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110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集聚地区,是一个很独特的地理-人口-交通单元,也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重要节点.以宁夏的交通路网数据为基础,通过设置阻抗改进网络分析法,并结合成本距离算法和GIS空间分析计算2011、2017年和2023年的县(区)可达性,研究全区路网的空间结构特征,并提出路网发展的决策建议.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多元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和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解析宁夏河东沙地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水分利用策略差异及适用性,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直接对比法、IsoSource模型和MixSIAR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坡度(6°、10°、16°和24°)样地柠条锦鸡儿在生长季不同时期对各潜在水源的利用率,并评估两种模型的植物水分溯源效果。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对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的利用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生长季初期,随着坡度的增大,柠条锦鸡儿对中层土壤水的利用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生长季中期,随坡度增大,柠条锦鸡儿主要水分来源由深层土壤转移至浅层土壤;生长季后期,柠条锦鸡儿主要水分来源随着坡度的增大由浅层土壤转移至深层土壤。基于直接对比法的定性判断结果,IsoSource模型和MixSIAR模型计算坡度6°、10°和16°样地柠条锦鸡儿主要水分来源利用率的适用性均较高;而Mix-SIAR模型计算坡度24°样地柠条锦鸡儿主要的水分来源以及其贡献率具有更高的可靠性。Iso-Source模型更适合解析较小坡度(6°和1...  相似文献   
13.
宁夏卫宁盆地晚泥盆世中华豆石介族(介形类)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尚启  王成 《地层学杂志》1995,19(3):204-207
通过对中华巨石介族的研究,指出宁夏卫宁盆地中宁组下段为法门期滨海相沉积,泥盆纪时属华南生物地理区系。根据生物群和沉积建造的相似性,并结合古地磁资料分析、推测在晚泥盆世期间,包括卫宁盆地在内的河西走廊地体可能还未完全脱离华南地块。  相似文献   
14.
宋春玲  全晓虎 《湿地科学》2007,5(2):174-180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湿地类型丰富多样,拥有典型的湿地生态旅游景观和丰富的湿地动植物资源,且大多数湿地主要分布在银川市以及经济较发达的宁夏沿黄城市带,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景,但目前湿地面积不断缩小,湿地动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科学地和可持续地开发宁夏丰富的湿地旅游资源显得尤其紧迫。在调查评价宁夏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该区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的SWOT分析,提出开发的对策和建议,着重保持生态平衡,改变当地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局面,既是防止宁夏现有湿地资源进一步破坏,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又是加快宁夏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宁夏南部地区(35°20'~37°40'N,104°30'~106°30'E)小震综合机制解的变化特征.发现在中强地震前,该地区小震综合机制解的P轴方位偏离平均值,向E或SE偏转,其仰角有增大的趋势,同时小震纵波(Pn和Pg)初动符号一致.6次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表明,该地区P轴方位与主压应力方向基本一致,因此该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近几年来的地震活动图像显示,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有向中卫、中宁和同心地区集中的迹象.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甘肃景泰1990年6.2级地震和2000年5.9级地震前,宁夏南部干盐池井和王民井水位的变化情况。发现在景泰地震前上述2口井水位变化既有趋势异常显示也有中短期异常显示。干盐池井水位的中短期异常表现为打破年变规律,而王民井水位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变化。2口井水位的异常变化同步,而且具有重复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宁夏贺家口子地区晚新生代地层序列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宁夏贺家口子新生代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层和磁性地层研究,并重点标定了晚第三纪和早第四纪地层的年代。结合相应的地层接触关系和沉积相研究,获得了该剖面构造事件序列信息。认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海原-同心弧形构造束地区强烈的新生代构造变形开始于10MaBP左右,并经历了多个变形阶段。贺家口子剖面所揭示出来的这种构造变形特征,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具有区域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贺兰山中元古代三个叠层石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洪  邱树玉 《地层学杂志》2001,25(4):307-311
贺兰山原划归蓟县系王全口群中、下部的碳酸盐岩中新建立了两个叠层石组合 ,即下部以 Colonnella sp.、Gaoyuzhuangia sp.、Conophyton garganicum、C.cf.cylindricum等锥叠层石和块茎状柱叠层石为代表的闵家沟组合 ,其属种和总体面貌与长城系高于庄叠层石组合较为相似 ;中部以 L ochmecolumella和 Pseudogymnosolen等微小类型叠层石为代表的冰沟叠层石组合 ,其特征与蓟县系雾迷山叠层石组合完全一致。同时通过对王全口组叠层石分子的全面分析 ,判定王全口叠层石组合的时代应是蓟县纪中、晚期 ,其底界不低于雾迷山组底部。据此 ,重新厘定了贺兰山地区中元古代地层划分。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宁夏近代地震烈度考察结果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广魁 《内陆地震》1996,10(4):330-336
对宁夏19次近代地震烈度考察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地震烈度明显受震中区地质条件、民房抗震性能、人为因素、地震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据此提出了今后在地震烈度考察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合理使用地震烈度考察结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宁夏西吉地区滑坡灾害地貌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单鹏飞 《地理学报》1996,51(6):535-542
宁夏西吉地区滑坡灾害地貌是海原地震区最严重的地形变特征。本文在分析区域滑坡呈 或团块状密集独特分布及其严重灾害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它的成因机制。表明滑坡地形奕的分布规律不仅受地震烈度的影响,而且还受诸如黄土的自然特征,地质构造,地貌结构和区域新构造运行等自然环境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