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0篇
  免费   1353篇
  国内免费   1609篇
测绘学   933篇
大气科学   2386篇
地球物理   1496篇
地质学   3096篇
海洋学   918篇
天文学   185篇
综合类   638篇
自然地理   1690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403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517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392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554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520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564篇
  2008年   537篇
  2007年   590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84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低温环境下采用强制通风堆肥技术对消化污泥和玉米秸秆进行了堆肥化处理。在环境温度为9~15℃和初始C/N比为19.61情况下,第4天堆体温度达到最高温度60℃,堆体温度保持55℃以上时间为9d。污泥堆肥过程中总有机碳和C/N比下降明显,而NO3--N和重金属含量升高。pH值、电导率、NH4+-N、纤维素酶和脲酶的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种子发芽指数在第35天达到84.14%。研究结果表明,消化污泥和玉米秸秆强制通风堆肥在35d达到了腐熟要求。  相似文献   
102.
太湖北岸太阳辐射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曹登峰  刘端阳  周彬  苏艳 《气象科学》2015,35(2):167-175
利用2 a的太阳辐射资料,对太湖北岸城乡的太阳辐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1)城市太阳总辐射较郊区明显偏低,偏低幅度达到13 %以上。(2)太阳辐射量最小值一般发生在冬季,但最强太阳辐射却不一定发生在夏季。这正好与6月中下旬到7月上中旬江南梅雨相对应。(3)太阳辐射率随云量增加而降低,5成云以下太阳辐射率变化不大,天空云量达到5成以上时对太阳辐射有较强的阻挡作用。晴到少云天气,霾的严重程度对太阳辐射率影响较大,重度霾太阳辐射率不到无霾日的75 %。(4)降水对太阳辐射影响很大,但降水量级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却很小。气温与太阳辐射的关系很小,但白天平均气温<0 ℃和≥30 ℃时太阳辐射率却最大。太阳辐射随日照减少而降低,但在日照时数为0时仍有太阳辐射率存在。太阳辐射基本上随能见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晴朗少云的天气里,由于能见度的影响太阳辐射率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53倍。  相似文献   
103.
基于对子午链台站地震地磁前兆异常以及地球空间环境变化等研究方向的需求分析,利用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结合地震数据专家(DatistEQ)软件,设计子午链台站地磁指数报告自动产出系统。该系统通过低代码、敏捷式开发工作流程,连接不同功能节点,可以实现用户定制化、数据标准化、功能智能化的系统报告产出。通过本地或者云端一键流程化工作,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发送到科研工作者或其他需求者,简化工作流程,优化数据处理,实现高效率产品产出。  相似文献   
104.
Kuiper带是指太阳系内位于离太阳 30~ 50AU一个区域。 1 992年该区域陆续发现了一群半径在几十到几百公里的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在Kuiper带的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Kuiper带小天体的发现对人们认识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际上在Kuiper带小天体动力演化方面的研究 ,着重分析了目前国际上几种用以解释其非均匀分布的动力学机制 ,并提出目前该领域的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5.
天体周日视运动过程中天体的高度不断变化,对天体观测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通过分析天体周日视运动过程中天体高度的变化率,给出不同观测时机进行天体高度观测的特性,并用曲线图的形式给出天体高度变化率的极值点和零值点。航海人员可以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天体周日视运动的规律,指导天文定位过程中对天体高度的观测。  相似文献   
106.
采用二维水深平均方程组作为控制方程,利用边界拟合法进行坐标变换,采用有限体积法计算反调节水库的流场。在计算中,由于已知上游泵站抽水流量及下游枢纽供水流量,且上下游均找不到水位流量关系,上下游边界均为流速边界条件,没有压力边界条件,解不惟一,所以采用全水库水量平衡方程作为补充方程来补充定解条件。  相似文献   
107.
选取经济总量、对外经济开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和基础设施4个系统共24个区域经济指标,构建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回归分析法和KMO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合理有效的。依据2012年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为4类,进而提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8.
地震电磁辐射前兆异常特征和异常指标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美  卢军 《地震》2008,28(4):112-120
根据收集的地震电磁类资料, 总结分析了地震电磁异常特征及震例的异常指标间的关系。据统计, 一般对M≥ 3.0地震, 电磁异常平均出现在震前10~45天, 异常的平均传播距离为100~600 km, 震级越大, 异常提前出现的时间越早, 异常传播的距离越大; 一定范围内, 震级和异常提前出现的时间、 震级和异常传播的距离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地震发生在异常出现后两个月之内的概率达93.5%。有88%的地震发生在异常结束后或异常结束当天, 有98%的地震发生在异常结束后20天以内。  相似文献   
109.
Wetlands are valuable ecosystems that provide many valuable services, yet many of these important ecosystems are at risk because of current trends in climate change. The Prairie Pothole Region (PPR) in the upper‐midwes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central Canada, characterized by glacially sculpted landscapes and abundant wetlands, is one such vulnerable region. According to regional/global climate model predictions, drought occurrence will increase in the PPR region through the 21st century and thus will probably cause the amount of water in wetlands to decline. Water surface area (WSA) of Kidder County, ND, from 1984–2011 was measured by classifying TM/ETM+(Landsat Thematic Mapper /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 images through the 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We then developed a linear model based on the WSA of these wetlands and historical climate data and used this to determine the wetland sensitivity to climate change and predict future wetlands WSA in the PPR. Our model based on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PDSI) of the current year (PDSIt ? 0) and of the previous two years (PDSIt ? 2) can explain 79% of the annual wetland WSA variance, suggesting a high sensitivity of wetlands to drought/climate change. We also predicted the PPR wetlands WSA in the 21st century under A1B scenario (a mid‐carbon emission scenario) using simulated PDSI based on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AR4 22‐model ensemble climate. According to our prediction, the WSA of the PPR wetlands will decrease to less than half of the baseline WSA (defined as the mean wetlands WSA of the 2000s) by the mid of the 21st century, and to less than one‐third by the 2080s, and will then slightly increase in the 2090s. This considerable future wetland loss caused only by climate change provides important implication to future wetland management and climate adaptation policy.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10.
全球地幔垂直流动速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高分辨率地震体波速度成像以及相关的地球物理资料,计算地幔垂直流动形式及流动速度,得到全球地幔流垂直运动模式.从全球尺度来看,地幔流基本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欧亚大陆—澳大利亚、北美洲—南美洲为两个大规模下降流区域,西印度洋—非洲及大西洋、中南太平洋及东太平洋为两个大规模地幔上升流区域.地幔上升流起源于核幔边界,主要表现在地幔中部和上地幔下部.地幔垂直流动速度约每年1~4cm.地幔流动对地表板块运动、海洋中脊和中隆、俯冲带和碰撞带的分布起着控制作用.地幔上升流与地表现代热点有密切关系.从东亚尺度看,地幔流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东亚边缘裂谷系和西太平洋边缘海为上升流、西伯利亚地幔深度表现为物质下降流、青藏高原—缅甸—印度尼西亚特提斯俯冲带地幔下降流,这三个区域地幔流动与地表的西太平洋构造域、亚洲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相吻合.勾勒出南海地区构造特征:从上到下的大体结构是上部呈“工"字型、中间为圆柱型、底部呈盾形的地幔上升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