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9篇
  免费   1098篇
  国内免费   1483篇
测绘学   225篇
大气科学   1075篇
地球物理   757篇
地质学   2644篇
海洋学   464篇
天文学   143篇
综合类   237篇
自然地理   31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通过深地震反射探测,获得了沈阳市区北部Moho面以上的地壳深部结构和剖面,上地壳复杂的断裂组合关系和下地壳高角度的深断裂共同构成了该区的深、浅构造关系,其结果为沈阳市活断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个旧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多样性与深部找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云南个旧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床总体表现为以燕山期多次岩浆热液叠加改造为成矿主线, 断裂构造提供导矿通道和储存空间, 岩浆热液作用于个旧组碳酸盐岩、玄武岩, 不同围岩条件以及元素化学性质不同所形成的组合分带造就了成矿多样性, 查明花岗岩体及岩性组合、褶皱与断裂构造、围岩岩性的三维空间分布是找矿预测的关键.高精度重磁结合多功能电法探测揭示岩性界面和赋矿空间, 利用断裂构造原生晕异常特征识别深部隐伏矿床是有效的找矿方法组合, 存在于已系统勘探地区外围的层间氧化矿或脉状矿、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矽卡岩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和岩体内部蚀变岩型锡铜多金属矿是个旧地区今后深部找矿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3.
南北构造带天水、武都强震区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条相互垂直的高分辨地震折射/宽角反射剖面和相应的非纵观测的多个扇形剖面取得的人工地震资料, 研究天水和武都8级大震区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和构造.二维剖面结果显示, 地壳沿垂向可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两大层.上地壳中部存在低速层, 层内介质速度比背景值低0.3~0.5km/s.莫霍面深度大约为46~48km.NE向的天水-武都剖面下地壳速度在横向上变化剧烈, NW向的成县-武山剖面, 在礼县以西, Moho面和C界面有被上涌物质改造过的迹象.三维速度成像显示, 在105°E附近, 从7至11km的深度范围内, 存在一条近NS向的断裂带, 在该带的两侧速度结构有明显的差异, 西侧为低速异常, 而东侧为高速异常, 这一近NS向的断裂带与二维剖面的下地壳深断裂在位置上很接近.该地区的几个8级大震均发生在105°E附近, 并且呈一近NS条带.   相似文献   
994.
矿井深部巷道围岩变形浅析及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矿井深部巷道开挖后处于裂隙、塑性、弹性围岩包围范围内。通过计算对包围巷道围岩的3种圈层范围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巷道的变形机制,得出了塑性圈层围岩内的应力应变表述式。对于选择巷道的支护机制,经济有效的控制裂隙化圈层范围的扩大,改善其应力状态,提高其自身的残余强度和承载能力,对深井巷道锚杆综合支护体系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95.
粉砂地基深基坑渗透破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冉龙  胡琦 《岩土力学》2009,30(1):241-245
在地下水丰富的砂土和粉土地区进行深基坑开挖,坑内降水施工或渗漏引起的渗透破坏问题是威胁基坑稳定性和周围环境的主要因素。通过模型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土体密实度、黏聚力、内摩擦角、桩土界面摩擦特性以及围护结构插入深度等因素对临界水力梯度以及渗透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发生渗透破坏时的水力坡降不仅与土的密实度有关,还与土性、强度指标、桩表面粗糙度以及围护结构的插入深度等因素有关,这些结论为实际基坑工程分析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96.
Dinarides南部是世界上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欧洲降水量最大的地区。区内碳酸盐岩沉积厚度大于300m,平均岩溶发育深度从250m 至350m,沿断裂发育的岩溶,甚至更深。地下水平均流速变化较大,从0.002 cm/s至55.2cm/s。地下水滞留时间很短,水位变化非常迅速,变幅高达312m。地下水位对强降雨的响应小于4小时。岩溶大泉的主要特征是管道出口深,最大最小流量变化大。区内发育的落水洞有成千上百个,其中一些落水洞排水能力超过100m3/s,规模巨大并被洪水暂时淹没的岩溶坡立谷闻名世界各地。泉水天然流量和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改变,特别是当地特有物种的破坏,已经成为新近许多岩溶工程项目的焦点议题。由于该区极其复杂的水文地理和政治环境,不同国度间的跨界含水层似乎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7.
论文在提出海洋和“新海洋”广度、深度空间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诠释了作为新的海洋权益的控制权,及其在未来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领域的重要作用。由于海洋蕴藏着巨大的可再生能源,论文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视角分析了开发利用海洋深度空间的重要战略意义,并对解决我国海洋争端,开发海洋新能源及综合践行海洋深度空间权战略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98.
深部坑道围岩压力与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不断向深部发展,出现了用连续介质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以普氏理论为突破口,通过实例分析,从定量的角度出发,找出了普氏压力计算存在的不足,而采用强度理论得出的结果符合实际的物理力学理论。同时也指出,在连续介质理论框架内该强度理论也有其不足,主要在于没有考虑“隐形”区域,暗示为了更精确地描述岩石压力,必须采用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9.
辽宁桓仁铜锌矿床属夕卡岩型,主要盛产铅、锌、铜、铁.矿体赋存于寒武系灰岩与燕山期闪长杂岩体之间的接触带——夕卡岩中.总结了矿体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环境、矿体分布及产状、形成物理化学等条件,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并绘制了成矿模型,为该矿的成矿规律及深部预测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Using the radiation hydrodynamics code CO5BOLD in its ‘star-in-a-box’ setup, we have performed exploratory simulations of global convection in a rotating reference frame. The goal is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of convection and rotation by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these first experiments, we chose an idealized configuration (a scaled-down, fast rotating Sun) whose properties resemble those of red supergiants in some respect. We describe the setup and time evolution of these models, and discuss the particular problems we have encountered. Finally, we derive the resulting differential rotation pattern and meridional flow field by temporal and azimuthal averaging of the simulation data. We find anti-solar differential rotation for all cases studied so far. (© 2007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