相似文献   
49.
多年冻土区典型地面浅层地温对降水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气-地面-冻土之间存在复杂的水热变化过程,降水是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水分补给来源,在浅层形成水热变化的不连续层。通过对北麓河地区降水和工程路面(沥青路面、砂砾路面)、天然地面(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浅层(0~80cm)温度数据的原位监测,分析在不同降水量和不同时段浅层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北麓河地区年降水量逐年增加,增加速率为22.9mma-1。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白天地温对降水的响应比夜间强烈。工程路面夜间的温度变化大于天然地面。在相同降水条件下, 10:00~15:30时段的温度变化量大于16:00~18:00时段。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温度下降幅度增大。砂砾、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地面地温对降水的响应深度范围为0~30cm。受路面结构中隔水层的影响,沥青路面为0~20cm,且5cm深度温度的变化幅度大于地表。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地面类型不同水热传输模式层结的划分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50.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观测并生成的数字地震资料是开展数字地震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高质量数据源。为了使科学家们更好地使用这些数据,本文主要从数字地震资料产生出的各个环节、数据结构与格式、数据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向读者作概括的介绍.希望读者对数字化地震资料的数据文件、数据记录、数据字均能有透彻的理解,从而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资料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