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1篇
大气科学   120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1948~2001年全球陆地12~2月降水旱涝长期变化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鸿  施能  白彬人  王颖 《气象科学》2004,24(4):387-397
本文利用1948~2001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PREC/L),研究了全球、北、南半球及欧亚、非洲、澳洲、北美、南美和南极大陆6个大尺度区域12~2月的降水趋势变化及早涝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全球、南、北半球的12~2月的陆面降水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全球12~2月降水量从1975年开始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回归系数约为-0.017mm/a。北半球有明显的降水减少,约为-0.028mm/a,南半球12~2月降水表现为极微弱的下降趋势,且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划分出了全球、南北半球、全球6个大尺度区域12~2月旱涝年,指出全球及北、南半球12~2月的旱涝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70年代中期以前是全球洪涝多发期,80年代到90年代为全球干旱多发期。北半球旱涝特征与全球特征相近,南、北半球12~2月的旱涝没有明显的联系。12~2月大尺度区域中:欧亚大陆、北美洲、南极大陆旱涝年的分布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并指出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旱涝年降水量有显著的差异。6个大尺度区域12~2月的降水相关关系中,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35,北美大陆与欧亚大陆,南美洲和澳洲的12~2月降水也有较高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2.
张茜  李栋梁 《高原气象》2011,30(6):1604-1614
利用我国东北及邻近地区(简称东北)123个气象站的逐日地面气温资料和NCEP/NCAR全球再分析月平均500hPa高度场资料,通过EOF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对东北夏季气温异常的特征和不同空间型的大气环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夏季气温异常主要有全区一致型和东北—西南反位相分布型。近60年来气...  相似文献   
63.
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联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近年来中外关于东亚冬季风(EAWM)年代际变化问题研究进展做了回顾和评述,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内容:(1)东亚冬季风明显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冬季气温经历了一次冷期(从20世纪50年代延续到80年代初中期),一次暖期(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后期延续到21世纪初)和近10-15年(约从1998年开始)出现的气候变暖趋缓期(也称气候变暖停顿期)。(2)东亚冬季风主要表现出强-弱-强3阶段的特征,即从1950年到1986/1987年,明显偏强;从1986/1987年冬季开始,东亚冬季风减弱;约2005年之后,东亚冬季风开始由弱转强。与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相对应,东亚冬季大气环流以及中国冬季气温和寒潮都表现出一致的年代际变化。(3)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与大气环流和太平洋海表温度(SST)的区域模态变化密切相关。当北半球环状模/北极涛动(NAM/A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处于负(正)位相,东亚冬季风偏强(弱),中国冬季气温偏低(高)。此外,北大西洋年代尺度振荡(AMO)对东亚冬季风也有重要影响,在AMO负位相时,对应东亚冷期(强冬季风),正位相对应暖期(弱冬季风)。因而海洋的年代际变化是造成东亚冬季风气候脉动的主要自然原因,而全球气候变暖对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减弱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4.
华北夏季不同月份降水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27,自引:10,他引:27  
陆日宇 《高原气象》1999,18(4):509-519
利用951年到1996年华北地区17个站的月降水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各月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6月降水量较少,且在年代际变化下没有表现出减少趋势;7月降水量较多,年代际变化较大,80年代是少;8月的降水量在年代际变化上表现出线性减少的趋势并呈准10年周期的振荡,7月和8月的降水量均在60年代中期和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有两次明显的减少。根据7、8月降水不同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我们利用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近110a北半球冬季6个主要大气活动中心的长期变化,检测其突变年份,划分了各自的阶段性。同时分析了大气活动中心与中国气候的关系,发现西伯利亚高压强度与中国冬季气温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北太平洋高压强度与中国冬季降水有较好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6.
采用2011年发布的20世纪全球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结合长期观测序列,分析了百余年来大气中南极绕极波的强弱变化和传播过程。结果显示,南极绕极波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在1940~1960年和1980~2000年附近出现和活跃,而在其他年代消失。东南太平洋南极绕极波振幅最强,该区域的海气耦合过程可能是绕极波信号增强的关键之一。初步揭示了百年来南极绕极波和南极涛动的对应关系,偏强的南极涛动有利于南极绕极波的出现,但并非决定绕极波产生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67.
西北地区中、东部降水趋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1,他引:36  
谢金南  周嘉陵 《高原气象》2001,20(4):362-367
利用西北地区 2 2个代表站 195 1— 1998年逐月降水量资料 ,用气候趋势系数和滑动t检验两种方法 ,研究了该地区降水量年代际尺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近半个世纪以来 ,西北大部分地区秋季趋旱 ,高原东北侧降水呈减少的趋势 ,近 10a来 ,这种减少趋势更为严重。其中 ,高原东北侧南部比北部干旱化的趋势更为明显。这是近 10a来天水重旱的年代际尺度的背景。 80年代中西北秋季降水突变减少  相似文献   
68.
利用1960~2006年我国地温、气温逐日4个时次[02:00(北京时间,下同)、08:00、14:00和20:00]的台站观测资料,计算并分析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各季地气温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南部地区各季地气温差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大部分年份偏高,高于平均值,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我国东南部地区各季地气温差偏低,在夏季和冬季表现尤为明显。我国西北地区春季和夏季地气温差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大部分年份偏低,低于平均值;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地气温差则大部分年份明显偏高。我国西北地区秋季地气温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不明显,而冬季地气温差的年代际变化趋势与春夏季相反,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大部分年份偏高,高于平均值,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偏低。另外,发现地温和气温对我国东南、西北地区各季地气温差的年代际变化在各季所起的贡献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69.
选取内蒙古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在比较实测土壤湿度和NCEP土壤湿度资料的基础上,试用近50a(1950~1999年)的NCEP地表层(0~10cm)土壤湿度(Soil Water Content,简称SW)资料,分析这一地区表层土壤湿度的变化趋势和干旱化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这一地区的SW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即呈二波型。高SW出现在冬季12月一次年3月(冻土期)和8、9月(雨季)。最干期出现在5、6月,另一干期在晚秋。20世纪60年代中期进入北方干旱化时期,最严重的干旱出现在90年代。周期为20~30a的年代际变化是SW变异中最重要的成分。暖冬可能是表层土壤干旱化最重要的原因,特别是在70年代和90年代,而地表植被的人为破坏,则明显加剧了这种干旱化进程,夏季降雨可能是比较次要的因素。结果还说明,对于我国北方地区,SW是一种可用于描述干旱化大致趋势的物理量。  相似文献   
70.
全球卫星探测和观测资料的积累,使以南海季风、亚洲季风为代表的季风研究兴起了一波研究热潮。区域季风认识的深入,推动了全球季风认识的发展,全球季风概念在20世纪末被提出来,并在21世纪初成为热点研究方向。季风边缘是与全球季风密切相关的概念,东亚夏季风北边缘的近期演变与全球季风过去几十年的减弱有关。全球季风的演变表现为分布全球的大气活动中心和季风槽的活动,这些成员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全球季风系统。按照上述季风研究的发展脉络,系统地总结全球季风和季风边缘研究的进展,并提出未来季风研究的方向会把全球大气活动中心与全球气候槽,包括全球季风槽联系起来,即从季风系统着手研究全球季风的年代际和世纪尺度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