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265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304篇
地球物理   393篇
地质学   529篇
海洋学   130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The Khanaser Valley was geoelectrically thoroughly surveyed through a grid which consisted of twelve VES profiles. The tectonically-oriented Pichgin and Habibullaev method was enhanced to be applicable in areas of rugged relief and topography. The enhanced profiles were tectonically interpreted and subsurface structures within the Khanaser Valley were delineated. Accordingly, a tectonic evolutional scenario of the valley was established and its 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derived. An approach for groundwater exploration in areas of prominent relief and topography in dry areas such as the Khanaser Valley was established and its validity was estimated.  相似文献   
82.
从目前出现在水深数据处理中最有可能存在的 :一条测深线上孤立零点的粗差、一条测深线上具有连续性的粗差以及相邻测线上具有连续性和相关性的粗差等三种情况 ,分别提出剔除这些粗差的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可以得出本文所提出的粗差剔除方法是有效的 ,在实际测量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3.
用综合物探方法对黎川大桥桥基隐伏异常地质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地震反射波法、电阻率剖面法和电阻率测深法的综合勘察,对黎川大桥河西岩桥基的地质稳定性及隐伏异常地质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西岸桥台位置有长英岩脉存在,脉体SW侧比NE侧花岗岩风化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84.
自Pelton等发表第一篇直接电测深数据的二维反演文章以来,电测深数据的二维反演解释已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和环境监测,并取得一定效果。然而,由于该方法中加入了人为确定的平滑约束,其反演解释结果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使其在实际生产中普及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如何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成为该方法普及应用的关键。为了使反演解释结果既忠于实测数据,又合理地反映地下介质的变化,作者在本文中讨论了基于最大熵谱原理的剩余信息量最小准则实现电测深数据的二维自动反演。作者在文中还介绍了正演计算和偏导数求取中,提高精度和计算效率的技巧。用三个数值模式算例对本文的自动反演方法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剩余信息量电小准则的二维自动反演给出的解释结果基本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能反映地下介质电阻率的详细变化。  相似文献   
85.
为了对多条二维剖面资料进行统一分析和解释,本文考虑了各剖面交点处的约束条件,通过建立统一的偏导矩阵,将各剖面资料联立求解.利用该方法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在首都圈内6条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和解释,得到该地区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和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地球物理研究成果,确定了壳内存在的4处低速层(体)的空间范围及断裂的走向.  相似文献   
86.
由实测资料看天然电磁场的平面波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处理中发现 ,同时观测的多个测点的磁道信号在一定距离范围内互换 ,电磁测深曲线形态变化微小。通过实际资料处理结果研究了天然电磁场平面波的某些量化特性 ,其结果显示 ,在一定范围内的天然磁场信号满足平面波的特性。该研究结果为大地电磁测深勘探中合理布设磁场探测器 ,提供了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2000年6月6日景泰Ms5.9地震后,在该区进行的大地电磁跟踪监测结果。在监测时段内所观测的视电阻率随时间没有大的变化,在观测误差范围内有较好的可重复性。据此判定震后一段时间内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判定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88.
以200多点次的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和6条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资料为根据,结合重力测量和地热流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甘肃、宁夏和青海地区的强震孕育的深部环境。认为强震孕育在增厚的低阻层的顶部,低速层的上方以及介质在横向上电性和力学性质均剧烈变化的环境之中。这些条件的实质是在地应力作用下纵、横向地层变形不一致,在这不协调之处极有利于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89.
中国西北部分地区大地电磁测点布设条件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多年来在中国西北地区进行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的实践,从仪器、野外地形和干扰因素3个方面探讨了测点的布设条件。对仪器的布设方式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山区和盆地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差异,提出了测点布设应注意的问题;给出了2个测点受电磁干扰的具体资料,和避开干扰源重新选择测点的观测效果。认为仪器抗干扰能力是有限度,如果干扰信号和大地电磁频谱相接近,则很难被仪器的抗干扰能力所抑制。  相似文献   
90.
通过对频率测深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水平电偶极场视电阻率改进滤波算法,并编制了正演计算的实用程序。理论模型计算表明,改进滤波算法 效果好,计算速度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