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本文给出了多连通域(由有限个连续统所界)上点列为H~∞(D)插值序列的几个等价条件。这些条件是保形不变的。  相似文献   
142.
中国及其邻区地表气象数据预处理和网格化数值结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讨论了与距离成反比和Kriging等不同的2维插值方法在地表气象数据网格化中的应用,介绍了对中国及邻区1200多个气象台站数据的预处理过程,对网格化后的数值结果进行了必要的可靠性分析。计算结果说明,在离散台站分布密度与网格节点分布密度大致相同的前提下,网格化处理后的区域气象数据能较好反映离散数据性质。  相似文献   
143.
传统栅格影像均采用简单的、由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的像素级渐进压缩模式,较少考虑到用户需求特征和知识,因此,文中利用POI数据特点及图像感兴趣区编码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城市POI的遥感影像渐进压缩思想:首先根据大量的POI数据分析挖掘用户关注的热度信息,建立兴趣场,并以此确定遥感影像的感兴趣区域,然后综合SPIHT算法与Maxshift算法对遥感影像进行渐进压缩编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码率下仍可以高质量保留图像所含重要信息,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了知识层级的遥感影像渐进压缩,有效提高图像压缩编码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4.
MODIS影像条带噪声去除邻域插值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条带噪声是影响Modis影像质量和反演精度的重要因子,有些在频率域表现为高频信息和低频信息相混合。针对条带噪声形成的原因和规律性,以及对影像进行傅立叶变换频谱分析,比较了几种常用条带噪声去除方法及其局限性。提出了邻域插值法,编程实现自动定位噪声行,进行插值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去噪效果,并保留了影像的细部特征。  相似文献   
145.
广域视电阻率与卡尼亚视电阻率相比,能更好地表征地下介质的电性变化规律,一般常使用迭代法和逆插值法求解,这里使用这两种算法对E—Ex方式广域视电阻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使用这两种算法所得广域视电阻率,都正确反映了地下介质的电性变化规律,逆插值的影响因素较少,计算过程稳定.其不足之处在于要求插值目标函数单调,迭代法步骤简单,并存在迭代发散的情况.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广域视电阻率公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46.
DEM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生产过程中数据空洞的出现严重制约了其适用性。因此,对DEM数据空洞修复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选择太原市4个不同地貌条件下的河谷、盆地、丘陵和山地试验区作为空洞区,利用ASTER GDEM数据和直接镶嵌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及三角洲表面镶嵌法对AW3D30 DEM数据进行修复,对不同方法的修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盆地区域,反距离加权插值法修复效果最好,三角洲表面镶嵌法次之,直接镶嵌法最弱;在起伏度稍大的河谷、丘陵和山地区域,三角洲表面镶嵌法的修复效果最好,空洞区域内部的纹理特征明显,空洞边缘区域过渡平滑,而反距离加权插值法最弱。  相似文献   
147.
地层三维建模及面模型插值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面模型进行实体建模是构建三维地层模型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更好的选取面模型插值方法,本文对距离幂次反比方法、克里格插值方法以及离散光滑插值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实例结果显示,离散光滑插值方法既可以保持插值区面的光滑,又能与原始数据最大程度的拟合,较其他两种插值方法对于表现局部的非连续空间特征具有更大优势。同时本文通过将离散光滑插值方法与地质剖面信息相结合,通过面模型与三维实体模型之间的空间运算来获得倾入、尖灭等地层之间的空间关系,并结合地层的年代信息,建立了一套可以减少人为干预,提高建模精度和合理性的三维地层建模流程。实践证明,该流程能较好应用于安徽省钟姑矿田白象山矿区的地层三维建模工作。  相似文献   
148.
传统的GPS水准拟合主要是应用某一种拟合模型对拟合点群进行拟合,未能考虑到不同拟合点对同一拟合模型具有不同适应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拟合点独立解算的GPS水准拟合方法,并结合实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该拟合方案相对于传统模型在精度上有成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9.
基于Kriging插值DEM的计算土方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DEM的土方量计算是当前的主要方法,DEM精度基本决定土方量的计算精度,提高DEM精度是提高土方量的计算精度的根本。基于Kriging插值法能获得高精度DEM。本文通过对一个大型矿山的堆料体积的测量,并对Kriging方法及其它三种方法计算出的土方量(堆料体积)进行比较,证明了Kriging法是一种高精度土方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0.
基于星间加速度法精确和快速确定GRACE地球重力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基于星间加速度法(IRAM),利用预处理共轭梯度迭代法(PCCG)开展了地球重力场恢复的模拟研究.第一,通过9点Newton-Gregory插值法得到星问加速度,并联合星间距离、星间速度和星间加速度建立了卫星观测方程.第二,在120阶处,恢复GRACE-IRAM累计大地水准面的精度为7.215 cm.第三,分析了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