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74篇 |
免费 | 2665篇 |
国内免费 | 462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50篇 |
大气科学 | 5647篇 |
地球物理 | 2254篇 |
地质学 | 5643篇 |
海洋学 | 2038篇 |
天文学 | 250篇 |
综合类 | 823篇 |
自然地理 | 14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1篇 |
2023年 | 312篇 |
2022年 | 517篇 |
2021年 | 669篇 |
2020年 | 662篇 |
2019年 | 754篇 |
2018年 | 640篇 |
2017年 | 647篇 |
2016年 | 691篇 |
2015年 | 739篇 |
2014年 | 907篇 |
2013年 | 966篇 |
2012年 | 965篇 |
2011年 | 892篇 |
2010年 | 735篇 |
2009年 | 871篇 |
2008年 | 789篇 |
2007年 | 977篇 |
2006年 | 810篇 |
2005年 | 751篇 |
2004年 | 625篇 |
2003年 | 545篇 |
2002年 | 443篇 |
2001年 | 443篇 |
2000年 | 402篇 |
1999年 | 354篇 |
1998年 | 359篇 |
1997年 | 271篇 |
1996年 | 225篇 |
1995年 | 203篇 |
1994年 | 190篇 |
1993年 | 174篇 |
1992年 | 102篇 |
1991年 | 79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7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为了克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配准与变化检测作为单独环节处理的局限,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理论的配准与变化检测一体化处理方法。该方法将配准误差作为一种光谱变化决策因子,变化信息以权值的方式迭代反馈给变分配准模型的解算过程。为了更准确地检测建筑物这个特定目标的真实变化,该文采用多尺度最大形态学轮廓建筑物检测指数的差异作为另外一个决策因子。最后将配准误差反映的变化和建筑物检测指数的差异这两个决策因子在D-S证据理论框架下建立概率模型进行融合处理,进而得到建筑物的变化检测结果。该文选取WorldView-2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一体化处理思路可以有效地解决单独处理的局限,从根本上解决配准误差对变化检测结果的影响以及由于变化而使配准精度降低的问题,进而提高配准和变化检测的质量。 相似文献
83.
基于MODIS数据,以湖北省地级以上城市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湖北省13个地级以上城市城区边界矢量数据与地表温度因子进行套合处理,采用叠置分析方法对2000、2015、2017年湖北省地级以上城市城区的地表温度进行统计,并分析城镇化建设对城区地表温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讨论了以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建模与仿真过程的空间信息支持 ,在高层体系结构 (HLA)提供的RTI服务基础上 ,运用多线程技术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仿真成员的HLA接口的设计与实现。实验表明 ,能够满足仿真的需求 相似文献
85.
吴烨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2017,11(4):48-53
本文通过2011-2013年中天山高寒无人区自建的自动气象站获取的稀缺气象资料,客观地揭示了观测区域的气象条件,给出部分气象特征参数变化特征,为中天山高山达坂区气象观测研究工作奠定一定基础,并得出如下结果:(1)迎风坡盛行风向SE、N,SE占35%,N占25%,N向风力集中4级以下,SE明显偏大,3级风比重15%,4级风比重7%,5级风比重4%;6级风比重1%,6级以上的风力几乎为零。背风坡主导风向角度范围在247.5°-337.5°,风力基本在6级以下,6级及以上风力出现概率不足1%。3-5级风占的比重较大。(2)日平均气温≤-10℃日数所占观测总日数的百分比,其值分别为:0.0%(恰西)、44.5%(江不肯达坂)、9.8%(江巴口子)、15.1%(铁力买提达坂)。恰西、江不肯达坂、江巴口子、铁力买提达坂4站日平均相对湿度≥80%的频率分别为5.9%、18.4%、16.1%和22.6%。(3)换算得出恰西、江不肯达坂、江巴口子、铁力买提达坂观测期间10m高度最大瞬时风速与小时平均风速分别为33.8/27.9m/s、41.0/27.3 m/s、25.7/17.7m/s、34.0/17.2 m/s。 相似文献
86.
根据武汉市1951—2007年间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与8类年极端天气日数的序列,计算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年平均气温与极端天气日数的相关性,引入格兰杰因果性检验法,探讨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发现:(1)近57年来武汉市年平均最低气温增幅为0.45℃/10a,明显高于年平均最高气温0.19℃/10a的增幅,可见气候变暖主要是由夜间气温升高所致;(2)高温和闷热天气事件为增多趋势,其中闷热天气事件最明显,达到2.8 d/10a,而年雷暴、降雪、低温、大风、雾日则均为下降趋势,雷暴、雾和低温事件降幅明显,每10年减少3.0 d、4.0 d和2.1 d。大风和降雪事件,每10年减少1.8 d和1.5 d。暴雨事件波动幅度较小。(3)年平均气温与当年及超前、滞后1~2年的极端天气事件具有高相关性;(4)格兰杰因果性检验结果发现,气候变暖是闷热天气增多和降雪事件减少的原因,同时亦是大风和低温减少的结果。这种因果关系的存在对极端天气事件预测和预估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7.
石笋的荧光特征及其高分辨率气候环境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石笋荧光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石笋荧光应用于高分辨率气候环境记录的研究进展。石笋荧光强度反映了石笋中的有机酸含量,荧光波长特征受石笋中有机酸类型的控制,石笋中的有机酸由地表有机质经土壤水、洞穴滴水运移随碳酸盐而淀积,荧光强度与波长特征都是对地表气候环境信息的响应。通过提高荧光谱扫描精度,可得到高分辨率(1~10a)的气候环境变迁记录。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趋势和进一步研究方向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88.
对天然闪锌矿进行了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闪锌矿受热膨胀,27~675℃温度范围内其膨胀系数为25.61×10-6℃-1;随着温度的升高,在543℃时产生中间物相Zn3O(SO4)2,并分解产生红锌矿ZnO;在797℃时中间物相完全消失,同时出现尖晶石结构的ZnFe2O4;加热至1160℃时的产物为ZnO和ZnFe2O4。实验表明,天然闪锌矿的热改性可产生一定比例的红锌矿(ZnO),其与闪锌矿一起形成二元复合半导体。在光的激发下,该半导体体系产生的光生载流子由一种半导体注入另一种半导体,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提高其光催化活性。本文的研究可为热改性提高天然闪锌矿光催化活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温差对泉州四至井水氡测值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变化是影响水氡观测值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1986-2009年泉州台四至井观测数据资料的分析,说明:调整观测室室内温度使其超过采集水样的原始温度,在运输水样过程中对水样采取保温措施,减小取样水温和鼓泡后水温的温差,能够得到更真实、准确的观测值. 相似文献
90.
Sediment transport in high‐speed flows over a fixed bed: 2. Particle impacts and abrasion prediction 下载免费PDF全文
Single bed load particle impacts we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in supercritical open channel flow over a fixed planar bed of low relative roughness height simulating high‐gradient non‐alluvial mountain streams as well as hydraulic structures. Particle impact characteristics (impact velocity, impact angle, Stokes number, restitution and dynamic friction coefficients) were determined for a wide range of hydraulic parameters and particle properties. Particle impact velocity scaled with the particle velocity, and the vertical particle impact velocity increased with excess transport stage. Particle impact and rebound angles were low and decreased with transport stage. Analysis of the particle impacts with the bed revealed almost no viscous damping effects with high normal restitution coefficients exceeding unity. The normal and resultant Stokes numbers were high and above critical thresholds for viscous damping. These results are attributed to the coherent turbulent structures near the wall region, i.e. bursting motion with ejection and sweep events responsible for turbulence generation and particle transport. The tangential restitution coefficients were slightly below unity and the dynamic friction coefficients were lower than for alluvial bed data, revealing that only a small amount of horizontal energy was transferred to the bed. The abrasion prediction model formed by Sklar and Dietrich in 2004 was revised based on the new equations on vertical impact velocity and hop length covering various bed configurations. The abrasion coefficient kv was found to be vary around kv ~ 105 for hard materials (tensile strength ft > 1 MPa), one order of magnitude lower than the value assumed so far for Sklar and Dietrich's model. Copyright © 201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