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9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67篇
地球物理   429篇
地质学   569篇
海洋学   259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2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61.
鄱阳湖流域蚌类环境DNA宏条形码引物的筛选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DNA技术是一种非侵入、高灵敏、高效率且对环境无破坏性,对生物体无损伤的调查工具.为了筛选适合于蚌类环境DNA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宏条形码引物,本研究通过对鄱阳湖流域24种常见蚌的基因组DNA进行普通扩增和高通量测序筛选了11对引物(设计了9对通用引物及从相关文献中引用了2对引物),结果显示引物cytb和16S rRN...  相似文献   
362.
铁锰氧化物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矿物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将是21世纪矿物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土壤污染作为一个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正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污染土壤的修复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但是,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众所周知,铁和锰是自然界中少数但常见的变价元素。含有变价元素和带有表面电荷的铁锰氧化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不仅对有毒有害的无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净化功能,而且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具有氧化降解作用。利用这些矿物来修复污染土壤,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体现出天然净化作用的特色,展现出广阔的环境矿物学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3.
春小麦单叶气孔行为及蒸腾作用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海雷  黄子琛 《高原气象》1992,1(4):423-430
  相似文献   
364.
任晓萌 《内蒙古气象》2011,(6):104-105,118
针对目前科技论文写作出现的问题,选取了《内蒙古气象》2010年第6期到2011年第5期共121篇论文,主要采用记录和统计手段对来稿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论文撰写格式和规范化程度、叙述的合理性、推理的逻辑性、写作的条理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365.
366.
The dynamics of natural pipe hydrological behaviour in blanket pea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atural soil pipes are found in peatlands,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hydrological rol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ost complete set of pipe discharge data to date from a deep blanket peatland in Northern England. In a 17.4‐ha catchment, we identified 24 perennially flowing and 60 ephemerally flowing pipe outlets. Eight pipe outlets along with the catchment outlet were continuously gauged over an 18‐month period. The pipes in the catchment were estimated to produce around 13.7% of annual streamflow, with individual pipes often producing large peak flows (maximum peak of 3.8 l s?1). Almost all pipes, whether ephemerally or perennially flowing, shallow or deep (outlets > 1 m below the peat surface), showed increased discharge within a mean of 3 h after rainfall commencement and were dominated by stormflow, indicating good connectivity between the peatland surface and the pipes. However, almost all pipes had a longer period between the hydrograph peak and the return to base flow compared with the stream (mean of 23.9 h for pipes, 19.7 h for stream). As a result, the proportion of streamflow produced by the pipes at any given time increased at low flows and formed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tream discharge for the lowest 10% of flows. Thus, a small number of perennially flowing pipes became more important to the stream system under low‐flow conditions and probably received water via matrix flow during periods between storms. Given the importance of pipes to streamflow in blanket peatlands,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into their wider role in influencing stream water chemistry, water temperature and fluvial carbon fluxes, as well as their role in altering local hydrochemical cycling within the peat mass itself. Enhanced piping within peatlands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change may lead to changes in the streamflow regime with larger low flows and more prolonged drainage of the peat.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67.
1994年6月广东省特大洪涝期间气象要素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对1994年6月广东洪涝期间省内南雄与电白两站逐时地面降水、气压和温度的小波分析,清楚地将影响两站的不同尺度的扰动显示出来,利用小波方差图可帮助确定该段时间的主要天气系统,利用小波逆变换可对原序列进行多种形式的重构。  相似文献   
368.
金沙江向家坝库区长约410 km的沿江地带,共发育349个变形破坏体(滑坡、崩塌和变形体),总体积31.49亿m~3,其中体积大于1 000万m~3的崩滑体有47个。岸坡变形破坏密度D和模数B分别达0.35个/km和316.95万m~3。对岸坡变形破坏体及其所处的环境特征研究表明,变形破坏体与其所在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条件、岩体结构特征及近期河流地质作用等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密切有关。系统研究变形破坏体及其与这些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剖析岸坡失稳的成因机制,对岸坡失稳的预测、预防和工程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69.
星罗棋布的热带珊瑚作为海洋环境的信息载体,具有分辨率高、时间跨度大、记录连续完整、体系封闭性好、蕴涵的信息丰富、可选择的代用指标多、测定简便和易于定年等特点。珊瑚有效地记录了全球环境变化的诸多信息,已成为研究过去(如末次间冰期以来)和近代(如数十至数百年以来)的气候—环境变率和可预测性(PAGES CLIVAR)领域重要的环境载体。以全球变化为背景,对近年来珊瑚环境代用指标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重点讨论了珊瑚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比值等指标在海表温度(SST)变化、海气交换程度、季风强弱、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全球变化的核心问题上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南海珊瑚在高分辨率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与方向。  相似文献   
370.
闽江福州河段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河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是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江河沿岸环境地质条件是影响和决定沿江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背景 ;是控制和影响沿江河岸城市的环境容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闽江下游福州河段为例 ,概要评述了闽江福州河段的水动力条件和流水地质作用类型、强度等状况 ;分析研究了该河段的流水地质作用和地貌环境变化动态及其与沿江河岸人类各种工程建设活动的互相作用的特征和规律。对促进和提高沿江河岸人地系统和谐协调平衡发展水平 ,正确规划、预测和评价沿江河岸各类工程建设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及其前景 ,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