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227篇
地球物理   287篇
地质学   234篇
海洋学   220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1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针对多波束水深数据中存在的系统性残余误差,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来削弱残余误差的方法: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多波束测深数据作一维分解,将非线性、非平稳的多波束测深数据分解成准线性子波,然后构建水深数据趋势项与残余项,利用中央波束趋势项建立整体数据趋势项,最后加以水深数据残余项还原海底地形,削弱残余误差影响。通过实测多波束测深数据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52.
李唐棣  谈哲敏 《气象学报》2012,70(3):536-548
在条件不稳定大气条件下,二维小尺度双脊钟形地形上空对流触发、传播和降水分布特征主要决定于地形上游基流强度、双脊地形配置形式、地形高度及其山谷宽度。双脊地形在沿基流方向上有两种配置:高脊地形位于上游和低脊地形位于上游。对于高脊地形位于上游的双脊地形,上游高地形将起主导作用,山地上空对流及降水特征与单脊地形类似。对于低脊地形位于上游的双脊地形,上游低地形可明显地改变下游高地形的前方来流,同时,下游高地形也能够对上游低地形背风侧流动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出现地形上空复杂的对流传播、降水分布特征。对于低脊地形位于上游的双脊地形,其山谷宽度主要决定了双脊地形与单脊地形之间在对流、降水分布等的差异;当山谷宽度较小时,双脊地形可以近似为一个包络地形,此时地形上空的对流、降水特征与单脊地形类似;当山谷宽度较大时,双脊上空流动相互影响较小,此时双脊地形可以分成两个单脊地形;当山谷宽度在一定范围内,其上空的对流及其降水分布与单脊地形有明显差异。对于低脊地形位于上游、中等山谷宽度的双脊地形上空降水主要呈现4种类型:(1)山谷与低脊迎风坡降水;(2)高脊迎风坡降水;(3)低脊山峰与高脊迎风坡降水;(4)低脊背风侧、双脊山峰准静止降水。  相似文献   
853.
北京地形和热岛效应对一次β中尺度暴雨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吴庆梅  杨波  王国荣  何娜 《气象》2012,38(2):174-181
针对2010年7月9日北京地区一次典型的β中尺度暴雨过程,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风廓线雷达数据以及VDRAS(Variational Doppler Radar Analysis System)提供的精细化分析资料,研究了本次过程中地形、热岛效应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对暴雨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形的抬升作用对暴雨有明显的增强作用,降水过程中有地形雨带的生成;降水前城区热岛效应明显,由此造成的风场垂直切变和边界层辐合为β中尺度系统提供了有利的触发和加强条件,边界层辐合线的位置对暴雨落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降水在西部山前城区发生后低层偏东风与降水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正反馈,是β中尺度暴雨得以维持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54.
利用CAM5.1大气环流模式研究中国东部大规模城市化对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及降水分布的影响。通过在模式中修改中国东部地区(22~42°N,110~125°E)城市比重的方法,探讨东亚地区夏季大气环流与降水等气象要素在一般城市化及极端城市化两种情景下的响应。结果表明:(1)CAM5.1模式能够很好地模拟出东亚地区夏季大气环流形势及降水分布。(2)城市比重增大后,晴空时地面吸收的净辐射增多,近地层气温升高,低层增温中心上空的大气由于受热产生上升运动,35°N以南的气流向增温区辐合,东亚夏季风出现增强的趋势,大量暖湿水汽往北输送,导致降水在中国北方地区增多而南方减少。(3)城市化的发展程度越高,它所产生的气候效应对各气象要素的影响就表现得越明显。  相似文献   
855.
<正>Recent advances in landslide/avalanche modeling have been enabling us to investigate the kinematics of such catastrophic events with much more details.Taiwan is located in a region where seismic activities and extreme weather conditions frequently occur.One of their common consequences is the slope failure.In the past decodes,we witnessed at least three giant landslides:Tsaoling,Jiufenershan landslides,triggered by the Chi-Chi earthquake in  相似文献   
856.
为研究大型滑坡在发生时间呈现的规律,本文对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大型滑坡在时间分布和诱导因素上进行了统计。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自然边坡往往在一定的诱导因素下发生失稳破坏,而大型滑坡的失稳破坏在时间分布上则表现出望日或者朔日前后易于发生,并且滑坡在一天中发生的具体时刻则呈现出正态分布的特点。因此,根据固体潮的理论,以及固体潮在一天之中引潮力的变化与滑坡发生时刻的对应关系,本文认为固体潮是诱导大型边坡失稳的因素之一。同时由于组成边坡物质的蠕变特性不同,造成了大型滑坡的发生往往有超前或滞后现象,以上结果为滑坡的预报或预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57.
一次长历时特大暴雨多普勒雷达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张家国  岳阳  牛淑贞  邵木兰 《气象》2010,36(4):21-26
2008年7月22日湖北省襄樊市出现了一次长历时的特大暴雨过程,9小时内降水量301 mm,占年平均降水量的三分之一,为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这次特大暴雨的回波结构特征、中尺度系统活动和地形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低涡、切变线共同作用下,影响襄樊地区特大暴雨的回波系统有两个,一是稳定维持在鄂西北地区的切变线带状降水回波,二是低涡东北侧发展的具有螺旋回波带结构的涡旋回波,两者构成涡带结合型回波结构形态。在涡带结合处,对流回波的不断新生、向北移动导致襄樊地区持续性的强降水。(2)襄樊特大暴雨过程的发生与其北部115 km处的一支东北风中尺度超低空急流的建立,及其南部低涡东侧强偏南暖湿气流的向北发展有密切关系。由于襄樊西侧武当山的屏障作用,超低空东北急流折向东南,与偏南暖湿气流在静止锋附近形成中尺度气旋性辐合上升运动。两支急流的维持对襄樊附近持续性的辐合上升运动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58.
浅海海底地形变迁对海上平台动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平台在服役期间,由于周围自然环境以及水动力条件的改变,使得其所在海域地形条件与设计时相比有较大的变化,这势必会对平台的动态响应产生影响。以老黄河口海域埕岛“中心1号”生活平台为例,通过现场实测和数值计算,分析了海底地形变迁对海上平台动力特性所产生的影响,为该海域未来平台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9.
本文针对海岸带多源重力数据和地形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试算,对若干影响厘米级似大地水准面确定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剖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我国海岸带Molodensky一阶项对高程异常的贡献在10~30cm,需在Molodensky框架中精化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精细处理地形影响是提升多源重力场数据处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地球外空间不同高度、任意类型重力场参数的地形影响、地形补偿和地形Helmert凝聚算法可以统一;重力场数据处理中大地测量基准不一致的影响会随数据处理算法的不同而变化,在多源重力数据处理时此类影响易变得不可预测和控制;将地形Helmert凝聚理论引入Molodensky框架,可以解决以其他重力场参数(如扰动重力、垂线偏差等)为边界条件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问题。  相似文献   
860.
TOPEX/Poseidon satellite altimetry data from 1993 to 1999 were used to study mean annual variation of 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 (SSHA)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and to reproduce its climatological monthly surface dynamic topography in conjunction with historical hydrographic data. The characters and rules of seasonal evolution of the SCS dynamic topography and its upper circulation were then discussed. Analyses indicate that annual variation of the SCS large-scale circulation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major phases. In winter (from November to February), the SCS circulation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double cyclonic gyres with domination of the northern gyre. Other corresponding features include the Kuroshio intrusion from the Luzon Strait and the northeastward off-shelf current in the area northwest off Kalimantan Island. The double gyre structure disassembled in spring (from March to April) when the northern gyre remains cyclonic, the southern gyre becomes anticyclonic, and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pattern shows a dipole. There is no obvious large-scale closed gyre inside the SCS basin in both summer (from May to July) and autumn (from August to October) when the SCS Monsoon Jet dominates the circulation, which flows northeastward across the SCS. Even so, circulation patterns of these two phases diverse significantly. From May to July, the SCS monsoon jet flows northward near the Vietnam coast and bends eastward along the topography southeast off Hainan Island at about 18°N forming an anticyclonic turn. It then turns northeastward after crossing the SCS. From August to October, however, the monsoon Jet leaves the coast of Vietnam and enters interior of the basin at about 13°N, and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pattern becomes cyclonic. The Kuroshio intrusion was not obvious in spring, summer and autumn. It is suggested from these observations that dynamic adjustment of the SCS circulation starts right after the peak period of the prevailing monso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