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示例: 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区,变化  检索词用空格隔开表示必须包含全部检索词,用“,”隔开表示只需满足任一检索词即可!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8篇
  免费   734篇
  国内免费   410篇
测绘学   153篇
大气科学   287篇
地球物理   659篇
地质学   1375篇
海洋学   568篇
天文学   82篇
综合类   117篇
自然地理   191篇
  2025年   12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01.
许艳  王拓夫 《台湾海峡》2011,30(2):269-274
沉积物粒度是描述沉积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沉积物粒度参数可以反演沉积物堆积过程、沉积水动力特征.通过对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内海湾、河口、潮坪区的红树林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河口与海湾区的红树林沉积物以泥质为主;有堤坝保护的河口区红树林沉积物颗粒细,为悬移质体含量高且连续稳定的低能环境;红树林发育差的潮坪区红树林沉积物为砂含量较大且水动力较强的高能环境.并通过推算海湾区沉积物的沉积年代,结合样品粒度分析的结果得出了该地区风暴潮发生的大致时间.  相似文献   
102.
    
Laboratory flum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article density on bedload transport of sand‐sized particles and the effect of a suspended load of clay particles (kaolinite) on bedload transport of sand‐sized particles in rill flow conditions. Three materials in the range 400–600 µm were selected to simulate bedload transport of primary particles and aggregates: sand (2650 kg/m3), crushed brick (2450 kg/m3) and anthracite (1300–1700 kg/m3). In the two first experiments, two different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determine bedload transport capacity of coarse particles for various conditions of flow discharge (from 2 to 15 L/min) and slope (2.2, 3 and 4%). In the third experiment, clear water was replaced with kaolinite–water mixture and bedload transport capacity of crushed brick particles was determined for a 4% slope an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kaolinite (0, 7, 41 and 84 g/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dload transpor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decrease in particle density but the effect of particle density on transport rates was much less important than flow discharge. Velocity measurements of clear flow, flow mixed with coarse particles and coarse particles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a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uspended load and bedload. In thes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suspended load of kaolinite did not affect bedload rates of crushed brick particles. Three transport capacity formulae were tested against observed bedload rates. A calibration of the Foster formula revealed that the shear stress exponent should be greater than 1.5. The Low and the Govers unit stream power (USP) equations were then evaluated. The Low equation was preferred for the prediction of bedload rates of primary particles but it was not recommended in the case of aggregates of low density because of the limite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pplied to derive this equation.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3.
干砂强夯动力特性的细观颗粒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敏才  王磊  周健 《岩土力学》2009,30(4):871-878
通过引进和开发二维颗粒流程序,基于相似理论建立了可以模拟砂土地基强夯加固的细观颗粒流模型,结合小比尺室内细观模型试验,从颗粒细观力学角度入手对干砂在强夯冲击加固过程中的动力反应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颗粒流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干砂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锤底动接触应力、颗粒间动接触应力和颗粒位移场分布情况,并可以实时跟踪颗粒的变位及接触应力变化,实现从细观角度揭示干砂强夯动力响应特性,研究工作为今后砂土强夯加固宏细观机制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4.

现实中存在许多人为制造或自然形成的微地形,以其为单位的应变分布与其所在板块的整体应变分布具有差异,本研究选取地壳活动相对活跃的腾冲市和顺镇区域作为试验区,实验表明已有的整体旋转与线性应变模型(Rotation in the Entire Block and Linear Strain Mode, RELSM)在描述板块内部局部微地形应变时表现不佳;为精细刻画板内应变,在已有的RELSM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地形因素,并联合GNSS、InSAR数据,通过改进型粒子群算法反演板内局部区域应变场参数,为局部区域精细化的地壳活动性评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5.
基于\"油粒子\"模型,建立了一个溢油输运-归宿模型,结合FVCOM提供的流场数据及多年统计的平均风场结果,模拟了围头湾400t燃料油在静风、常风及不利风向下,一个潮周期内高潮、落急、低潮、涨急4个时段,共计12个工况下的油膜漂移路径和影响范围.计算结果表明,溢油事故发生后,油膜扫海范围及迁移路径与溢油发生时刻及风向密切相关.静风条件下,溢油运动主要受当地潮流影响,呈西北-东南向往复运动.常风向下,发生在围头湾的溢油向西北方向扩展,抵达刘五店水域,并经北侧水道向翔安方向延伸.油膜影响范围最广,并向南蔓延,最远抵达大金门和小金门之间水域.  相似文献   
106.
三维质点追踪模型及其在胶南海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已建立的变边界河口、陆架、海洋模型(ECOM)的基础上添加一个变边界质点追踪模块,研究胶东半岛南海域的物质输运特征,讨论了三维空间中,水质点在潮流作用下的迁移特点.该模型在近海海洋环境管理上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石灰岩细观力学特性的颗粒流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金明  谢芝蕾  贾海涛 《岩土力学》2010,31(Z2):390-395
岩体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岩石细观组分的运动学行为。研究岩石运动学行为时通常将岩石作为整体研究对象较多,而直接以细观组分为对象的研究较少。以石灰岩为例,根据室内试验获得的岩石力学性质指标,使用基于非连续介质理论的颗粒流方法,将材料离散成刚性颗粒组成的模型,把颗粒细观变化与宏观力学特性联系起来,建立了石灰岩的细观结构模型,获得了颗粒接触力、颗粒接触模量、接触连接强度和连接刚度比等细观力学参数。由于文中直接以细观成分为研究对象、反映了岩石和岩体组成的本质特点,所得结论不仅对含裂隙岩石本构关系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对岩体工程性质和地质灾害机制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内蒙古一次强沙尘暴过程综合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空、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内蒙古沙尘暴监测站的沙尘暴器测资料,对2010年3月19~20日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沙尘暴发生前,大气层结稳定并不利于对流的发展.但在700 hPa至500 hPa的强冷平流与850 hPa以下层次的平流差异有利于温度垂直递减率增大,强冷平流的作用使其中心以下层次形成热力不稳定层结,是沙尘暴发生的有利层结条件.当干对流风暴发生并形成沙尘暴天气时,不稳定能量释放,使该层大气趋于中性层结即混合层,混合层可能是其间的一个平衡态.对流层中低层冷平流的强度、位置和层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混合层的厚度和沙尘暴的强度.过程中混合层以下气层温度下降的比较快,加之沙尘暴顶层短波辐射有增温效果,在混合层顶(约500 hPa处)出现逆温盖.强冷空气活动是引发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沙尘暴天气的发生伴随着地面剧烈降温,相对湿度骤降,气压涌升,地面风速直接影响沙尘暴强度.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能更加精细的反映和描述沙尘暴强度的变化.粒子散射系数的变化趋势和PM10浓度的变化趋势非常一致,沙尘暴阶段,散射系数基本在1000Mm-1以上,达到强沙尘暴强度阶段,散射系数基本在2000Mm-1以上.  相似文献   
109.
针对某大型水电站揭露的原状层间错动带试样,模拟现场快速施工可能会产生的不排水边界条件,在围压5~30 MPa的高压力条件下开展了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并结合试样物理性质的差异,分析讨论了原状层间错动带的力学特性。试样试验曲线和破坏模式主要由高围压控制: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均为应变硬化型且破坏后呈腰鼓状为塑性破坏。此外,较湿颗粒发生了大规模的颗粒破碎,其是造成高饱和度试样强度包线的趋势线随围压降低的根本原因。试验结果明显受物理性质影响造成了试验数据离散性,敏感性分析表明,围压P和饱和度 对初始弹性模量 和破坏强度 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孔隙比e,颗粒粒径( )分布对其影响程度最小。根据试样剪切特性建立的强度特征( 和 )初步预测公式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0.
以70°辽西黄土陡坡为例,在降雨强度为2.7 mm/min条件下对边坡坡面冲刷破坏特征进行了室内物理试验模拟。试验发现:随着降雨的持续坡面水流能量不断增加,致使侵蚀强度增强;边坡的侵蚀方式从试验初期的片蚀,到中期的细沟侵蚀,最后演化为坡顶部的切沟侵蚀和坍塌。基于试验成果,采用SEEP/W程序对降雨条件下边坡降雨入渗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在降雨过程中坡顶部所产生的水头压力最大,随高度降低呈减小趋势;运用PFC2D颗粒流软件从微观角度对坡体土颗粒运动情况进行模拟,结果发现位于坡顶的颗粒最先被径流冲刷带走,且下落速度很快。经对比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和物理模拟试验现象基本一致,可为进一步研究黄土边坡冲刷破坏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