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180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114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9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I.ProgressofUrbanizationinChinaExperiencedFourStages1.19491957activeurbanizationperiodWhe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wasfoundedin1949,therewereonly132citieswithatotalurbanpopulationof39,490,000throughtoutthecountry.Thelevelofurbanization(referringtoratiosofthetotalp…  相似文献   
992.
天山北麓经济发展与绿洲扩张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借助地学信息图谱技术,以不同时相、不同尺度的图像数据源为基础,编制出1949年以来天山北麓绿洲分布图4幅,绿洲演化规律为:1949-1967年为绿洲迅速扩张阶段,耕地面积急剧增加,1967-2000年绿洲扩张速度减缓,耕地面积总量基本保持平衡,城市化进程加快,分析了天山北绿洲经济带发展现状,论述了北麓经济带,城市群和主导产业分布格局,讨论了绿洲扩张过程中水资源利用变化以及生态环境问题,这些对研究50年来北麓绿洲经济带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未来北麓绿洲经济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城市建设过程中节约用地途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在重要性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城镇占地规模的扩大和土地有限性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文章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用地空间限制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城市用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必然结果,是人口非农化,经济非农化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土地非农化的过程,为更好地认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动态变化,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应用边际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转用效率评价进行了探讨,得到在城市化进程中耕地的转用效率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与不同的侧面有不同的表现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5.
This review deals with how the changes of the large-scale solar magnetic fields are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solar phenomena,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geomagnetic storms. The review also describes how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have been used to forecast geomagnetic storms either from daily solar input data or from hourly solar wind data. With solar data as input predictions 1–3 days or a month in advance are possible, while using solar wind data as input predictions about an hour in advance are possible. The predictions one hour ahead of the geomagnetic storm indexD st from only solar wind input data have reached such high accuracy, that they are of practical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real-time solar wind observations at L1. However, the predictions days and a month ahead need to be much improved in order to be of real practical use.  相似文献   
996.
政治生态学是西方人文政治地理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互动的辩证关系的核心领域。城市政治生态学作为政治生态学的衍生分支同样经历了二十年快速的发展,这一领域尚未获得中国人文地理学界的系统关注。本文对西方文献中城市政治生态学的理论发展、研究议题以及近期前沿的学术争论和理论拓展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探讨。政治生态学分析方法批判和克服了技术专家治国论、新马尔萨斯主义、增长的极限等非政治视角的环境生态解释。理论溯源于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地理学的城市政治生态学,继承了政治生态学的政治视角,但同时对政治生态学和城市研究两个领域中的自然/社会的二元对立提出了批判,以社会-生态混合体为理论出发点,打破并超越了城市-自然的对立和二元划分,通过研究自然的生产、循环与新陈代谢,将城市概念化为动态变化的社会-生态混合体,并揭露了城市环境的生产和社会-生态演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过程,突出强调了社会-生态混合体演化变迁过程的政治经济学、政治过程、权力关系的分析对于理解不平等的城市环境的核心作用。近5年来,城市政治生态学研究在后结构主义理论启发下扩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城市政治生态学,拓展了理论溯源,丰富了对城市环境和生态的解释,并产生了一系列围绕方法论上的城市主义、星球城市化、多地点方法论等的前沿学术批判与争论。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以各国首都为代表的非洲城市呈现高速扩张态势,由此催生了新城开发的浪潮。本文梳理了非洲新城开发的理论和实践,总结了其背景和驱动力、关键性角色及面临的挑战。以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市东部新城开发实践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获取资料,总结其驱动因素,概述了所在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的作用,以及其存在的政治经济形式不稳定、土地交易市场不成熟、地质灾害风险等现实挑战。以新城概念规划方案为蓝本,提出设计弹性城市规划方案、建立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政企协同开发、多渠道筹备资金、工程设计保障地质安全、建设通达的道路交通系统、各类需求或文化背景人群分片开发住宅区、建造经济便捷的住宅产品、配建符合各方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设立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园区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998.
评估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景观多功能性演变特征对于理解城乡发展转型下的资源配置与优化、制定合理的区域土地管理与规划政策至关重要。论文以长三角经济区中城市化进程最为突出的代表性城市——苏州市为研究区,选取居住承载、粮食供给、生境维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与土壤保持6种景观功能指标,通过空间分析、SOFM网络模型等方法,基于1 km景观单元对区域景观多功能性的热点演变规律、权衡协同演化关系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 受城市扩张影响,2000—2015年间苏州市景观多功能以居住承载功能的扩散态势为主,其他景观功能均呈现差异化缩减趋势,其中粮食供给与生境维持的功能弱化最为显著,且3种调节功能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一致性。② 随时间推移,苏州市景观多功能性逐渐增强,其高值区(>2)范围集中分布在林草地与耕地景观。在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下,区域景观多功能性时空演变特征由强到弱并逐渐趋于稳定,演变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与城乡结合部,冷点区则以生态空间集聚为主。③ 景观多功能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在研究期内的特征规律并未因时间序列演进表现出差异性,但权衡与协同程度存在波动性变化趋势。结合多功能权衡特征与多功能性热点变化规律,可在景观单元与乡镇行政单元上将苏州市划分出8类主导景观功能与4类城乡发展分区。整体而言,长三角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景观多功能性优势呈“城市→近郊区→远郊区→乡村”的圈层式空间迁移过程,但多功能性映射出的土地利用多样化势必会导致更多的土地利用冲突问题,决策者应在多尺度时空耦合视角综合考虑景观管理或土地利用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999.
新型城镇化与非正规就业:规模、格局及社会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转向更加注重质量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就业质量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疫情影响下非正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论文从新型城镇化与非正规就业的关系出发阐释非正规就业人口的历史产生和发展要求,基于人口普查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测度了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规模和格局特征,总结了非正规就业者当前面临的社会融合难题,并提出发展思路和路径。结果发现:① 城镇化与非正规就业之间关系密切,非正规就业为城镇化过程中农村转移人口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缓解了城镇就业压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需要关注非正规就业模式,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社会融合。② 经多源数据估算,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占城镇总就业的33.2%~44.7%,就业人数达1.38亿~1.55亿,以隐性就业部分为主。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东、中、西逐渐减少的特征;在雇佣类型上以从事各类非正规工作的被雇型就业为主;行业结构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与制造业等。③ 非正规就业者主要面临职业困境、户籍限制、公共服务差距、风险应对能力弱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改革,提升就业质量,推动市民化和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1000.
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成为当前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而永久定居意愿是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关键内在驱动力。论文从地级市间流动人口的永久定居意愿出发,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 地级市间流动人口的永久定居意愿有着整体水平偏低、空间不均衡的特点;永久定居意愿流形成以上海市、深圳市和北京市为主,内陆部分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为辅的多极格局;随着永久定居意愿的增强,对城市的选择愈发聚焦在少数几个一线城市。② 模型结果显示,流入地级市与流出地级市间的工资与失业率的差距显著影响地级市间流动人口的永久定居意愿;女性、年长、受教育程度高、短距离迁移、停驻时间长以及举家迁移等的流动人口具有更高的永久定居意愿;流入城市的住房开始取代就业成为定居决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经济因素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