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通过分析甘孜黄土1.15Ma以来的高分辨率碳酸盐记录,发现0.65Ma以前川西地区受到印度季风强烈稳定的影响,降水丰沛,气候湿润;0.65Ma以后,尤其是0.50Ma以后印度季风对该地区的影响开始逐步减弱,气候开始向干旱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2.
阿坝州水库地震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坝州地处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岷江和黄河的源头都在其境内,素有“天府之国水塔“的美誉。本文根据阿坝州水资源、水库及其分布情况,结合该区的水库地震地质背景和区域的时空强地震活动特征,对阿坝州水库地震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对未来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有利于日常的监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83.
刘晓佳  许志琴 《地质学报》2021,95(6):1754-1773
新火山和乌拉溪花岗岩体侵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南部的江浪穹隆中,是理解松潘-甘孜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新火山和乌拉溪花岗岩体的结晶年龄为162±1~170±0.5 Ma.岩体主要由石英、斜长石、钾长石和少量黑云母组成,具有低A/CNK(1.10~0.99)、TFeO/MgO(8.55~2.83)和K2O/Na2O(1.34~0.51),较低的Zr+Nb+Ce+Y浓度(平均258×10-6),Al2O3、P2O5与SiO2呈负相关,相当于I型花岗岩的特征.一些主微量元素具有明显的关联性,说明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分离结晶(例如:角闪石和钛铁矿).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并具有较低的Mg#值(38.7~17.3)和Y/Nb值(0.45~0.16)以及多数为负的εHf(t)值(-24.8~-7.6),证明岩浆可能起源于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并受到幔源或者新生地壳熔融混染.松潘-甘孜地块的中侏罗世岩浆活动是在造山运动向陆内伸展这一构造体制转化背景下,由于地壳伸展造成了古老中基性地壳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84.
贾磊  吴德超  朱学强 《云南地质》2010,29(4):480-483
经历印支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而形成分布在区域范围内的三期三方向褶皱。大比例尺填图及构造解析表明,区内以第一期褶皱——孜河-楞古背斜为主体,构成区域整体格架,表现出近东西向弧顶向南突出的弧形特征,较好地反映了"双向俯冲"的板块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