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3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283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462篇
地球物理   324篇
地质学   499篇
海洋学   238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47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影响12种壬基酚同分异构体液液萃取效率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壬基酚是一种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强烈的雌激素效应。近年来壬基酚对水体的污染备受国内外关注,因此实现水体中壬基酚的提取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对于壬基酚萃取效率的研究都是针对总量,对单独异构体萃取效率的研究极少。本文选用传统的液液萃取方法对壬基酚同分异构体进行提取,并进行GC-MS测试,对影响12种壬基酚同分异构体萃取效率的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实验比较不同萃取溶剂、萃取溶剂不同用量、不同盐度、不同pH条件下12种壬基酚同分异构体的回收率,研究优化了液液萃取壬基酚的条件。结果表明,选择二氯甲烷作为萃取溶剂,且用量为60 mL,调节水样pH1,氯化钠用量为60 g时,12种壬基酚同分异构体的萃取效率达到88.7%~101.2%,精密度(RSD,n=3)为10.3%~13.6%,检出限9.0~41.4 ng/L。该萃取效率能够达到USEPA规定的回收率在70%~130%范围内,已用于水样中壬基酚的提取。  相似文献   
952.
杨开忠  范博凯 《地理学报》2022,77(6):1320-1338
如何提高创新效率以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由相对衰落转向相对兴旺进而带动北方腹地发展,是新发展阶段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指出创新相对无效率是京津冀地区经济相对衰落关键的基础上,基于“密度、距离、分割、异质”(“4D”)框架,从经验上论证了京津冀地区创新地理相对无效率是其创新相对无效率的根源,提出了重塑京津冀地区创新地理的战略主张。首先,分析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粤港澳的经济效率、创新竞争力和创新效率演变趋势差异,发现京津冀地区经济效率低且趋于下降、创新缺乏竞争力、创新效率偏低,处于创新相对无效率状态。其次,基于“4D”框架阐释京津冀地区创新相对无效率的经济地理原因是,经济、人口和专利的低密度与高集聚不平衡程度并存、专利转移空间范围广而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本地化水平低、创新分割严峻且空间异质性强、异质优势相对薄弱共同导致的创新地理相对无效率。最后,计量分析表明“4D”因素的相对变动将显著影响创新相对效率变动,证实京津冀地区创新地理相对无效率是创新相对无效率的根源。本文研究表明基于“4D”框架重塑创新经济地理是京津冀地区提高创新效率,进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53.
分析了影响风动潜孔锤钻进效率的影响因素,利用实验数据建立了数学模型,然后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各个影响因素与钻进速度的关联程度。利用敏感性分析结果可以针对提高风动潜孔锤钻进效率采取科学措施,更有利于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954.
动力触探杆长修正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永振  程展林  丁红顺 《岩土力学》2014,35(5):1284-1288
动力触探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原位测试技术,其动探杆长最大可达到上百米,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杆长修正,目前规范中关于动力触探杆长修正问题,给出了以牛顿弹性碰撞理论和弹性杆波动理论为基础的两种修正方法,依据两种理论得出的修正系数是截然不同的。动力触探试验成果应该如何进行杆长修正,是限制该方法应用的重大问题。针对动力触探杆长修正问题,提出了室内模型试验,并依据砂砾石和均质砂两种地基土进行不同杆长的重型动力触探模型试验,杆长分别为2.0、8.9、16.4、23.4、30.0、36.0 m。通过试验,得到重型动力触探杆长修正系数。分析认为,重型动力触探杆长修正规律符合牛顿弹性碰撞理论,且与地基土材料特性无关。  相似文献   
955.
钟强  钟明 《中国煤炭地质》2014,(3):64-65,74
在河北省开平向斜核部煤田普查区,由于煤层埋藏较深,地层易缩径、压力异常,给钻探施工带来巨大压力。2011年2月19日,本区ZK9-1号钻孔成功完成地质钻探任务,实际终孔深度1950.68m,为国内目前该区采用Φ50mm钻杆施工煤田取心最深钻孔。从设备选择、钻具选择使用及其抗拉强度扭矩校核,泥浆使用、压力平衡钻进、防斜措施等方面介绍了该孔克服深孔地层压力异常、泥岩蠕变钻孔缩径,一次成孔达到设计要求的施工经验,对类似地区的钻探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56.
司家营铁矿中深孔复杂地层岩心钻探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铁矿资源需求的扩大,地质找矿不断向纵深发展,尤其深度在500—1000m的中深孔,如何提高中深孔钻探施工的效率,是当前岩心钻探施工的重点。通过司家营铁矿南区深部钻探施工情况,论述了该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957.
丁旭亭 《探矿工程》2010,37(9):61-63
针对金塘大桥3号主桥墩ZK8号钻孔烧钻断杆事故及事故处理不当发生的卡杆二次事故,认真分析了事故原因,制订了严密的钻具打捞方案,成功打捞了孔内钻具,为后续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排除了障碍。介绍了事故状况及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58.
多点位移计在高速公路高边坡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速公路修建向山区扩展,公路高边坡问题日趋显著。安全监测能够直观、准确地反映坡体稳定性信息。变形是反映边坡稳定性最直观的物理量,多点位移计作为变形监测仪器在边坡工程中广泛应用。以安徽省汤屯高速公路一高边坡为研究对象,结合多点位移计的监测成果,分析坡体变形的时间、空间特征以及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把高边坡变形分为变形快速发展、蠕滑变形和变形基本稳定三个阶段,进而探讨降水对边坡变形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9.
本文利用天山及周边地区大气含水量序列的方差值和降水转化率,分析了天山地区空中水资源的稳定性和可开发性,结果表明:天山山区大气含水量的稳定性与大气含水量多少有密切关系,大气含水量低的地区,水资源稳定,而大气含水量高的地区,水资源不稳定。夏季是四季中方差最大的季节,稳定性较差;冬季是大气含水量方差最低的季节,特别是山区大气含水量稳定,秋季略高于春季。天山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大气含水量方差明显要小,而中部地区的较大,这主要是由控制风带的强弱及水汽输送决定的。大气含水量的稳定性和海拔成反相关关系,这主要与水汽凝结的高度有关。地形高度变化和降水转化率密切相关,随海拔高度上升,降水转化率增大,降水转化率在2000m左右形成一个高值,天山山区年降水转化率最大,伊犁河谷冬季降水转化率最大。  相似文献   
960.
Several processes acting below, in and above thunderstorms and in electrified shower clouds drive upward currents which close through the global atmospheric electric circuit. These are all simulated in a novel way using the software package PSpice. A moderate negative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discharge from the base of a thunderstorm increases the ionospheric potential above the thundercloud by 0.0013%. Assuming the ionosphere to be an equipotential surface, this discharge increases the current flowing in the global circuit and the fair-weather electric field also by 0.0013%. A moderate positive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discharge from the bottom of a thunderstorm decreases the ionospheric potential by 0.014%. Such a discharge may trigger a sprite, causing the ionospheric potential to decrease by . The time scales for the recovery of the ionospheric potential are shown to be , which is of the same order as the CR time constant for the global circuit. Knowing the global average rate of lightning discharges, it is found that negative cloud-to-ground discharges increase the ionospheric potential by only 4%, and that positive cloud-to-ground discharges reduce it by 3%. Thus, overall, lightning contributes only 1%—an almost insignificant proportion—to maintaining the high potential of the ionospher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net upward current to the ionosphere due to lightning is only . Further, it is concluded that conduction and convection currents associated with “batteries” within thunderclouds and electrified shower clouds contribute essentially equally ( each) to maintaining the ionospheric potent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