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152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已有研究很少关注区际迁徙人群在不同尺度上空间分布的动态估算问题。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坚决防止疫情扩散成为社会最紧迫的事情。在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前夕,已有500多 万人离开了武汉,快速准确地推算这部分人群的去向,可以为防止疫情扩散和制定防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此为例,基于开源腾讯位置请求大数据、百度迁徙大数据、土地覆盖数据等多源地理时空大数据,提出一种区际迁徙人群多层次空间分布动态估算模型,用于推算2020年除夕 (2020年1月24日)之前从武汉流入湖北省内各地的人群数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显示:① 春节时段湖北省各地级市农村地 区人群增加数量占人群变化总量的比例平均达124.7%,从武汉市迁入各地级市的人群中至少51.3%流入农村地区;② 区县尺 度人群变化总量的空间分布呈现3个圈层结构:第一圈层为疫情核心区,包括武汉及其周边地区,以人群流出为主;第二圈层为 重点关注区,包括黄冈、黄石、仙桃、天门、潜江、随州、襄阳,以及孝感、荆门、荆州和咸宁的部分地区,以人群总量和农村地区人 群数量大幅增加为主;第三圈层为次级关注区,包括湖北西部宜昌、恩施、神农架和荆门部分地区,以人群小幅流入为主。最后,建议湖北省内,尤其是位于第二圈层内的区县,应高度关注农村地区人群的疫情防控。此研究成果在2~3天完成,显示大数据是可以快速地响应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为决策的制定提供一定支持的。  相似文献   
102.
水平距离和海拔高度对雷达估测降水影响及订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丽荣  王立荣 《气象》2017,43(9):1152-1159
以石家庄2006—2008年77次降水过程为例,分析了海拔高度和距雷达站水平距离对定量估测降水的影响,给出了估测降水时反射率因子取值的最佳高度以及距离高度订正值。对比了经验公式法和最优化法分别在有无距离高度订正4种情况下的估测效果,依据估测效果,设计了雷达定量估测降水最佳方案:若反射率因子小于30 dBz,则不进行距离高度订正,仅采用最优化法估测降水;若反射率因子大于30 dBz,则首先对反射率因子进行距离高度订正,然后采用最优化法估测降水。实例检验表明,该方案对单站10 mm·h~(-1)以上的强降水、过程降水量和区域降水量估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3.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on river re-distribution models, a modification on the effects of topographic slopes for a runoff parameterization was proposed and implemented to the NCAR's land sur face model (LSM). This modification has two aspects: firstly, the topographic slopes cause outflows from higher topography and inflows into the lower topography points; secondly, topographic slopes also cause decrease of infiltration at higher topography and increases of infiltration at lower topography. Then changes in infiltration result in changes in soil moisture, surface fluxes and then in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eventual ly in the upper atmosphere and the climate. This mechanism is very clearly demonstrated in the point bud gets analysis at the Andes Mountains vicinities. Analysis from a regional scale perspective in the Mackenzie GEWEX Study (MAGS) area, the focus of the ongoing Canadian GEWEX program, shows that the modi fied runoff parameterization does bring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regional surface climate. More important ly, detailed analysis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shows many encouraging improvements introduced by the modified LSM over the original model in simulating basic atmospheric climate properties such as thermodynamic feature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ll of these improvements in the atmospheric climate simulation illustrate that the inclusion of topographic effects in the LSM can force the AGCM to produce a more realistic model climate.  相似文献   
104.
自欧洲土壤湿度和盐度卫星SMOS和美国宝瓶座盐度卫星Aquarius相继发射之后,多个数据中心发布了两颗卫星的海表盐度网格化产品,其中包括法国海洋研究院SMOS卫星数据小组发布SMOS Locean L3盐度产品、西班牙巴塞罗那专家中心发布SMOS BEC L4盐度产品和美国宇航局喷气动力实验室发布AquariusV3.0 CAP L3盐度产品。本文利用精确盐度现场观测资料从产品精度和模拟海洋现象能力两个方面对以上3种产品质量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1) 在精度方面,与盐度现场资料相比,Aquarius CAP 产品质量最高,产品盐度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全年稳定且偏差较小,部分海域达到了设计精度;SMOS两种卫星产品在全球海域偏差较不稳定,个别月份出现异常偏差值;SMOS产品在低纬和开阔海域的数据质量相对较高,但在高纬海域仍存在较大误差,需要进一步提升;(2) 在刻画海洋现象方面,Aquarius产品在热带太平洋较好刻画了淡池东缘盐度锋,SMOS BEC产品的刻画能力次之,SMOS Locean产品在热带太平洋充满了小尺度噪音,描述物理现象方面表现偏差。  相似文献   
105.
利用2014年7月在黄山光明顶观测的气溶胶吸湿性参数(κ)和气溶胶离子化学组分、有机碳(OC,organic carbon)数据,对多尺度气溶胶吸湿性参数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尺度κ的参数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黄山夏季气溶胶来源的主要气团包括西南气团、北方气团以及东南气团。黄山夏季κ的变化范围为0.2-0.48,且随粒径增大成先增大后减小的分布特征;气溶胶粒径在0.15-1.1 μm的强吸湿段,κ>0.3,而在粒径小于0.15 μm和粒径大于1.1 μm弱吸湿段,κκ分布不同,气溶胶粒子在小于1.1 μm的粒径段,当受西南气团影响时,κ值最大,而受东南气团影响时,κ值最小;在气溶胶粒径大于1.1 μm时,κ在两个气团背景下呈现与气溶胶粒径小于1.1 μm时相反的分布特征。影响粒径小于1.1 μm气溶胶吸湿能力的主要水溶性化学组分为NH4+、SO42-、水溶性有机碳(WSOC,water soluble organic carbon),而影响大于1.1 μm粒径范围气溶胶吸湿能力的主要水溶性化学组分为NH4+、SO42-、NO3-、WSOC和Ca2+。由气溶胶多尺度离子化学组分和WSOC构建的气溶胶κ的参数化方案,在小于1.1 μm和大于1.1 μm的粒径范围内的表达式分别为κreg=0.12+0.45fNH4++0.63fSO42-+0.18fWSOC和κreg=0.01+0.78fNH4++0.76fNO3-+0.8fSO42--0.28fCa2++0.14fWSOC(f为对应组分的质量份数)。两个参数化方案均能较好地预报κ,预报值κreg与κ的计算值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通过了置信度99%的显著性检验,且预报误差在30%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6.
利用WRF模式6种适合高分辨率且包含多种固态水成物粒子的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分别对2012年5月16日江苏北部一次飑线过程进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LIN方案模拟的飑线回波反射率、强降水TS评分、结构和强度等均要优于其余5种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分析不同参数化试验结果中不同水成物粒子占比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针对LIN方案采取敏感性试验和水成物转化微物理过程分析指出,在此次飑线过程中的各水成物粒子中,霰/雹粒子占比最大,是降水过程中最重要的粒子;地面降水直接来源是雨水,雨水主要来源于中层霰/雹粒子的融化,小部分来源于云水的自动转化;中层霰/雹粒子最主要来源是通过雨霰转化过程中的雨水撞冻冰雹微物理过程,其次是霰撞冻云水的微物理过程,而冰相物质雪晶和云冰的碰并、撞冻和自动转化过程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107.
Particulat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system during a flood period, in May 1997, and POC, stable isotope and lipids associated with particles were examined. Results showed the decrease (0.84% ~ 1.88%) of organic carbon content from the upper reaches to the estuary.δ13C values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was in the range of -24.9×10-3 to -26.6×10-3, which were close to the isotopic signature of continental C3 vegetation. Total particulate n-alkanes concentrations varied from 1.4 to 10.1μg/dm3,or from 23.7 to 107μg/g of total suspended matter. Fatty acids were present in all the samples, from 1.4 to 5.4μg/dm3, with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straight-chain and branched compounds in the carbon number range from C12 to C30. Both δ13C and the ratio of carbon content to nitrogen content indicate the predominance of terrestrial inputs (soil organic matter) among the particles. The biomarker approach has been used to identify the relative portion of terrigenous and autochthonous fraction in the particulate samples. The distribution of fatty acids suggests a striking phytoplanktonic and microbial signal in most particle samples. The terrestrial alkanes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contribution of terrestrial inputs along the mainstream.  相似文献   
108.
大气边界层高度确定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边界层高度是表征边界层特征的重要参量,影响边界层内水热、物质、能量的垂直分布,也是数值模拟、环境评估中的重要参数。从湍流运动、热力作用、动力作用以及物质分布等多视角总结了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定义及确定方法,回顾了采用直接观测手段和遥感手段确定大气边界层高度的不同方法,对比了大气边界层高度不同获取手段的优缺点,梳理了大气边界层高度参数化方案,探讨了大气边界层高度确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相关研究和应用可能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109.
支持向量机(SVM)及其在场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一种新的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SVM回归.利用EOF能分解数据场和SVM回归分析可建立因子与预报量非线性关系的优势,设计预报方案:(1) 将因子场和预报场分别用方差标准化、EOF场展开,提取两场时间系数;(2) 用SVM回归分析实现因子场时间系数对预报场时间系数非线性预测;(3) 由预测的预报场时间系数与对应空间函数反演原场.用交叉检验的方法,对1960~2003年1月热带海表温度场预报汛期(6~8月)华中区域降水场进行试验.SVM回归44年独立预报平均技巧评分10.4%,较随机预报具有明显的技巧水平,优于经典回归.  相似文献   
110.
贾沛璋  谭德同 《测绘学报》1994,23(4):302-307
本文提出一种稳健估计的方法,作为对现有最小二乘方法的改进,对人造卫星激光测距资料进行预处理,判别异常值,估计中误差。该方法将使异常值的剔除更加稳定可靠;在多数情况下,可不借助人工屏幕处理,实现自动化,该方法有50%崩溃点,且不受端点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