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利用1981-2010年河北省142个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按照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行业标准,分析河北省霾日空间分布特征.以石家庄为例对多霾日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河北省霾日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地区,霾日高频次中心随时间范围在扩大,频次有增加趋势;典型代表站霾日随时间呈现增加、减少和平稳变化三种态势,单站间变化差异明显;河北省霾日主要以能见度大于5km轻微霾为主,代表站中度、重度霾日季节变化显著,64%以上出现在秋冬季节;霾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区域分布主要与地理环境有关,气候上逆温层、风速、相对湿度、年降水日数与霾的形成有关,另外地方经济发展、人类社会活动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1951--2005年营口市逐年和逐月气温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55a营口市年平均气温呈递增趋势,其中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最强、平均气温次之、平均最高气温最弱。极端最高气温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不同,呈现出前30a递减、近30a递增,近20a气候变暖更为突出;各月极端最高气温变率差异不明显。近55a营口市年极端最低气温呈递增趋势,最近30a较近55a显著递增,但近20a则稳定少动;各月极端最低气温均呈递增趋势,冬季递增趋势最强、夏季最弱。城市化发展及工业化引起的热岛效应是营口市显著增温的重要原因,而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则进一步加强了增温趋势。  相似文献   
73.
宁夏强沙尘暴形成机制的探索和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张玉林  赵光平 《中国沙漠》1996,16(4):351-355
宁夏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于每年的3~5月,其中4月份出现频数最高,是此类天气发生及预报的关键期。影响宁夏的强沙尘暴天气的强冷空气主要取道于乌鲁木齐—哈密—野马街—酒泉_贺兰山西侧这一沙漠通道上;而当强冷空气急行东南下时,地面冷高压不断发展、加强和整体东移是产生强沙尘暴天气的必要条件。春季西北地区变化剧烈的热力条件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发展和上下层冷暖空气交换的主要物理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强沙尘暴、沙尘暴天气日变化明显的关键所在。诊断分析认为,正是在极有利的大尺度环境、高空干冷急流和强垂直风速、风向切变及强热力不稳定层结条件下,引起锋区前后的巨大压、温梯度。在动量下传和梯度偏差风及高空强大下击暴流的共同作用下,使近地层风速陡升,掀起地表沙尘,形成强沙尘暴天气  相似文献   
74.
黑河干流中游地区泉水资源衰减原因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根据黑河干流中游地区泉水资源系列资料 (1984~ 1999年 ) ,用布西涅斯克泉水衰减方程和频谱分析方法 ,建立了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对该地区泉水资源未来变化趋势做了预测 ,结果表明 ,不仅现状处于衰减状态 ,且未来数十年仍继续处于衰减状态。  相似文献   
75.
1998-7-11由于石油调查需要,江汉油田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子垭镇黄官塔村唐家坡组与蔡家坡组 进行了地震物探,同年12月唐家坡组发生坡体蠕滑拉裂,造成21间房屋被毁,幸无人员身亡。本文从滑坡的机理对 唐家坡滑坡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该滑坡的形成机制与成因。  相似文献   
76.
通过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黄河大弯曲内侧大湾子-小湾子一带黄河T1-T7级不同阶地的分布范围,出露高度,野外表征等方面的野外调查和分析,对黄河大弯曲的形成时代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讨论,认为该大弯曲的形成始于黄河第V级阶地的形成时期。成型了黄河第Ⅲ级阶地形成之后。约在距今10万年-28万年之间。  相似文献   
77.
换能器阵元的不同排列组合决定其指向性,波束形成是多波束测量的关键技术。文中通过数学计算总结了不同换能器阵进行波束形成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利用二维DFT进行频域波束形成的一般方法。最后结合现役多波束测深系统,简单解释说明不同系统所采用的波束形成技术。  相似文献   
78.
三星堆文明消失原因的古环境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星堆文明的神秘消失,古环境演变应是重要原因,与全球性古气候环境变化直接相关.通过对古蜀(广汉)地区古环境演化研究得出,3.0 ka B P左右该区古环境演化与中国大部分地区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也有气候变冷、环境恶化的事件发生.推断该区古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洪水流量突发性质的变幅增大,导致山前冲积扇上的河流摆动迁徙加强,以致其中一次突发性河流改道冲毁了三星堆古城.  相似文献   
79.
宁夏气温、降水、蒸发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本文对近40多a来宁夏气温、降水、小型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年平均气温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86年附近发生了一次明显气候跃变,跃变后增温最明显的是冬季;秋季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较明显,在1978年发生转折,此前宁夏处于多雨时段,其后处于降水偏少的气候背景之中;宁夏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近40 a来存在下降趋势,下降趋势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最明显的区域是宁南山区;近年来宁夏蒸发量的减少与太阳辐射的减弱及水汽压的增加有关,宁南山区蒸发明显下降,与低云量的减少有关;宁夏平均气温对中国区域气候变暖响应明显,当中国区域平均气温增加1℃(各季及年),宁夏春季平均气温约升高1.1℃,夏、秋、冬季及年平均气温约升高1.3℃;宁夏春季降水量与中国区域同期降水量有密切联系;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宁夏秋季降水有下降趋势,冬季降水存在上升趋势;宁夏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相似文献   
80.
张沛  龙爱华  海洋  邓晓雅  王浩  刘静  李扬 《冰川冻土》2021,43(1):242-253
农业用水是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及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扰动因素,科学定量农业用水是合理配置与调控区域水资源的基础工作。传统的农业用水统计只是记录了可测量的用水量,而水足迹则完整刻画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的压力表现。从水足迹理论出发,采用Cropwat软件计算了新疆1988—2015年近20种农作物生产水足迹总量,并利用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的方法,分析了28年间新疆农作物水足迹的时空变化,探讨了农作物水足迹驱动因素及机制。结果表明:新疆农作物水足迹在28年间总量增加了256%;水足迹序列在2005年前后增长出现了突变,后一阶段增长率是前一阶段的3倍以上;从农作物水足迹中蓝水足迹与绿水足迹的构成看,农作物绿水足迹呈持续增加趋势,但其在农作物水足迹总量中的比例略有下降。进一步分析表明,农业种植规模的快速扩张是新疆农作物水足迹大幅度增加的根本原因,而脱贫致富、扶贫攻坚等经济发展需求下的政策(战略)支持是农业种植规模(灌溉面积)持续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探究农作物水足迹的变化及原因,揭示了新疆农业用水的时空变化,以及农作物水足迹与国家、地方政策和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可为深入解析新疆农业增长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之间的时空演化关系和相关决策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