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6篇 |
免费 | 99篇 |
国内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5篇 |
大气科学 | 103篇 |
地球物理 | 152篇 |
地质学 | 115篇 |
海洋学 | 88篇 |
天文学 | 9篇 |
综合类 | 38篇 |
自然地理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93.
张青年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39(3):353-357
目的 针对调整图边线与容差内的参考图边线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保持参考图位置不变的图形边线捕捉调整方法。该方法依据参考边的结点位置,在调整边上插入附加结点,并将调整边上的原有结点和附加结点捕捉到容差内的参考边,最后通过结点次序调整消除结点捕捉引起的线自相交错误。实验表明,该方法消除了调整图边线与参考图边线之间容差内的不一致,并且改正后的调整图边线无自相交问题。 相似文献
94.
随着生态平衡和环保日益得到公众的认同和重视,工程边坡的生态修复与防护技术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生态防护成为边坡灾害防治和水土流失控制的首选方案,代表着边坡防护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等应变直剪仪对两种种植在低液限粉质黏土边坡上的抗旱耐瘠植物的根-土复合土体及素土进行室内剪切试验,探讨不同根系密度和含水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垂直压力的增加,土体抗剪强度随之增加;根系能显著增加土体抵抗剪切破坏能力,其中沙打旺提高土体抗剪强度的效果较锦鸡儿明显;随着根系密度的增加,抗剪强度随之增加;随着土体的含水率增加,根-土复合体抵抗剪切能力先增加后减小;植物根系对土体的内摩擦角影响不大,但对黏聚力影响较大,根-土复合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主要由黏聚力的提高决定。本文研究成果对华北地区低液限粉质黏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及采煤矿区环境生态治理工程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
96.
格构锚固结构是边坡治理中的一种有效的抗滑结构。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探讨适合软岩边坡治理的格构梁的内力计算方法。提出按照交叉梁与地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受力模式分析格构梁,提出通过交叉点处荷载分配,将格构梁简化为纵、横两个方向的Winkle弹性地基上有限长梁来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针对现有拆分重组法对存在复杂内环以及复杂相交岛屿多边形的分类矢量数据的压缩结果中包含裂缝、重叠及大量尖锐夹角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顾及拓扑一致性与尖角的分组压缩方法。依据分类矢量数据中多边形与多边形及其内环的相交关系对矢量矢量数据分组,以修正后拆分重组法结合直接分割法和间接分割法对分类矢量数据分组压缩,压缩结果中不存在裂缝与重叠现象,维护了分类矢量数据的拓扑一致性;通过取回尖角点前后被删除的点,解决了压缩结果中尖角过多的问题。以Landsat8遥感影像分类矢量数据实验验证了文章算法,并与直接分割法、间接分割法、拆分重组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
利用基于谱方法和MPI并行运算的数值模式SpectralModel,直接数值模拟了三维小振幅海洋内波的演变、破碎和所致湍流混合,指出导致其不稳定而破碎的为PSI(parametric subharmonic instability)机制;对于内波破碎所致的湍流混合过程,分析了跨等密度面扩散系数kρ、混合效率γ、浮力通量谱、动能谱以及势能谱等统计性质:内波破碎前,kρ和γ保持低值水平,浮力通量谱值为负,且集中在低波数段;内波破碎后,kρ和γ迅速增大,最大值分别约为0.9×103m2/s和0.18,浮力通量谱值在低波数段为负值,在高波数段为正值,这是因为层化湍流中势能向小尺度运动传递和动能向小尺度运动传递相比更为有效。在内波破碎、强湍流混合阶段,势能谱存在一谱段满足kz3律,P(kz)=0.2N2kz3。此外,与二维模拟结果相比较,导致内波不稳定而破碎的均为PSI机制,kρ、浮力通量谱、势能谱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三维数值实验中,内波破碎时间提前,湍流衰减加快;KE谱在高波数部分下降速度相对减小,更接近于kz3。 相似文献
99.
Evaluation of the exact conditional spectrum and generalized conditional intensity measure methods for ground motion selection 下载免费PDF全文
Two existing, contemporary ground motion selection and modification procedures – (i) exact conditional spectrum (CS‐exact) and (ii) generalized conditional intensity measure (GCIM) – are evaluated in their ability to accurately estimate seismic demand hazard curves (SDHCs) of a given structure at a specified site. The amount of effort involved in implementing these procedures to compute a single SDHC is studied, and a case study is chosen where rigorous benchmark SDHCs can be determined for evaluation purposes. By comparing estimates from ground motion selection and modification procedures with the benchmark, we conclude that estimates from CS‐exact are unbiased in many of the cases considered. The estimates from GCIM are even more accurate, as they are unbiased for most – but not all – of the cases where estimates from CS‐exact are biased. We fin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obtain biased SDHCs from GCIM, even after employing a very diverse collection of intensity measures to select ground motions and implementing its bias‐checking feature, because it is usually difficult to identify intensity measures that are truly ‘sufficient’ for the response of a complex, multi‐degree‐of‐freedom system.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0.
Boualem Bayou Mohamed El-Messaoud Derder Bernard Henry Hamou Djellit Mohamed Amenna 《Comptes Rendus Geoscience》2002,334(2):81-87
Palaeomagnetic study, carried out in the Moscovian (~305 Ma) formation in the Edjeleh anticline, shows the existence of three magnetisation components. Two of them are probably Cenozoic and Permian remagnetisations. The third component determined by both well defined ChRMs and remagnetisation circles analysis passes the fold test. Because the folding started before or during the Stephano-Autunian, this third component is the primary magnetisation. Its palaeomagnetic pole (28.3°S, 58.9°E), close to other poles from the Saharan platform obtained from neighbouring periods but without palaeomagnetic tests, confirms the age of these last data. To cite this article: B. Bayou et al., C. R. Geoscience 334 (2002) 81–8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