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0篇
  免费   1154篇
  国内免费   1682篇
测绘学   134篇
大气科学   3588篇
地球物理   1117篇
地质学   849篇
海洋学   515篇
天文学   125篇
综合类   185篇
自然地理   33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31.
分析了各嵌套变量的作用和效果,发现采用部分变量嵌套就能取得一定效果,各变量的作用也不完全相同。这样,可以选取作用大,质量好,易处理的变量进行嵌套。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个边界嵌套处理方案,应用于南海带热带气旋数值预报有限区模式(TL10)与全球谐模式(T63)的嵌套过程,通过数值预报试验,表明采用该嵌套处理方案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2.
地形对大地电磁测深(MTS)资料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形影响是山区MTS工作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此做了理论分析并用均匀半空间表面二维地形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形影响不仅与MTS资料的种类、极化模式、场源电磁波周期及测点位置有关,而且还依赖于不同的地形形态和尺度。此外,还根据悬崖模型计算,给出了关于地形影响范围的估  相似文献   
133.
杨燕  纪立人 《大气科学》1997,21(5):533-534
用数字滤波方法对观测资料序列进行处理,得到初始场用于T42L9全球谱模式的月预报,以去除误差增长较快的高频扰动对低频过程的影响,并且利用多时刻的观测资料提取低频过程的信息。对冬季和夏季两个不同个例进行了实例,并比较了取不同长度的观测序列,截取不同周期的过程作为初值对预报效果的影响。结果说明,经过滤波后对低频分量和平均场的预报都有显著的改进。而且对于较长时效的预报,应保留更低频的过程(比如10d以上  相似文献   
134.
国外中期数值预报业务模式的性能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学胜 《气象》1997,23(1):3-10
作者简单介绍了国内预报员较为熟悉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美国国家气象中心和日本气象厅三个中期预报模式的性能及预报效果,包括近几年颇为流行的半拉格朗日时间积分方案,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完善和改进,中期数值预报业务模式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35.
该文把Easter(1993)的水汽方程积分方案应用到球坐标的有限区模式(LAFS)中,并作了两组比较性试验。Easter的方案是把水汽的通量方程和连续方程联立求解。在计算中不会出现水汽负值。而且稳定性好。本文所做的两组试验表明。Easter的方案比LAFS的原方案所产生的计算性扩散小。因而降水预报更接近实况。但CPU时间增加了16%。  相似文献   
136.
用GMS双谱资料估计湿度场及其在数值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GMS红外和可见光两个通道的资料进行了处理,并估计出了700 hPa和850 hPa两个层次的湿度场。将卫星资料估计的湿度场取代数值模式通常的客观分析湿度场进行了对比业务试验。业务运行表明,应用卫星资料后,预报结果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137.
用卡尔曼滤波预报南海热带气旋路径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预报南海热带气旋路径,发现采用卡尔曼滤波可以大大地降低预报误差,提高预测模型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38.
中国西北部“4.5”沙尘暴过程中尺度低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利用改进型PSU/NCAR中尺度数值模式(MM4标准版),取模式水平格距40km,46×61网格,垂直方向a取15层,即从地面到模式顶(100hPa),σ=0.0、0.1、0.2、0.3、0.4、0.5、0.6、0.7、0.78、0.84、0.89、0.93、0.96、0.98、0.99、1.00,采用NCAR的30'×30'地形资料,以常规观测资料作为初始场,较好地模拟了此次沙尘暴过程的海平面气压的演变和分布,特别是张掖、柴达本盆地以及敦煌附近的三个中低压。同时,模拟了张掖中低压与蒙古冷高压之间的甘肃河西沙尘暴东大风。敏感性试验表明,沙尘暴中低压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受于物理过程制约;沙尘暴中尺度系统的研究与暴雨中尺度系统的研究是有区别的,积云对流参数化并不是特别重要,在设计研究沙尘暴的数值模式中,应当合理地处理其他的热力、动力过程及大气外强迫源的作用。模式水平格距、地形真实程度对模拟中低压的位置、中心强度有重要贡献;下垫面变化中低压强度有一定影响。张掖热低压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在有利的环境形势下,特殊地势起了重要作用,表现为直接动力强迫和间接热力强迫。  相似文献   
139.
斜向坡变形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斜向坡的旋转式变形和破坏机制,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此种斜坡中的剩余下滑力的分布方式,并以此来解释在滑动过程中发生一定旋转的原因;论文还运用离散元法,模拟了此种滑坡的滑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0.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here to study the sensitivity of the mean and the turbulence structure of the monsoon trough boundary layer to the choice of the constants in the dissipation equation for two stations Delhi and Calcutta, using one-dimensional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model withe-ε turbulence closure. An analytical discussion of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stants of the dissipation equation is presented. It is shown here that the choice of the constants in the dissipation equation is quite crucial and the turbulence structure is very sensitive to these constants.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dissipation equation adopted by earlier studies, that is, approximating the Tke generation (due to shear and buoyancy production) in theε-equation by max (shear production, shear + buoyancy production), can be avoided by a suitable choice of the constants suggested here. The observed turbulence structure is better simulated with these constants. The turbulence structure simulation with the constants recommended by Aupoixet al (1989) (which are interactive in time) for the monsoon region is shown to be qualitatively similar to the simulation obtained with the constants suggested here, thus implying that no universal constants exist to regulate dissipation rate. Simulations of the mean structure show little sensitivity to the type of the closure parameterization betweene-l ande-ε closures. However the turbulence structure simulation withe-ε. closure is far better compared to thee-l model simulations. The model simulations of temperature profiles compare quite well with the observations whenever the boundary layer is well mixed (neutral) or unstable. However the models are not able to simulate the nocturnal boundary layer (stable) temperature profiles. Moisture profiles are simulated reasonably better. With one-dimensional models, capturing observed wind variations is not up to the ma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