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1篇
大气科学   120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920~2000年全球6~8月陆地旱涝气候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施能  陈绿文  封国林 《气象学报》2003,61(2):237-244
用 192 0~ 2 0 0 0年全球 6~ 8月陆地降水量资料研究了全球、北、南半球 6~ 8月旱涝特征。采用加权平均的 6~ 8月降水距平指数和加权平均的 6~ 8月旱涝面积指数来表示全球的旱涝程度 ;从而划分了 192 0~ 2 0 0 0年的全球 6~ 8月降水量的旱涝年。对划分的旱、涝年进行了旱涝年差异的MonteCarlo检验。研究结果指出 ,在 192 0~2 0 0 0年中 ,1988( 193 0 )年是全球最严重的涝 (旱 )年 ,其次是 195 4( 1976)年。全球的及北、南半球的旱涝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 2 0世纪 2 0年代为全球 6~ 8月干旱多发期 ,2 0~ 40年代为全球 6~ 8月洪涝少发期 ,5 0~ 60年代为全球洪涝多发期 ,70年代~ 2 0 0 0年全球旱涝爆发频繁 ,旱年多于涝年。北半球的特征与全球较为一致。南、北半球陆地分别作用为一个整体 ,它们的 6~ 8月旱涝没有明显的联系 ,但是当发生暖 (冷 )事件时 ,南、北半球 6~ 8月可能出现干旱 (洪涝 ) ,全球 6~ 8月的旱涝变化与ENSO之间有明显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2.
近百年全球海温异常变化与长江中下游梅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周丽  魏凤英 《高原气象》2006,25(6):1111-1119
使用Butterworth带通滤波的方法,将1885年以来全球海温和长江中下游梅雨量进行2~3年、2.5~7年、11~13年和15~20年4个时间尺度周期带的滤波,分析了二者特定周期带振荡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全球海温与长江中下游梅雨特定周期带变化之间的相关比带通滤波前的相关显著,特别是较长时间尺度的周期带的相关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3.
徐康  何金海  祝从文 《气象学报》2011,69(4):570-580
最近50年全球变暖,陆地增温幅度大于海洋,主要的增温中心位于亚洲北部、欧洲和北美等地区。因此,全球变暖有可能通过改变大尺度季风环流而影响中国气候变化。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空间研究中心(GISS)的逐月地表气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中国604个站逐月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重点讨论了1951—2007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同期的北半球大陆地表气温年代际尺度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近50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主要表现为南旱北涝与南涝北旱两者年代际异常之间的转换,但在1996年之后,伴随北方干旱区向南发展,呈现出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同时减少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与同期的环贝加尔湖地表气温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贝加尔湖地区地表气温增暖可能导致蒙古高原对流层出现异常的暖性反气旋,使得位于蒙古高原的气旋频数减少和强度减弱。由于华北降水与蒙古气旋的活动直接相关,从而导致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持续性减少。自1996年开始贝加尔湖地区的地表气温进一步升高,导致中国北方干旱化加剧。由于环贝加尔湖地区是过去50年全球变暖的最显著地区之一,因此,全球变暖可能是通过关键区域的温度变化对中国的气候变化产...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利用ERA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部分观测资料,研究了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若干重要特征. 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在20世纪70年代末减弱这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为江淮地区表面温度降低,海平面气压升高,出现偏北风异常. 研究发现,这次年代际变化还体现在与东亚季风环流密切相关的重要环流因子,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欧亚西风、澳大利亚高压、南极涛动等,它们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都进入高指数时期. 此外,文章还揭示:ERA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在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上基本吻合,但也有很多差别.  相似文献   
105.
东北夏季极端高温频次在1990年代中期出现年代际增多.本文指出该年代际增多只出现在6-7月,而8月则呈现特殊性,即在1990年代初出现年代际减少.进一步分析表明,东北8月极端高温频次的年代际减少由日最高温度变率的年代际减小造成.东北日最高温度受到欧亚遥相关,丝绸之路遥相关和东亚-太平洋遥相关的共同调制.1990年代初之...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利用多种资料并基于统计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 1970-2019年期间的拉尼娜事件与我国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冬季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拉尼娜事件对西南地区冬季气温的影响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1970-1996年期间的拉尼娜年冬季西南地区气温均偏低,并表现为"冷干型"特征;而1997-2019年期间的拉尼娜...  相似文献   
107.
严蜜  钱永甫  刘健 《气象学报》2011,69(4):610-619
利用NCEP/NCAR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强度资料,分析了西太平洋副高强度、500hPa环流场以及东亚地表感热、潜热通量场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发现各个季节的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及其环流形势均存在一定的年代际变化,变化发生的时间为1978年前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副高强度有所增强。副高强度在季节间的延续性也发生了一定的年代际变化,1978年以后季节间的延续性增强,全时段的延续性受后一时段的影响较大。东亚地表感热、潜热通量场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感热通量的变化关键区在大陆上,主要为青藏高原东、西部,其发生年代际变化要早于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变化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但它们发生差异变化的时间则接近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发生年代际变化的时间,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前,高原感热通量体现为稳定的西高东低,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则转为稳定的东高西低,其中,近10年时间为调整过渡期,因此,它们各自的年代际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会有所滞后。潜热通量的变化关键区则位于海洋上,主要是西太平洋地区,1978年以前春季地表潜热通量距平为南正北负,之后转为南负北正,而夏季潜热通量距平则...  相似文献   
108.
长江流域夏季气温变化型及其成因Ⅱ: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气温资料、ERA再分析资料、哈得来中心月平均海温资料,分析了长江流域夏季气温的变化型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温呈现出全区一致、南北反相以及东西反相3种分布型;年代际尺度变化与年际尺度变化共有相同的空间型;特别有趣的是,长江流域夏季气温变化的第3模(EOF3)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9.
全球季风和季风边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球卫星探测和观测资料的积累,使以南海季风、亚洲季风为代表的季风研究兴起了一波研究热潮。区域季风认识的深入,推动了全球季风认识的发展,全球季风概念在20世纪末被提出来,并在21世纪初成为热点研究方向。季风边缘是与全球季风密切相关的概念,东亚夏季风北边缘的近期演变与全球季风过去几十年的减弱有关。全球季风的演变表现为分布全球的大气活动中心和季风槽的活动,[JP2]这些成员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全球季风系统。按照上述季风研究的发展脉络,系统地总结全球季风和季风边缘研究的进展,并提出未来季风研究的方向会把全球大气活动中心与全球气候槽,包括全球季风槽联系起来,即从季风系统着手研究全球季风的年代际和世纪尺度变率。  相似文献   
110.
Jia X.  Liu X.  Qian Q. 《大气科学》2023,(3):825-836
This work analyzes the abrupt change in summer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SAT) in Central Asia (C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in the North Atlantic and snow cover in the Qinghai Tibet Plateau between 1980 and 2019 based on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CRU SAT, and snow cover and global SST data. The results reveal a significant summer SAT change in CA in 2005. The standardized regional average temperature index in CA shifts from the previous negative phase to the subsequent positive phase, indicating a significant summer SAT increase in CA. Analysis of the anomalou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related to interdecadal changes in summer SAT in CA shows the abnormally enhanced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system in the west of CA after 2005. The atmospheric subsidence associated with the anomalous anticyclone can cause warm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duction in the amount of cloud caused by this anticyclone anomaly enhancement results in the increase in downward short-wave radiation and thus is favorable for the increased summer temperature in CA. Furthermore, the interdecadal summer SAT changes in CA in 2005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ST warming i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of the North Atlantic and the reduction in snow cover in the west of the Tibet Plateau (TP). The SST increase i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of the North Atlantic can stimulate a Rossby wave propagating downstream. The reduction in snow cover in the west of the TP can cause warming to the above atmosphere through the snow albedo effect. The changes in both the North Atlantic SST and the TP snow can strengthen the anticyclone over CA, leading to an abnormally high summer SAT over there. © 2023 Science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