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227篇
地球物理   287篇
地质学   234篇
海洋学   220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1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2 毫秒
901.
902.
903.
曹军奇 《黄金地质》2002,8(4):65-67
用间接平差的坐标平差法对电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地形附合导线点位精度的变化规律。对比《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的技术要求,认为附合导线长度在生产中可比规范的限度适当放大。从点位精度变化情况看,直伸形导线精度最高,在实际工作中预先用电算法进行点位精度测算,制定出点位精度较高,导线总长适宜,经济效益好的施测方案。  相似文献   
904.
华南地区太阳能资源评估与开发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华南地区观测站1981—2010年的总曝辐量数据及日照时数数据,对该地区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稳定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华南地区总体太阳能资源价值呈现为海南最高,广东其次,广西最低。华南地区最佳倾斜面太阳总辐射年曝辐量为1291 kW·h·m-2,比水平面高3%,总体处于资源丰富等级以上。稳定度评估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大部分面积处于稳定等级以上,其中海南2/3以上的面积处于很稳定的等级。结合地形数据和土地覆盖数据,分别以90 m×90 m和1 km×1 km的分辨率对华南地区太阳能资源的开发适宜性进行区划和可利用潜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90 m×90 m分辨率下可开发利用的Ⅰ,Ⅱ,Ⅲ类地区的面积占华南地区总面积的80%以上,但其中裸地和灌木、草地仅占总面积的13.9%,而耕地和林地所占面积比例超过60%。受数据分辨率及获取年代差异的影响,1 km×1 km分辨率下太阳能开发适宜性区划结果与90 m×90 m分辨率的结果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开发潜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制定太阳能开发规划时应根据实际工程规模选择合理的数据。  相似文献   
905.
刘诚  沈永明 《水科学进展》2008,19(6):851-856
水生植物的存在改变了明渠内水流的流动结构,也影响着泥沙的输运。建立三维湍流模型,在水流控制方程中加入植被阻力项和植被密度项来考虑刚性植物对水动力特性和泥沙输运特性的影响。应用该三维数值模型计算了矩形水槽内淹没植被对水流水平时均流速垂向分布的影响、复式明渠边滩栽种挺水植被对水流深度、平均流速分布以及植被岛周围泥沙床面的冲淤变形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本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刚性水生植物对水流泥沙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6.
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及其工程地质特性为黄土区地质灾害提供了物质基础,黄土斜坡的坡型、坡度、坡高、阶地等地形地貌因素为地质灾害提供了边界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为黄土区地质灾害提供了触发条件。黄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性、水文地质条件等为粘黄土区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在因素;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为其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907.
ImODUCTIONInasedrinalseriesofPapersduringthelatel95osandl96()s,StonimlandANns(l958;l96()a,b)PresentedatheoreticalpictUreofthesoaree-drivendeepcirculaionintheoceanbasedongeOst-cd~cs.ItconsistsofaPole-wAninteriorflowresultingforavortexshetchingassociatedwithaslowuniformuPwellingthInllghouttheocean,andawestemboUndeqctirrentbalancingthemassbudget.Kawse(1987)formulatedalinear,tWo-layerbaxlinicmodeltostud}thedeeptroPicalcirculationdrivenbydeepwaterproduction.DistinctlydifferentfromtheStomm…  相似文献   
908.
We have developed a parallel Particle–Particle, Particle–Mesh (P3M) simulation code for the Cray T3E parallel supercomputer that is well suited to studying the time evolution of systems of particles interacting via gravity and gas forces in cosmological contexts. The parallel code is based upon the public-domain serial Adaptive P3M-SPH (http://coho.astro.uwo.ca/pub/hydra/hydra.html) code of Couchman et al. (1995)[ApJ, 452, 797]. The algorithm resolves gravitational forces into a long-range component computed by discretizing the mass distribution and solving Poisson's equation on a grid using an FFT convolution method, and a short-range component computed by direct force summation for sufficiently close particle pairs. The code consists primarily of a particle–particle computation parallelized by domain decomposition over blocks of neighbour-cells, a more regular mesh calculation distributed in planes along one dimension, and several transformations between the two distributions. The load balancing of the P3M code is static, since this greatly aids the ongoing implementation of parallel adaptive refinements of the particle and mesh systems. Great care was taken throughout to make optimal use of the available memory, so that a version of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has been used to simulate systems of up to 109 particles with a 10243 mesh for the long-range force computation. These are the largest Cosmological N-body simulations of which we are aware. We discuss these memory optimizations as well as those motivated by computational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results are very encouraging, and, even without refinements, the code has been used effectively for simulations in which the particle distribution becomes highly clustered as well as for other non-uniform systems of astrophysical interest.  相似文献   
909.
对经过中国台湾岛和海南岛、吕宋岛、日本诸岛以及朝鲜半岛的热带气旋在过岛前后的运动、结构和强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统计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岛附近热带气旋运动左偏(定义为偏于以前路径的左侧)机率最大,且台湾岛周围是产生诱生低压的高频区。采用理想东、西风环境场作为数值模拟背景场,数值研究了岛屿地形强迫与台湾附近的环境流场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热带气旋运动偏转的影响,提出了岛屿地形强迫、背景场和热带气旋涡旋三者相互作用对热带气旋路径突然转折影响的观点,即台湾地形有利于环境场中诱生出一对偏差偶极涡,这对诱生偏差偶极涡将导致逼近岛屿的热带气旋产生运动方向的突然偏折,且在不同基本气流条件下,岛屿地形对热带气旋运动可能产生显著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0.
多年来,不论重力勘探程度如何,在布格重力异常计算中都必须经过地形改正和中间层改正。本文通过分析在计算布格重力异常时地改和中间层改正对测点的重力补偿,提出了取消中间层改正以适应微重力勘探精细解释需要的地形校正方法。该方法建立在对实际地形(岩性)的正演基础上,可以根据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合理选择重力基准面进行可变密度地形校正。使用该方法可以比较好地消除地形起伏和不均匀岩性对测点产生的重力影响,从而得到比较可信的重力异常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