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测绘学   361篇
大气科学   387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133篇
海洋学   151篇
天文学   68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范根昌  樊嵘  王梧熠 《气象科学》2021,41(2):278-284
选取河北邢台X波段双线偏振全固态多普勒雷达观测到的典型降水过程资料,分析了偏振参量的数据质量及系统稳定性,用ΦDP对ZH和ZDR进行了初步的衰减订正,并对订正结果进行了评估.结果 表明,724XSP双偏振雷达初始相位ΦDP(0)随仰角、方位的变化都是较为稳定的,波动较小.分析垂直扫描数据,发现ZDR和CC能较好地反映降...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形态结构观察结合rbcL和COI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发现分布于海南省博鳌的台湾蜈蚣藻(Grateloupia taiwanensis S.M.Lin et H.Y.Liang)为海南新纪录种。结果表明:藻体直立,红色或紫红色,质地柔软黏滑,高6—18cm,宽2—3cm,叶片呈披针形,边缘长出的小育枝亦呈披针形,长5—25mm,宽1—5mm,固着器呈圆盘状;皮层由8—11层细胞构成,髓部非中空,髓丝纵走或相互交错;雌雄异体,精子囊由外皮层细胞形成,球形。果胞枝生殖枝丛主枝由6个细胞构成,辅助细胞生殖枝丛主枝由5个细胞构成(6cpb-5auxb型),均为典型的Grateloupia型。囊果散布于除固着器外的整个雌配子体的表面;四分孢子囊由四分孢子体的内皮层细胞产生,呈十字形分裂。rbcL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个采自海南的样本与产自台湾南部的台湾蜈蚣藻之间无碱基序列差异;COI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个样本间无碱基差异,在蜈蚣藻属这一大的进化支中聚集成独立的小分支,区别于其他种。  相似文献   
993.
雷达波段对多极化SAR海面溢油检测极化特征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极化SAR数据海面溢油检测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研究不同波段极化SAR数据的海面溢油检测能力,为最大程度减小观测条件、环境因素等的影响,选取准同步获取的SIR-C/X多极化SAR数据。针对海面油膜、生物油膜和低风区疑似溢油现象,研究L波段和C波段的共极化相位差、一致性系数、极化熵、各向异性和平均散射角等极化特征对海面油膜以及不同海面暗斑现象的检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海面溢油检测以及探测不同暗斑现象间差异方面,C波段总体优于L波段;L波段,极化分解特征各向异性参数优于共极化相位差和一致性系数;C波段,共极化相位差、一致性系数特征优于极化分解特征各向异性和极化熵,结合平均散射角特征有助于滤除生物油膜和低风区。  相似文献   
994.
全极化X波段雷达掠散射海面回波统计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复Wishart分布已被广泛应用于SAR数据统计分析,然而该分布函数却很少被用来研究雷达海面掠散射回波时间序列的统计特征。本文通过分析IPIX雷达海面掠散射回波数据发现:大尺度海浪遮挡区的雷达回波能量很低,主要是雷达系统噪声,如果将该部分低能量回波数据剔除以后,真实海面的IPIX 雷达回波时间序列数据亦满足圆高斯分布,因此,IPIX 雷达海面回波的时间序列数据也必然满足复Wishart分布。在此,我们基于Wishart分布模型分别对全极化IPIX 雷达不同极化通道数据的海面回波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统计研究,并推导给出了不同通道数据协方差矩阵元素实部、虚部及相位差等参数的统计分布函数模型。通过与雷达测量数据比计较可见,推导所得理论统计模型与实际测量数据吻合很好。本文所得结论对进一步深入理解掠散射海面雷达回波的统计特征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城市规划的动态变化,传统意义上是通过ENVI图像处理或Arc GIS图像分析两者之一的单一功能进行动态监测和提取。城市建筑群边缘线和昆明市区滇池湖岸线的变化等动态监测过程中,需要对Landsat-7/8影像的栅格数据进行动态变化的人工识别和栅格数据矢量化等工作[1],在这种图像处理过程中往往不能高效地提取精准的动态变化。本文给出了一种结合ENVI监督分类影像波段融合后,图像增强输出BSQ格式文件再结合Arc GIS影像动态卷帘分析[2]的方法处理昆明市区及滇池湖岸线的动态变化。实验表明,这种基于BSQ格式的ENVI波段融合真彩色图像增强另存文件较BIL/BIP格式的输出文件在Arc GIS卷帘分析过程中有更好的分析效果。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地震滑动分布反演中正则化参数选取问题,提出利用U曲线法确定地震滑动分布反演正则化参数。利用U曲线法、L曲线法设计模拟实验,并将两种方法应用到芦山实际震例反演中。模拟实验以及芦山实际震例反演结果表明,利用U曲线法确定正则化参数反演地震滑动分布结果与L曲线法相比具有反演精度高、无需依赖数据拟合精度等优势。  相似文献   
997.
数字天顶摄影测量仪的研制必须要优先进行探测波段的研究,探测波段的合理设计能够极大地拓宽天顶摄影测量仪的探测领域和范围,使天顶摄影测量仪真正实现数字化、全天候、高速高效的测量模式.  相似文献   
998.
基于2DPCA的图像融合算法是一种新近提出的图像融合技术,它是通过图像矩阵右乘投影矩阵来实现2DPCA分析的。因而,这种算法能够有效利用图像的二维结构信息,具有良好的性能,不仅能够提高融合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而且使光谱信息得到较好保持。提出了一种通过图像矩阵左乘最优投影矩阵来实现2DPCA分析的图像融合算法,即L2DPCA图像融合算法,并将2DPCA算法和L2DPCA算法与经典的BROVEY、PCA和H IS三种图像融合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DPCA算法和L2DPCA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这三种经典的算法。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利用遥感影像进行目标变化检测的特点,设计了一套面向单波段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人工目标的变化检测处理流程,集成运用人工变化检测的影像分析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动和人工两种变化检测方式的优点,特别是提出了基于变化目标相似度验证的检测算法,提高了影像变化检测的效率并有效地保证了检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00.
王丹  王金成  田伟红 《高原气象》2022,(6):1615-1629
世界气象组织于2003年提出探空报文格式改革,推动探空资料从传统报文转向二进制秒级存储,这一举措促使秒级探空资料在数值预报模式中的应用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资料的质量控制是同化应用前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L波段秒级探空观测误差特点与传统常规探空显著不同,因此,本文发展了面向同化应用的L波段秒级探空资料的两步质量控制方法。第一步质控在集成常规探空质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秒级探空的资料特性增加对应检查步骤,旨在尽可能剔除人为观测误差;第二步质控在同化系统中引入动态黑名单检查模块,同时借助同化系统自带的背景场检查来剔除观测和背景间偏离较大的资料,目的在于控制观测的代表性偏差。本文通过对比和分析质量控制前后观测样本的统计特征,并结合数值模式的实际同化分析结果,综合论证了两步质量控制方案的合理性:两步质控后资料异常大幅减少,观测背景差更接近高斯分布,资料的同化适用性更强,同化应用效果更优。本文的研究工作为今后L波段秒级探空资料在GRAPE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模式中的实现业务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