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4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21.
德兴铜矿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低品位多金属岩型铜矿之一。多年来,德兴铜矿在低品位矿石堆浸过程中只对Cu元素进行回收,而对Re、Co、Au、Ag等伴生元素研究甚少。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与电镜能谱、电子探针以及ICP-MS等方法对德兴铜矿杨桃坞与祝家村堆浸场低品位矿石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了低品位矿石矿物组成变化、重要共伴生元素的赋存状态与空间分布规律,并对其进行了综合利用的可行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Au主要以自然金形式存在,Ag以单质和化合物两种形式存在,Co主要以类质同像形式存在;Re与Mo含量很低,无利用价值;Co元素含量相对较高,均值19 g/t左右,浸出率为73%,因此回收酸性水库中的Co元素可能具有重大经济价值;杨桃坞堆浸场Au平均含量0.10 g/t,几乎无浸出;Ag平均含量0.39 g/t,浸出率较低,可作为一种潜在资源。此外,堆浸场中金红石含量较丰富,平均粒度20μm左右,估算储量达460万吨,有必要对其回收性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22.
斯弄多银铅锌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林子宗群火山岩中发现的首例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中-大型多金属矿床。矿区矿物组合多样,矿石组构复杂,具有热液成矿作用的典型特征,成矿阶段可划分为(I)闪锌矿-黄铜矿-硫砷铜矿-黄铁矿-石英阶段、(Ⅱ)方铅矿-闪锌矿-银矿物阶段、(Ⅲ)黄铁矿-石英-方解石三个成矿阶段。通过野外调查、地质编录、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EPMA)微区分析,本文对该矿床中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银主要以独立银矿物形式存在,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矿物中不可见银极少。银矿物种类主要为硫砷铜银矿、辉银矿、深红银矿、螺状硫银矿和自然银,呈裂隙银或粒间银形式赋存于矿区碧玉、铁锰碳酸盐和早期金属硫化物中,次以包裹银形式赋存于早期硫化物中。另,在硫砷铜矿中发育极少的类质同象不可见银。银矿化主要形成于成矿阶段Ⅱ,银主要以硫的络合物形式运移,随着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沉淀,形成银矿物。  相似文献   
523.
图拉尔根、白石泉两处镍铜矿床的发现被认为是近年在新疆地区铜镍找矿中的重大突破,两者均属于和超镁铁-镁铁质杂岩有关的岩浆熔离贯入型矿床,前者更富含钴。矿石中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共生为本矿床及同类矿床之共同特征。文章对岩体的含矿性及其中Co、Ni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以等离子质谱对岩体中的Co、Ni、Cu及稀土元素分析和S元素丰度的湿法化学分析,揭示出两处岩体含矿性颇佳。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分析并辅以常规显微镜,查明了Ni、Co两元素主要以独立的硫化物和硫砷化合物状态存在。在图拉尔根矿区发现的钴独立矿物镍辉砷钴矿和钴辉砷镍矿,属于辉砷钴矿和辉砷镍矿的同质多像变种。对此类金属矿物均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阐明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扩大找矿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也冀望对将来矿山选、冶方案的优化制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24.
中国南方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率主模态特征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本文利用1920~2014年的逐月降水,以分析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主模态为切入点,以研究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空间分布型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为重点,进一步研究了印度洋、北太平洋及北大西洋海温的年代际变率对南方夏季降水主模态年代际变率的可能影响机制。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1)指出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两个主模态为全区一致型和东西反相型降水模态。两个主导模态在1971/1972年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转变,在1925~1971年的第一主模态为东西反相型降水;在1972~2009年的第一主模态为一致型降水。不同主模态对应的海温异常关键区也在1971/1972年发生了相应的年代际变化。(2)揭示了全区一致型和东西反相型降水模态对应的环流场异常特征。一致多(少)型降水对应着中国南海及西北太平洋低空的反气旋(气旋)性异常,有(不)利于水汽自南海向南方地区输送。而贝加尔湖东侧低空的反气旋(气旋)性异常,有(不)利于冷空气向南方输送,并与来自南海地区的水汽在南方地区辐合,有利于南方地区降水一致偏多(少)。东多西少(西多东少)型降水对应着中国东南地区高空的正(负)异常中心,有利于高空辐散(辐合)及异常的上升(下沉)运动,其与南方地区东部低空的气旋(反气旋)性异常共同作用,有利于东部降水偏多(偏少)。与此同时,低空中南半岛反气旋(气旋)性异常及菲律宾地区反气旋(气旋)性异常,不(有)利于水汽自孟加拉湾及南海地区输送向南方地区西部,有利于形成东多西少(西多东少)的降水型。(3)揭示了印度洋海温、北太平洋海温和北大西洋海温协同影响南方地区东西反相型降水和一致型降水的机制。  相似文献   
525.
积云参数化方案对热带降水年循环模态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LASG)发展的大气环流模式(SAMIL),采用Zhang-McFarlane (ZM)和Tiedtke (TDK)两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讨论了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热带降水年循环模态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均能合理再现...  相似文献   
526.
桥梁高墩位移延性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文运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来计算高墩的屈服位移、极限位移和位移延性,给出了应用IDA方法计算屈服位移、极限位移的主要过程,探讨了高阶振型对高墩位移延性能力的影响。通过算例分析表明:现行计算桥墩位移延性系数的方法,如直接应用到高墩,将会导致较大误差;高阶振型对高墩的屈服位移、极限位移和位移延性系数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7.
中国煤中铬的分布、赋存状态及富集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铬是煤中的潜在毒害微量元素,在煤利用过程中铬会发生迁移与转化,并可能释放出造成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本文分析了中国煤中铬的含量、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及其富集因素等地球化学特征,指出中国煤中铬的含量为0.02~971μg/g,平均为17.18μg/g;煤中铬的赋存状态多样,主要以无机态存在;煤中铬的含量和赋存状态受成煤环境、成煤植物和后生地质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8.
武汉月湖沉积物不同形态氮含量与转换途径的垂直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描述了2005年6月月湖4个采样点沉积物不同形态氮含量、净硝化速率、净氮矿化速率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垂直分布.亚表层(5—10cm)交换态NO3+-N含量最高,而有效态氮与交换态NH4+-N含量最低,故具临界意义.有效态氮多以交换态NH4+-N的形式贮存于表层(0—5cm)与底层(〉10cm),且底层含量较高,这种分布与缺氧状态有关.表层沉积物总氮和有机态氮含量、净硝化速率、净氮矿化速率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高,间隙水中NH4+-N浓度亦取峰值,而溶解态N03--N浓度最低,据此提出氮循环的基本过程:有机态氮经矿化与硝化产生NH4+-N与NO3-N,同时导致有利于NH4+-N生成的缺氧状态,并促使部分NO3-N异化还原为NH4+-N,二者共同构成表层间隙水中丰富的NH4+-N源,总之,富营养化湖泊表层沉积物富含有机态氮,故为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最为活跃的层面,而NH4+-N则为最具有效性且含量最高的形态.  相似文献   
529.
Although first-order reliability method is a common procedure for estimating failure probability, the formulas derived for bimodal bounds of system failure probability have not been widely used as expected in present reliability analyses. The reluctance for applying these formulas in practice may be partly due to the impression that the procedures to implement the system reliability theory are tedious. Among the methods for system reliability analysis, the approach suggested in Ditlevsen 1979 is considered here because it is a natural extension of the first-order reliability method commonly used for failure probability estimation corresponding to a single failure mode, and it can often provide reasonably narrow failure probability bounds. To facilitate wider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a short program code in the ubiquitous Excel spreadsheet platform for efficiently calculating the bounds for system failure probability. The procedure is illustrated for a semi-gravity retaining wall with two failure modes, a soil slope with two and eight failure modes, and a loaded beam with three failure modes. In addition, simple equations are provided to relate the correlated but unrotated equivalent standard normals of the Low and Tang 2007 FORM procedure with the uncorrelated but rotated equivalent standard normals of the classical FORM procedure. Also demonstrated are the need for investigating different permutations of failure modes in order to get the narrowest bounds for system failure probability, and the use of SORM reliability index for system reliability bounds in a case where the curvature of the limit state surface cannot be neglected.  相似文献   
530.
基于ARCGIS的地质灾害防治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提出以四库一体模式实现基于ARCGIS的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支持的思路,即以模型为主导,调用方法,提取相关数据计算,对模型进行求解;利用ES对系统判识进行匹配、分析,辅助专家进行决策;将专家决策结果作为知识源提取而存入知识库中.信息系统是整个系统的事务管理层,决策支持系统则是系统应用处理层,两者互为依托.信息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信息源,决策支持系统所产生的结果进入信息系统并对其进行管理,当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方法、知识运作成熟,数据结构化后,又将进入信息系统中,成为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