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9篇
  免费   715篇
  国内免费   1162篇
测绘学   157篇
大气科学   2259篇
地球物理   720篇
地质学   785篇
海洋学   329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19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长白山天池火山——一座具潜在喷发危险的近代火山   总被引:42,自引:10,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长白山天池火山近代喷发历史、喷发规模、喷发物类型的调查和研究,提出该火山是一座具潜在喷发危险的大型近代活动火山.建议开展对该火山的动态监测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探讨了整体大地测量平差中的方差分量估计问题,给出了自适应最小二乘配置;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各类观测量权比的确定问题,而且能够确定信号的方差因子。此外,文章还对如何更好地确定局部地区扰动位及其泛函的协方差函数作了讨论;最后通过对一个实测网进行了整体平差,并与经典平差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3.
This review summarizes over 160 studies focused on soil contamination near non-ferrous metal smelters. The methods of these investigations were examined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combinations of traditional (geo)chemical approaches with various mineralogical and metal isotope techniques that are particularly helpful for depicting the fate of smelter-derived contamination in the soil.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s and binding of metal(loid)s in smelter-affected soils from temperate and (sub)tropical climatic zones indicate the greater vulnerability of the latter. Prevailing wind direction is a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dispersion of smelter emissions and their subsequent deposition into the soils, with greater importance found especially in arid areas. Whereas the greatest contamination is generally observed in the surface soil layers, downward migration of metal(loid)s in the soil profiles has been documented at numerous sites. Contamination of smelter soils significantly affects both plants and soil organisms, but suitable remedi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chemical stabilization of soils by amendments) can be used for reducing the bioavailability of contaminants.  相似文献   
994.
麻城龟峰山古杜鹃花期滚动预报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麻城龟峰山杜鹃花海3个不同海拔高度和临近区域自动站连续2年观测的气温和物候资料,结合前期物候资料,统计不同高度、不同时段和不同要素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杜鹃花开放的临界温度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达到盛花期物候标准的积温指标为:1月1日起至盛花期前一日≥0℃活动积温大于等于730℃;3月1日起至盛花期前一日≥10℃活动积温大于等于450℃,对两项积温按不同高度、不同时间段进行垂直递减率计算并作相关分析,两因子与花期的线性相关显著。以两项积温作预报因子,建立从3月底到4月底,每隔5天一次的不同时段共7个花期预报方程。利用积温指标结合预报方程,可对杜鹃花期进行滚动预报和精细化预报,预报效果与实况基本吻合,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995.
李勋  赵声蓉  王勇  吴俞  李玉梅 《气象科技》2016,44(4):585-595
利用2000—2014年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最终分析资料和静止卫星红外云顶亮温(TBB)资料,对比分析了西北太平洋(WNP),以及南海(SCS)的迅速加强(RI),与非迅速加强(non-RI)TC样本的环境背景和TBB统计特征,其中non-RI样本细分为不同的强度变化率即:缓慢加强(SI),强度稳定、缓慢减弱和迅速减弱等。结果表明,相对于SI,WNP海域的RI样本处于海表温度较高、海洋上层热容量较大、最大可能强度较大、高层辐散较强、风垂直切变(VWS)较弱和高层纬向风(U200)偏东分量较大等环境背景条件下;SCS海域的RI样本较易发生在VWS较弱的环境背景条件下。此外,相对于non-RI,支持RI发展的有利条件还包括中低层相对湿度较大、高层环境温度较低等。RI样本通常具备的TBB特征为TC内核的对流云覆盖率较大、TBB平均值相对较小。采用K最近邻分类算法进行RI预报试验,交叉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RI样本有一定的识别预报能力,RI样本概括率达到74.2%,技巧评分达到0.717。  相似文献   
996.
朱智慧  黄宁立  陈义 《气象科技》2016,44(4):596-604
光流法是运动图像分析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于确定目标的运动信息。数值模式产生的格点化的要素预报场,也是一种图像,应用于图像分析的光流法可以用到数值模式检验领域。本文在数值模式强降水过程预报检验领域引入了光流检验方法,首先利用理论模拟对光流检验方法的原理进行了阐述,然后通过对3种不同类型强降水过程中ECMWF和T639模式的24h降水预报进行检验,分析了光流检验方法在强降水过程预报检验中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1利用光流检验方法可以将数值模式的预报误差分解为强度、位移和角度3种误差场,从而实现对数值模式强降水预报误差的精确量化分析。2通过对梅雨锋、西南涡、台风等3种不同类型强降水过程进行光流检验方法的应用,可以发现,不同数值模式对同一次降水过程的预报在强度、位移、角度误差方面一般表现不同,光流检验结果在反映不同模式对降水预报的强弱、雨带偏移的角度和距离差异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7.
多物理ETKF在暴雨集合预报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ETKF)的初值扰动方法是目前集合预报领域热点方法之一,但应用在短期集合预报中仍存在离散度不够、误差较大等问题。考虑到在区域短期集合预报中,模式不确定性和边界不确定性的影响不能忽略,本文尝试在ETKF生成分析扰动的过程中,同时考虑初值不确定性、物理不确定性与边界不确定性,进而构建多初值、多物理、多边界ETKF集合,并以2010年9月30日到10月8日海南岛特大暴雨作为研究个例,对其在暴雨集合预报中的应用展开初步研究,重点分析多种物理参数化过程对预报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物理过程的ETKF(多物理ETKF)和单物理过程的ETKF(单一ETKF)均优于对照预报,多物理ETKF优势更加明显,其均方根误差、离散度等指标均得到很好的改善;对于降水采用SAL方法进行检验,发现多物理ETKF对于降水位置的预报有明显的改善,对于特大暴雨的强度预报也略有改善。研究表明,在ETKF初值扰动中加入多种物理过程,可以有效改善短期集合的离散度,提高预报准确率,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解和掌握上级指导产品对石家庄市空气质量预报的适用性,进一步提高石家庄市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性,利用国家气象中心(NMC)、北京区域气象中心(BJ)和河北省气象局(HB)空气质量预报产品,对石家庄市夏季4种主要污染物PM_(2.5)、PM_(10)、O_3和SO_2的预报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1)NMC对4种污染物的预报效果均逊于HB和BJ的,对PM_(10)、PM_(2.5)和SO_2的预报值明显较实况偏大,尤其在发生重污染天气时,对PM_(10)和PM_(2.5)的空报率高达90%以上;2)HB对PM_(10)和SO_2的预报效果好于BJ的,对SO_2的预报值与实况值均在一个等级范围内,发生重污染天气时,对PM_(10)的预报效果好于BJ的,预报值更接近于实况,但对重污染向优、良转折天气的预报值偏高;3)BJ预报PM_(2.5)和O_3的效果好于HB的,对O_3的0级误差级别预报准确率高达90.5%,对PM_(2.5)优到轻度污染等级的预报效果较好,但对重污染天气的预报值低于实况。  相似文献   
999.
针对GRAPE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模式三维变分系统高层背景场温湿廓线外推方案的局限性,提出以气候垂直廓线重新构造高层温湿垂直结构,以减小外推方案的偏差。首先采用一维变分同化系统,展开模拟实验:分析目前模式中使用的外推方案误差及其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利用高层大气气候廓线构造垂直结构并分析同化偏差。最后,运用GRAPES全球分析预报系统进行同化实验并分析改进程度。结果显示:模拟研究表明采用高层背景场温湿廓线外推方案与实际观测相比最大偏差在1 h Pa附近可达数十度以上,不仅影响平流层,而且对对流层也有影响;用气候温度数据修正GRAPES高层温度数据,可以减少50%以上的偏差,证明了用气候值高层数据优化现行GRAPES模式中同化系统高层插值方案的可行性。全球GRAPES三维变分同化试验结果显示,改进方案不仅显著的改善平流层分析质量,对对流层中高层也有改进。  相似文献   
1000.
Surface sedim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sites of a freshwater reservoir, Pakistan, and analyzed for eight metals (Cd, Co, Cr, Cu, Fe, Mn, Pb and Zn) using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The estimated metals levels were found higher than other reported studies. The environmental indices including geoaccumulation index, enrichment factor and contamination factor identified Cd, Co, Pb and Zn as the priority pollutants of concern. Chromium, Cu and Mn were also found to be enriched in some areas. The pollution load index (≥1) indicated progressive deterioration of the sediments quality.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cluster analyses revealed that Cd, Co, Pb and Zn were mainly originated from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domestic wastes, road runoffs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Chromium, Cu, Fe and Mn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natural sources though Cr, Cu and Mn were partially contributed by human inputs. Based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inlet and middle sites of the reservoir were found more contaminated. This study would drive urgent attention to develop preventive actions and remediation processes for aquatic system protection and future restoration of the reservo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