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6篇
  免费   749篇
  国内免费   930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526篇
地球物理   1171篇
地质学   1586篇
海洋学   965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378篇
自然地理   47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蓖齿眼子菜的光合速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陈开宁  强胜  李文朝 《湖泊科学》2002,14(4):357-362
本文研究了蓖齿眼子菜(Potamogeon pectinatus L)在滇池的光合速率、体内叶绿素季节变化及光和水温对其光合速率影响,并根据实验,计算出了蓖齿眼子菜生长的光补偿点,研究结果表明,蓖齿眼子菜1~3月份的净光合产氧量最大,为1.82~1.83mg/(g·h),6月份最低,为0.63 mg/(g·h);植物体内Chl.a和Chl.b平均含量分别为0.25~1.15mg/(g·h)和0.28~0.85mg/(g·h),蓖齿眼子菜可以通过调节体内Chl.a/Chl.b值来适应不同季节生长;蓖齿眼子菜有较宽的水温适应范围,10℃时的净光合产氧量可达0.88mg/(g·h),最高值出现在水温25℃,为1.16mg/(g·h),而30℃以上的水温已表现出对其生长的不利影响;蓖齿跟子菜生长的光补偿点为358~1256Lx,并随温度上升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92.
在长江河口潮滩、分流河道和水下三角洲共获得18个柱样,进行沉积学分析和210Pb测定,并对其中6根柱样进行137Cs测定。经研究发现,长江口外在水深25~30m,122°30′N,31°00′E附近存在一个泥质沉积中心,沉积速率达2.0~6.3cm/yr。另外,在潮滩和涨潮槽也获得较高沉积速率,其中南汇和横沙岛潮滩沉积速率(1.03~1.94cm/yr)高于崇明东滩(0.51~0.76cm/yr),涨潮槽沉积速率也达0.86cm/yr。此外,在石洞口、南汇、九段沙潮滩和三角洲前缘有部分柱样未获沉积速率,推测为沉积环境不稳定或沉积速率过快所致。  相似文献   
993.
利用乌鲁木齐市晴天CFL-03型风廓线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了边界层日变化特征。得出结论如下:边界层结构季节变化明显。冬、春季300~600m以下风速较小,小于3m/s,且愈近地面风速愈小;以上风速大、风向恒定,基本为东南大风。夏季和秋季风速比冬季和春季小,流场特征较复杂,水平风速和风向变化较活跃,存在明显的风切变。折射率结构常数春、秋和冬季比夏季分别小1个、3个和1~3个量级;夏季最大,集中在10~(-16)~10~(-13) m~(-2/3)之间。春、夏和秋季晴天湍流动能耗散率量级分别在10~(-6)~10~(-2) m~2·s~(-3)、10~(-4)~10~(-3) m~2·s~(-3)、10~(-6)~10~(-3) m~2·s~(-3)之间;白天比夜间约大1个量级。晴天折射率结构常数和湍流动能耗散率日变化特征与风场日变化特征有较好地对应关系,即湍流发展旺盛的区域与风速较大的区域相一致。风廓线雷达资料反演的湍流动能耗散率对春季和夏季边界层结构日变化演变特征的监测较好。夏季夜间稳定边界层约400~500m,残余层可达到约1800m,对流边界层可发展到约2500m,混合层约2200m,夹卷层约300~400m。  相似文献   
994.
由于海水中富集大量可溶性盐类及各种金属离子成分,利用海水配置的海水泥浆具有相对密度大、胶体率低、稳定性差、失水量高等特点,不能满足泥水平衡盾构施工要求。为实现对海水泥浆改性以达到利用海水泥浆维持开挖面稳定,降低穿江越海盾构施工成本,选用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纤维素PAC(聚阴离子纤维素)、聚丙烯酸铵等8种添加剂进行海水泥浆性质变化试验,优选出对海水泥浆改性明显的添加剂,并分析优选添加剂掺入量和时间对海水泥浆性质的影响规律。同时,基于优选的添加剂CMC,利用泥膜形成试验平台进行改性海水泥浆地层渗透试验。研究表明:不同添加剂对海水泥浆性质变化差异较大,增黏剂PAC、CMC对海水泥浆的改性效果稍好,24 h离析出现浑浊层、混合层、絮凝沉淀层。海水泥浆对地层渗透的滤水量大于改性海水泥浆,泥皮也稍厚,但呈稀疏状态。可以推测,添加剂中和部分海水成分,呈絮凝沉淀,多余添加剂表现出对淡水泥浆的增稠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李萍  李林斌 《海洋工程》2014,32(3):14-21
基于中国南海海域风暴环境条件,研究分析南海海域固定式导管架平台结构整体性和可靠性,以及新建固定式平台结构设计准则。采用海洋环境数据后报方法,得到南海海域1972~2011共40年的风、浪、流联合数据,从中抽取风暴环境条件;利用通用荷载模型,将40年间的风暴环境数据转变成结构的荷载数据,即基底剪力或倾覆力矩;并计算得到风暴环境荷载的短期及长期分布,以及任意风暴下荷载的概率分布;根据结构可靠性模型,结合荷载的长期分布,研究基于结构暴露等级及失效概率的固定式平台结构强度储备比。根据计算,得到了不同暴露等级下中国南海平台的强度储备比,并与墨西哥湾及北海海域进行了比较,为新建平台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气溶胶对雷暴云起电以及闪电发生率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利用二维耦合气溶胶模块的雷暴云起电模式,结合一次南京雷暴个例,进行250 m分辨率雷暴云起电模拟实验,探讨了气溶胶浓度对雷暴云空间电荷分布以及闪电发生率的影响。在这个气溶胶模块中,假定一个三模态的气溶胶对数分布,考虑了气溶胶活化过程。结果显示:(1)随着气溶胶浓度增大,雷暴云电荷结构保持为三极型。(2)当气溶胶浓度从50 cm-3增加至1000 cm-3时,水成物粒子浓度上升,雷暴云电荷量和闪电发生率增加明显。(3)气溶胶浓度在1000~3000 cm-3范围时,云水竞争限制了冰晶的增长,导致雷暴云上部主正电荷堆电荷量降低。云滴和霰粒子浓度缓慢上升促进中部主负电荷堆和底部次正电荷堆电荷量继续增大。闪电发生率保持稳定。(4)当气溶胶浓度大于3000 cm-3时,水成物粒子浓度稳定,云内的电荷量以及闪电发生率保持为一定量级。  相似文献   
997.
现阶段地表油气化探技术难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姚俊梅 《物探与化探》2005,29(6):477-480,486
虽然地表油气化探方法技术已取得显著的应用效果, 但是由于成功率计算标准不同及方法技术本身的缺陷, 导致人们对方法的认同度较低。当前, 地表油气化探技术的发展, 一方面要以可靠的实验依据、严谨的数理推导及理论模型应对来自方法技术本身的挑战, 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其快速、廉价和直接的优势, 加强与地质、遥感、非震物探等方法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998.
桂林地区降水及茅茅头大岩滴水滴速和现代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1)滴水沉积的δ18O达到了同位素沉积平衡,洞穴滴水的δ18O与同期降雨的δ18O值呈正相关关系;(2)在旱季和湿季交替时,滴水δ18O值滞后于降雨δ18O受活塞效应的影响;(3)δ13C难以达到同位素沉积平衡,主要受滴水动力学影响;(4)同一洞穴不同滴水对环境的响应不同,如果洞穴顶板覆盖较厚,水分在土壤和岩层中滞留时间较长,滴水则反映受到平滑作用的降雨,反之则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999.
The Ocean Drilling Program Leg 175 recovered a unique series of stratigraphically continuous sedimentary sections along the SW African margin, an area which is presently affected by active coastal upwelling. The accumulation rates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carbon are a major component of this record. Four Leg 175 sites (1082, 1084, 1085, 1087) are chosen as part of a latitudinal transect from the present northern to southern boundaries of the Benguela Current upwelling system, to decipher the Pliocene–Pleistocene history of biogenic produ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global and local changes in oceanic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The pattern of CaCO3 and Corg mass accumulation rates (MARs) over 0.25-Myr intervals indicates that the evolution of carbon burial is highly variable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the southern Benguela regions, as well as between sites that have similar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This, as well as the presence over most locations of high-amplitude, rapid changes of carbon burial, reflect the partitioning of biogenic production and patterns of sedimentation into local compartments over the Benguela margin. The combined mapping of CaCO3 and Corg MARs at the study locations suggests four distinct evolutionary periods, which are essentially linked with major step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 early Pliocene, the mid-Pliocene warm event, a late Pliocene intensification of northern hemisphere glaciation and the Pleistocene. The early Pliocene spatially heterogeneous patterns of carbon burial are thought to reflect the occurrence of mass-gravitational movements over the Benguela slope which resulted in disruption of the recorded biogenic production. This was followed (3.5–3 Ma) by an episode of peak carbonate accumulation over the whole margin and, subsequently, by the onset of Benguela provincialism into a northern and a southern sedimentary regime near 2 Ma. This mid and late Pliocene evolution is interpreted as a direct response to changes in the ventilation of bottom and intermediate waters, as well as to dynamics of the subtropical gyral circulation and associated wind stress.  相似文献   
1000.
主动加热光纤布拉格光栅法(Actively Heated Fiber-Optic method based on Fiber Bragg grating method,AHFO-FBG method)因具有体积小、测温精度高、准分布式测量、抗电磁干扰、耐腐蚀等优点,近年来成为含水率测量技术的研究热点。研究该技术的率定方法对提高含水率测量的精准性和适用性是十分关键的,但现有研究中均未涉及到此内容。因此,本文采用自主研发的AHFO-FBG传感器对黄土开展了一系列率定试验,研究了ΔTmax和ΔTcum两种率定方法的含水率率定结果,对此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加热时长和不同加热功率对ΔTmax法和ΔTcum法率定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ΔTmax和ΔTcum法均可得到良好的含水率率定结果,ΔTmax法的RMSE比ΔTcum法高0.001 m3·m-3Tcum法的测量优势不是很显著。在相同加热功率下,ΔTmax法和ΔTcum法均在较短加热时间下的测量误差较小,且加热时间越短,ΔTcum法较ΔTmax法的优势越明显;在相同加热时间下,低功率(5~10 W·m-1)时ΔTmax法的RMSE较小,高功率(15~35 W·m-1)时ΔTcum法的RMSE较小,且适当的增加热功率有助于减少含水率率定误差。研究成果为AHFO-FBG技术实现土体含水率的精确测量和进一步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