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5篇 |
免费 | 215篇 |
国内免费 | 34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篇 |
大气科学 | 1136篇 |
地球物理 | 47篇 |
地质学 | 88篇 |
海洋学 | 35篇 |
综合类 | 34篇 |
自然地理 | 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73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93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84篇 |
2011年 | 62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63篇 |
2007年 | 90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触发重庆山洪灾害的典型环流和影响系统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触发重庆山洪灾害的31次区域性暴雨的特点以及产生重庆区域性暴雨的典型大气环流形势和主要影响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重庆山洪灾害主要是强降水引起的滑坡、局部泥石流和小溪流的洪涝等灾害,其危害极大;(2)诱发重庆山洪灾害的典型区域性强降水主要出现在5~9月,其中7月出现频率最大;(3)绝大部分区域性强降水过程产生前,在500 hPa中、高纬地区上空形成两脊一槽型(占52%)或两槽一脊型的环流形势(占42%);(4)高原槽(高原切变)、高原涡、副热带高压、西南涡、低空急流、地面冷锋等为其主要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72.
73.
南疆地区位于欧亚腹地,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受复杂地形地貌、天气系统路径以及特殊的大气环流与水汽条件等影响,暴雨突发性强且地域性特征显著。目前,全球数值预报模式及中尺度数值模式对南疆暴雨的预报能力十分有限,近年来,许多研究团队在塔里木盆地进行了大型外场观测试验,对揭示南疆暴雨的机制机理有了更多启示,对造成南疆暴雨的对流触发机制、高低空系统配置及演变特征、降雨云物理过程等都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本文对南疆暴雨的气候特征、大尺度环流背景、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水汽输送、降水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回顾,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南疆暴雨研究、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及防灾减灾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滑坡临界暴雨强度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柳源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25(3):43-45
本文介绍了几个主要暴雨滑坡集中区的临界暴雨强度,分析了各地临界暴雨强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指出前期降雨对滑坡滑动是否有明显影响,取决于滑体岩土性质及滑坡形成机制等多种因素,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75.
2021年8月7—8日,四川盆地中东部出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是重庆2021年度社会影响最大的一次暴雨过程。采用多源观测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此次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发生在低槽移入四川盆地诱发暖性西南低涡背景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跳跃性和极端性特征。大暴雨先后形成于西南低涡中心东南部、西南低涡东侧和西南低涡南侧暖湿的边界层辐合线附近。各阶段大暴雨均由移动缓慢、维持时间达3~6 h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影响形成,暖湿不稳定和弱垂直风切变为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涡度分析表明,西南低涡的发展主要源于低空辐合及垂直涡度输送效应,但暴雨区的正涡度发展与西南低涡并不完全相同,水平涡度倾侧效应较为显著。第一阶段暴雨区正涡度主要源于对流层中低层西南低涡中心附近显著的低空辐合、涡度垂直输送及水平涡度倾侧效应;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暴雨区正涡度主要源于边界层辐合及边界层以上的水平涡度倾侧效应,边界层辐合触发暖湿大气中的中尺度对流活动促进了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大暴雨的形成。
相似文献76.
IMPACTS OF TWO TROPICAL CYCLONES EXPERIENCING EXTRATROPICAL TRANSITION DURING NORTHWARD PROGRESSIONON THE RAINFALL OF LIAODONG PENINSUL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Both of Typhoon Winnie (9711) and Matsa (0509) underwent an extratropical transition (ET)process when they moved northward after landfall and affected Liaodong Peninsula. However, Matsaproduced half as much rainfall as Winnie, although it struck Liaodong Peninsula directly while Winniepassed through the Bohai Sea.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ET processes and the precipitation over LiaodongPeninsula are examin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ecipit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Winnie and Matsa was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westerly systems and typhoons during their ET processes.Winnie was captured by the upper westerly trough and then coupled with it when moving to themid-latitudes, and the positive anomaly of moist potential vorticity (MPV) was transported downward fromthe upper troposphere over the remnant circulation of the tropical cyclone (TC). It was favorable to theinteraction between tropical warm and wet air and westerly cold air, causing convective cloud clusters toform and develop. The rain belt composed of several meso-β cloud clusters over the Liaodong Peninsula,resulting in heavy rainfall. On the other hand, Matsa did not couple with any upper trough during its ETprocess and the positive anomaly of MPV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and its downward transfer were weak.Only one meso-β cloud cluster occurred in Matsa’s rain belt during its ET process that tended to lessenrainfall over Liaodong Peninsula. 相似文献
77.
一种简化的暴雨灾害风险及影响评估方法和应用研究
——以京津冀“7·21”暴雨事件为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文章综合考虑中国区域范围内降雨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地理地貌等特征,将全国降雨区划分为4大类,在此基础上,得出不同降雨类区暴雨致灾因子的强度等级评定方法;同时,研究确定了与暴雨灾害密切相关的地形高程、高程标准差、河网密度、土壤类型等环境脆弱性影响要素,并对各类要素分别进行了分级评定;将各类环境脆弱性影响要素结合暴雨致灾因子要素,运用加权求和方法建立了暴雨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并结合GIS技术,将城市、农村人口分布情况、用地等数据叠加到风险分布格局中,最终分析得出不同风险等级下影响的城市和农村人口数量、土地面积等内容。该评估模型相较于以往其他暴雨风险评估模型,其适用范围更广,可以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任意区域暴雨灾害风险评估;实时评估业务能力更强,将该模型结合降雨实况资料或预报资料可以对全国任意区域降雨灾害综合风险进行事后、跟踪评估或预评估;评估对象更有针对性,结合GIS技术,可以针对得出的风险分布结果分别给出不同风险等级范围内的承灾体受影响的定量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78.
79.
80.
利用唐山市统计局1985—2014年各县逐年播种面积和农业洪涝受灾面积数据资料、唐山地区11个县市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多项式统计回归等方法,对唐山地区农业洪涝灾害时空特征及与暴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唐山洪灾面积总体呈微弱的下降趋势,但不显著,与年暴雨日数变化趋势一致。各县域的洪灾以轻到中度为主,占洪灾的80%—100%。唐山地区洪灾与年暴雨量有关(R = 0.78),但不显著,受灾面积与年暴雨日数显著相关(R = 0.83,P < 0.01)。中等以上洪灾年的暴雨平均暴雨日数为4—6 d、80%县站大暴雨日数为0.7—1.5 d、60%暴雨累积量在300 mm以上。区域种植结构、地形地势、水系河流分布等因素也是导致洪灾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