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283篇
测绘学   298篇
大气科学   168篇
地球物理   171篇
地质学   732篇
海洋学   190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以地块分类为核心的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提高冬小麦种植面积估算精度为目标,选取种植结构复杂的都市农业区,采用QuickBird影像数字化农田地块边界,以多时相TM影像为核心数据源,以地块为基本分类单元,进行不同特征向量组合、不同分类器的冬小麦地块分类方法研究,并对比分析了基于地块分类和基于像元分类的冬小麦种植面积估算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块分类的冬小麦种植面积估算方法的总量精度和位置精度均高于像元分类;植被指数和纹理信息的引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地块分类精度;支持向量机与最大似然均能得到高达97%的总量精度和90%的位置精度,支持向量机地块分类所需的训练样本量远低于最大似然,因此支持向量机更加适合于冬小麦地块分类;冬小麦错分与漏分情况大多发生在细碎地块,其面积总量较小,而大地块错分和漏分较少,因此相对于像元分类,地块分类能在整个区域能得到较高的冬小麦位置精度和总量精度。  相似文献   
992.
紫金山金铜矿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初始地应力是影响工程边坡、硐室和地基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工程设计需要的基本指标之一。根据紫金山矿区地应力的实测资料,利用支持向量机和模拟退火算法对初始地应力场进行反演分析,一方面用支持向量机代替有限元计算,提高了计算分析速度;另一方面用模拟退火算法代替传统的优化算法,避免优化过程中目标函数陷入局部极小值而无法继续寻优的状态,提高了反演的效率精度。通过实测点的计算应力值与现场实测值的比较,两者在量值和方向上接近,表明该方法较合理地反映了初始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能够满足矿区设计和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3.
SVM在地下工程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支持向量机应用到地下工程可靠性分析中,通过将支持向量机分别与一阶二次矩和蒙特卡洛结合,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构造学习样本,通过支持向量机学习,建立变形与随机变量之间映射关系的支持向量机表达,进而实现隧道极限状态函数及其偏导数的显式表达,从而计算隧道的可靠性指标。该方法避免了传统可靠性分析的缺点。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效率高、结果可靠,对含有大量随机变量的复杂岩土工程可靠性分析具有很大的潜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994.
测井岩性识别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解决测井岩性识别问题,引入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算法.通过实际测井资料和岩性剖面资料进行学习训练支持向量机,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测井岩性识别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应用该方法对准噶尔盆地某井的测井岩性进行识别,并将该方法的识别结果与BP神经网络方法的识别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BP神经网络方法,具有识别正确率高、收敛速度快、推广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5.
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与胶粉的掺入可以改善混凝土材料的阻尼性能。本文首先利用自主开发的三点弯曲梁式大尺寸材料阻尼测试装置在频率(0.5~2.0Hz)条件下测定了4种不同配比纤维增强阻尼混凝土的损耗因子与储存模量,然后利用配制的纤维阻尼增强混凝土制作了4个框架柱,通过单轴滞回特性试验研究了在相同的轴压比、配筋率、配箍率、剪压比条件下,纤维增强阻尼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非线性阶段阻尼性能、抗震性能及破坏特征的差异,得出纤维增强阻尼混凝土的骨架曲线和恢复力曲线的特征点。试验结果表明:在弹性范围内,纤维可以大幅提高素混凝土的阻尼性能,使素混凝土的损耗因子提高大约80%~200%,但是当构件进入非线性阶段以后,材料阻尼对普通混凝土阻尼性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96.
复杂开挖条件下大断面洞室围岩的变形及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地下洞室的开挖施工往往面临复杂的地质环境以及复杂的施工程序, 研究这种条件下围岩的应力和变形规律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岩体的力学性质, 而且可以为大型地下工程的支护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 因而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地下洞室的变形及稳定性问题主要集中于顶拱围岩, 以向家坝水电站地下厂房为例, 采用三维离散元程序3DEC, 研究了在复杂的开挖条件下洞顶围岩的位移和应力变化规律, 将计算位移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提出适当的支护时机是系统支护滞后于掌子面约5 ~8 m。   相似文献   
997.
深基坑土钉和预应力锚杆复合支护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董诚  郑颖人  陈新颖  唐晓松 《岩土力学》2009,30(12):3793-3796
土钉与预应力锚杆的复合支护方式是当前基坑工程中经常采用的支护方式。结合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合理选择本构模型,对土钉和预应力锚杆复合支护方式和土钉墙两种支护方式的基坑边坡稳定系数和边坡变形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土钉和预应力锚杆的复合支护方式中,预应力锚杆的位置比较重要,通常锚杆的位置越靠近坡顶,则锚杆发挥的作用越大,效果越理想;土钉和预应力锚杆的复合支护方式与土钉支护相比,位移有所减小,但合理选择锚杆的数量和预应力值对最终效果有一定影响;基坑边坡的局部放坡有利于控制基坑坑口的最大水平位移。  相似文献   
998.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 tidal model for the west coast of Canada is described. The model is intermediate in resolution between coarse‐gridded global models and fine‐gridded local models; it provides a good representation of the main shelf regions and also includes a substantial area of the neighbouring ocean. The physical processes relevant to tides in both deep and shallow water are included. Calcul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the M2 and K1 constituents and the model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extensive tide‐gauge observations and empirically based charts. For M2, the agreement between model results and observations is generally excellent, but for K1, which contains more small‐scale variability, the model results are not quite so good. The variability in K1 is associated with tidally generated continental shelf waves. Examination of the computed currents and energy fluxes suggests that shelf‐wave components are present in the model solution but, for the Vancouver Island shelf, their propagation is not reproduced accurately. This may be due to deficiencies in the model and/or to the influences of stratification and mean currents, which are neglected here. The model predicts that shelf‐wave components should also occur in diurnal tides on the Alaskan shel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ide‐generating potential and advection are also examined and further work proposed.  相似文献   
999.
“十五”期间中国地震观测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于2007年底完成“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国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技术系统的建设.该数据备份中心可以准实时地接收并存储全国1000多个固定地震台站的信号,具备海量数据校验、数据格式转换、以用户定制方式截取地震事件波形数据和数据网络下载的功能.到目前为止,已累计为国内10多个科研单位开展的70多项研究提供了近70TB海量波形数据的服务,特别在快速开展的汶川特大地震震后相关研究中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和保障作用.本文介绍了“国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技术系统建设、汶川特大地震数据服务快速响应、大地震快速响应波形数据自动截取系统建设,以及对地震学及相关科学研究的数据支持情况.  相似文献   
1000.
结合武汉某深基坑支护工程,介绍了加筋水泥土墙复合土钉这一新型支护形式。通过对加筋水泥土和土钉的应力、位移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了加筋水泥土墙复合土钉支护的工作机理。主要结论为:(1)支护变形特点为上大下小。(2)在一定的应力水平下水泥土和加筋体可以共同工作。(3)加筋水泥土墙在施工过程中起重要支挡作用。(4)支护结构的工作机理主要为挡墙效应、加筋效应和锚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