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篇
  免费   330篇
  国内免费   45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079篇
地球物理   359篇
地质学   362篇
海洋学   183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基于神经网络的单站雾预报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大连某机场2004—2007年大雾、轻雾和无雾天气事件共186例,选取雾天气事件前期(前一日08:00,14:00,20:00(北京时)实测资料)的温、压、湿、风等要素指标为预报因子,基于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LVQ),采用逐级预报思想建立起某机场雾天气事件的预报模型。在网络训练过程中,动态调整网络神经元比例参数,提高模型的预报能力;采用根据检验准确率适时终止训练的"先停止"技术,有效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预报试验表明:无论是拟合率还是独立预报准确率,模型均已达到较高水准,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52.
广州地区春季污染雾的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2005年2~3月在广州地区采集的雾水样品资料,分析了广州地区污染雾雾水的化学组分;对3次典型污染雾过程雾水的离子浓度及其可能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广州地区的污染雾雾水中的诸离子浓度远高于雨水中的值,因而,雾不但造成视程障碍,而且是高浓度污染的液态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在雾水中浓度最高的阴离子是SO4=, 其次是NO3-;在阳离子中Ca++、NH4+的浓度最高。雨水比雾水更酸,说明虽然雾水中的离子浓度较雨水高得多,但大量的离子成分中存在更多的缓冲物质,比如说NH4+和Ca++。雾水中的Ca++、SO4=、Mg++有明显的富集现象,广州地区的污染雾雾水主要受大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期间广州地区出现严重污染雾与水汽充足和大量气溶胶污染粒子的存在直接有关。  相似文献   
953.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3 年7 月13~14 日“苏力”台风引发福建南部大暴雨的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诊断分析和敏感性试验。结果发现:台风环流内强的正差动涡度平流和强的低层暖平流叠置是台风对流暴雨形成的有利大尺度强迫环境。台风登陆后移动旋转过程中,其风场、假相当位温场(θse)、水汽场、对流有效位能(CAPE)、对流不稳定度的空间结构及其正相对涡度、辐合区随着台风旋转在不断发生变化,台风环流内高θse 和高比湿气团的影响、带有CAPE 气流的输入、低层气流汇合或风速辐合、对流不稳定以及局地地形强迫等共同作用是闽南大暴雨发生的主要原因,强降水区主要位于环境风垂直切变的下游和左侧。此西移经台湾北侧的台风个例中,台湾地形可能主要通过改变台风环流内降水及其非绝热加热分布,进而影响台风的结构和移动路径,最终影响台风暴雨的强度和落区。闽南局地地形在台风大暴雨的形成中起到了一定的增幅作用,海陆摩擦差异造成的风速辐合在台风移近到登陆阶段对台风北侧偏东气流内降水具有不可忽视的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954.
The Garzón Massif, is an active Laramide style basement uplift flanked by the Upper Magdalena Valley (UMV) and the Putumayo Basin. In this paper we use new gravity, magnetic, well and seismic data for the first geophys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Garzón Massif. The Garzón/Algeciras fault has been previously interpreted as a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fault. The new seismic, well, and gravity data demonstrates that the Garzón fault is also a low-angle (12–17°) Andean age fault thrusting PreCambrian basement 10–17 km northwestward over Miocene sediments of the UMV in a prospective footwall anticline.The new geophysical data as well as previous field mapping were used to produce the first gravity and magnetic maps and retrodeformable structural cross section of the northern Garzón Massif. The new model distinguishes for the first time distinct episodes of “thin-skinned” and “thick-skinned” deformation in the Garzón Massif. The model indicates approximately 43 km of Early to Middle Miocene shortening by “thin-skinned” imbricate thrusting contemporaneous with the uplift of the nearby southern Central Cordillera (∼9–16 Ma) and the main hydrocarbon expulsion event for the UMV and Putumayo Basin. This was followed by at least 22 km of Late Miocene (3–6 Ma) “thick-skinned” Andean shortening and 7 km of uplift on the symmetrical Garzón thrust and a SE-verging basement thrust fault zone. The Andean uplift interrupted and exposed the hydrocarbon migration pathways to the Putumayo Basin.3-D volume fracture analysis was us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paper together with the first seismic and well data published for the Topoyaco and Miraflor structures to test closure models for the Topoyaco foothills. Intense fracturing is observed in the Topoyaco basement monocline from the near-surface to depths of over 3.5 km. The high level of fracturing permitted freshwater flushing and oil biodegradation and hydrocarbon escape. In contrast, the Miraflor-1 well, located just southwest of the Topoyaco block, tested light gravity oil and is sealed from groundwater flushing and biodegradation by a backthrust.  相似文献   
955.
956.
957.
958.
959.
陶寅  王胜  田红  温华洋 《地理科学》2012,(3):374-379
利用1961~2009年近50 a来安徽省80个台站大雾观测资料,分析安徽省大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发生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多雾区主要位于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雾日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月际分布,秋、冬季雾的范围较大,春、夏季雾的范围较小,其中冬季最大,夏季最小;大部分地区主要为冬季峰值型雾,雾日集中在10月至次年l月;雾大多数开始于23时至次日8时,结束于5~12时(8时为生成、消散最高峰),持续时间多在0~3h,以1 h以内居多。近50 a安徽省雾日总体上先增后减,但各地变化特征存在差异;潮湿空气、微弱风速和适宜气温利于大雾形成。  相似文献   
960.
利用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1月10日河南中东部一次较大范围的太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揭示大雾的成因。结果表明:1)高层环流平直,中低层受高压脊前弱偏北气流控制,地面均压场及弱冷空气活动,是此次大雾形成的环流背景条件。2)T—lnp图上,各项不稳定指数及状态曲线与层结曲线显示,大雾区整层大气处于稳定层结状态,且t(925hPa-地面)≥2℃、湿层(t—td≤4℃)顶部高度超过1000hPa(即海拔高度250m以上)。3)边界层暖平流的输入有利于逆温层结的建立以及大雾的加强与维持,冷暖平流间的零平流区能较好区分大雾区与非雾区。4)T639预报场中,近地层逆温区、地面风速≤3m/s区域、地面相对湿度超过90%区域与近地面微弱上升运动区的重合区即为大雾易发区域。应用数值预报可较好预报区域性大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