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3篇
  免费   1863篇
  国内免费   1873篇
测绘学   4372篇
大气科学   2505篇
地球物理   1056篇
地质学   2141篇
海洋学   1502篇
天文学   540篇
综合类   861篇
自然地理   652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59篇
  2022年   525篇
  2021年   606篇
  2020年   411篇
  2019年   571篇
  2018年   408篇
  2017年   464篇
  2016年   401篇
  2015年   512篇
  2014年   638篇
  2013年   583篇
  2012年   638篇
  2011年   644篇
  2010年   557篇
  2009年   541篇
  2008年   640篇
  2007年   503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475篇
  2004年   441篇
  2003年   439篇
  2002年   349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9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俞志尧 《天文学进展》2002,20(3):256-264
自从在活动星系核NGC4945的视线方向上发现第一个河外H2O超脉泽源以来,迄今为止已发现了19个河外H2O超脉泽源,对与活动星系核成协和河外H2O超脉泽源及分子谱线的观测和研究是探测和研究活动星系核核区中央源,拱核气体和尘埃环性质的非常有效的工具,主要评述对河外H2O超脉泽源及与其相关分子谱线的搜索,观测和理论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评述了卫星重力大地测量的最新发展及其对地球科学的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理解地球内部物理构造与海洋动力学,以及大陆,冰川和海洋的相互作用,改善现有地球重力场模型(包括精度和空间解析度)是非常重要的。IUGG等国际组织对此已经强调了很多年。最近,由德国的GFZ(GeoForschungsZentrum),美国的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tration)以及欧洲宇航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开发研制了最先进的地球监测技术-SST(Satellite-to-Sateilite Tracking)。其主要特点是利用现有的GPS连续追踪新发射低轨道卫星,并由低轨道卫星对地球重力场作精密观测。已经发射和即将发射的卫星有3颗:GHAMP(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 for Geophysical Research an Application)已经于2000年发射;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rt)定于2002年发射;GOCE(Gravity Field and Steady-state Ocean Cirulation Explorer)计划2004年发射,它们可以统称为重力卫星。载有SST技术的人造卫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具有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空间解析度的全球重力场和大地水准面模型,加强人们对地球内部构造的理解并为海洋和气象研究提供更好地参考。上述3个重力卫星工作在有明显区别的不同波谱内,它们有不同的科学应用,仅有一小部分重合。所以,就应用而言它们是完全互补的。它们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将是广泛的,特别对于固体地球物理学,海洋学以及大地测量学等领域,它们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其意义不亚于GPS。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简要介绍了陆地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的轨道特征,并以陆地—5号资源卫星为例,根据南山站的座标计算出该站对陆地—5号资源卫星的可观测范围及以该站为中心的卫星的覆盖区域。  相似文献   
5.
6.
介绍了J2EE架构和多层体系结构的发展,在B/S三层架构的基础上给出了包含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的多层分布式应用体系结构,并把此体系结构应用于电信氽业的有价卡管理系统项目中。分析了此项同的功能结构和体系结构,采用J2EE开发平台和技术设计实现了由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多层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7.
蛤蜊科3种贝类16SrRNA基因片段及ITS2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连云港及启东沿海蛤蜊科的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和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3种双壳贝的16SrRNA基因片段和ITS2核苷酸序列.测序后用DNAstar软件分析了核苷酸差异。结果显示:三种贝类16SrRNA基因片段长度相同,均为306bp(去除引物).核苷酸存在多态性。共有45个变异位点,54个核苷酸发生了变异。全部为碱基置换。西施舌与中国蛤蜊此片段核苷酸的同源性为88.9%.与四角蛤蜊的同源性为88.6%.中国蛤蜊与四角蛤蜊的同源性为90.6%。三种蛤蜊ITS2序列分别为390bp(西施舌)、441bp(四角蛤蜊)和466bp(中国蛤蜊)。存在长度多态性.ITS2核苷酸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西施舌与中国蛤蜊的同源性为70.9%-71.1%,西施舌与四角蛤蜊的为70.5%-71.0%。中国蛤蜊与四角蛤蜊的同源性为88.1%-88.8%。ITS2序列分析结果与16SrRNA基因片段分析结果一致.2种分子分析法均显示中国蛤蜊与四角蛤蜊的亲缘关系近。  相似文献   
8.
云南天文台激光测距中使用的光电探测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云南天文台1.2m望远镜卫星激光测距中所使用的光电探测器,并对它们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C—SPAD是目前测距精度最高的单光子探测器。同时还论述了激光测距的工作原理和近几年来云南天文台激光测距的情况。从对GPS35、36卫星的观测结果表明,云南天文台已具备了一定的对远程卫星的测距能力,为今后远程测距、测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CARBON DYNAMICS OF WETLAND IN THE SANJIANG PLAI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INTRODUCTIONWetlandsplayanimportant roleintheprocessofcar-bonstorage.Thetotalcarbonstoredindifferentkindsofwetlandsisabout15%-35%ofthetotalcarboninthegloballandsoils(POSTetal.,1982;GORHAM,1991).Inaddition,wetlandsaresignificantnaturalsources fortheatmospheric CH4 (MOORE,1994).It isestimatedthatabout110×1012gCH4 originates fromanaerobicdecompositioninthenaturalwetlands,CH4 emission fromthenaturalwetlandsis15%-30%oftheglobalCH4 emission andtheCH4 emission from thepeat land at hi…  相似文献   
10.
卫星星座与编队飞行问题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松杰  王歆  刘林 《天文学进展》2003,21(3):231-240
卫星应用的日益发展需要由多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形成各种类型的星座)来替代单颗卫星,这就给卫星轨道力学的应用增加了一些新内容。重点阐述了卫星星座整体结构的演化、卫星星座编队飞行中的星-星相对几何构形及其保持问题,以及星座卫星定轨所涉及的测控方式和天地基网联合定轨问题。这些内容都是卫星星座轨道力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