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120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85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DMCⅢ航空数码相机采用了新型的面阵CMOS传感器代替了原来的CCD传感器,导致影像亮度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后期的空三加密工作。Wallis匀光算法主要用于多幅影像间的差异调整,能够有效地解决DMCⅢ影像的质量问题。本文详细地阐述了DMCⅢ影像的Wallis匀光算法,并结合实例进行验证,匀光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42.
643.
李姗 《地下水》2022,(5):233-234
根据邯郸市涉县清漳河流域内刘家庄水文站和匡门口水文站1956-2016年的实测数据,用刘~匡区间P~R点据图和年降水量与年径流深关系双累积曲线图对一致性进行分析,用降雨和径流相对应关系分析径流量年内变化,根据皮尔逊Ⅲ型理论频率曲线计算统计出参数的均值和Cv及Cs值。结果显示,刘~匡区间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系列一致性较好,且径流量主要集中在主汛期的6~9月份。  相似文献   
644.
利用阿拉善右旗1960—2015年整点风速数据,分析了日、月、年风速累积概率分布。结果表明:WeibullCum分布函数在描述风速累积概率分布时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普适性。在多年平均逐日和逐月风速累积概率分布函数中,4个常数项存在周期性变化规律,而在1960—2015年逐年分布函数中,4个常数项分别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和减小趋势。对比2016—2020年不同时间尺度起沙风速频率统计结果和利用风速累积概率分布函数计算的结果发现,分布函数对月和年起沙风的频率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而对日起沙风频率的预测能力不足,这是由日时间尺度上风的不确定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645.
汉中市原暴雨强度公式为利用1980年前资料推算所得,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汉中城市总体规划、排水专业规划和排水防涝工程设计,有必要推算满足现阶段设计需求的暴雨强度公式.利用汉中1961-2013年逐年逐分钟降水资料,采用多种算法得到皮尔逊Ⅲ型分布曲线拟合,应用最小二乘法求参推算的暴雨强度公式,精度满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要...  相似文献   
646.
该研究通过批次和动态实验,考查含锰褐铁矿和合成针铁矿对Ce(Ⅲ)的氧化和固定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共存铁和锰氧化物氧化和固定Ce的机制及地质意义。批次实验结果显示,含锰褐铁矿对Ce的氧化和固定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初始Ce浓度为6000μg/L,含锰褐铁矿添加量为1 g/L时,可在48 h实现对Ce的完全固定;初始Ce(Ⅲ)浓度在300~4500μg/L时,含锰褐铁矿对Ce(Ⅲ)氧化和沉淀的促进作用与Mn含量正相关,而合成针铁矿相对于无矿体系体现出抑制效应。动态实验结果显示,对高锰褐铁矿固定的Ce,其分布不受锰氧化物的制约,与铁氧化物的分布一致。对结果的分析表明Ce氧化和沉淀的过程为:吸附—氧化—CeO2沉淀生成—CeO2自催化氧化Ce(Ⅲ);锰和铁氧化物共存时,对Ce氧化和固定的贡献分别是:前者促进Ce氧化,后者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促进CeO2的固定。研究对于解释“锰氧化物氧化Ce(Ⅲ)的能力强于铁氧化物,但二者共存时铁氧化物更易于固定Ce”这一地质现象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47.
希腊Ionian海Kefallinia转换断裂带的地震复发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历史地震资料和统计方法研究了希腊Ionian海Kefallinia转换断裂带的两条断层(Kdallinia和Lefkada)的整体强地震复发行为.研究发现,Kefallinia断层的地震复发行为表现出丛集性特征,存在时间可预测复发行为;Letkada断层的地震复发行为具有近随机性特征.不存在时间可预测及滑动可预测的复发行为.造成其地震复发行为不同的原因可能有:(a)沿Kefallinia断裂带走向,由静力触发引起的断层分段间的相互作用;(b)Lefkada断层的地震复发行为受北部和东部的断层系影响.另外,活跃期内地震复发间隔分布的分散性较大.可用韦伯(Weibull)分布近似描述;而平静期持续时间分布的分散性不够,这样的分布不便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