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1篇
  免费   538篇
  国内免费   1295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2025篇
地球物理   194篇
地质学   505篇
海洋学   323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26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1999年夏季上海地区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立  沈愈 《气象》2000,26(9):29-30
着重从气候背景及南亚季风、南海季风、副热带高压、赤道辐合带和中纬度阻塞系统异常等方面分析了1999年上海地区夏季(6~8月)异常特多降水的成因,指出以上这些都是造成上海夏季降水特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2.
1999年上海梅雨异常的环流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姚建群  张家澄  陈永林 《气象》2000,26(9):31-35
对1999年上海地区入梅早、出梅迟、梅雨期长、梅雨量超历史纪录的环流特征和原因作了初步统计分析,其中分别讨论了西太平洋副带高压强度及脊线位置、东亚夏季风强度经指数及爆发迟早、低续热带地区对流活动、台风的频数及移劝路径等天气气候因素与1999年上海地区梅坏处主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1999年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主体位置偏南、偏东,东亚夏季风爆发早、强度指数偏弱,ITCZ赤道辐合带)不活跃,台风位置偏  相似文献   
993.
用几种生物数学模型对冬小麦生育及产量进行了模拟 ,并运用 1996~ 1998年的实测资料对输出结果进行了对比和检验。  相似文献   
994.
使用改进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区域海洋环流模式(POM)对南海及邻近海区1998年1 ̄8月海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所得的主要结果与海洋观测及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模拟结果表明:1 ̄8月,黑潮南海分支是南海北部的一支重要海流;除冬季月份外,南海暖流都清晰可见;黑潮右侧的大尺度反气旋性暖涡1 ̄8月都存在。在所模拟的海区中,南海海区表层海流与季风关系最密切,季节变化最明显。另外,改进的POM能较好地再现1  相似文献   
995.
亚洲夏季风建立前后对流层温度场演变特征及其热力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1996年亚洲夏季风爆发前后(3~6月)印度及南海季风区对流层温度演变特征及其热力成因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印度和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与各季风区对流层中上层南北温差逆转密切相关,而南北温差逆转是由10~30°N之间纬度带对流层的季节性增暖引起的。夏季风爆发前期,南海季风区的增温主要由暖平流及非绝热加热过程(主要为凝结潜热)共同作用所致。春季在印度季风区大陆上空存在显著的下沉绝热增温,使得对流层中上层的增温率比华南大陆及邻近地区上空的增温率显著得多。但印度季风区冬末春初的南北温差(南暖北冷)也非常明显,以至该地区对流层中上层增暖到引起南北温差发生逆转的时间较迟,而南海季风区对流层中层南北温差发生逆转的时间相对要早,因而印度夏季风比南海夏季风迟爆发。  相似文献   
996.
1998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与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活动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利用NCEP再分析及TBB资料,系统地研究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大气季节内振荡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南海及其临近地区30~60天低频振荡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南海及临近地区30~60天低频纬向风及低频动能的时间-经(纬)度剖面明显地反映出该地区的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加强是由于其临近地区(菲律宾以东)30~60天低频气旋发展及其向西扩展的结果,与孟加拉湾地区低频气旋的活动关系不大;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地区为850hPa低频动能的大值区,而200hPa上为一弱区,反映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期间该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有上弱下强的垂直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南海及其临近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活动主要为局地振荡型,夏季风爆发后才有明显的向北传播,成为南海夏季风爆发影响东亚大气环流和天气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1980和1986年南海地区30~60天低频动能的发展特征与1998年的类似,说明了南海及其临近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局地振荡特征并不是1998年所特有的,它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有普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用合成和相关分析方法及SVD技术研究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年份4~6月季风建立时期季风环流的异常及其与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与热带大气环流和海温变异密切相关。(1)当热带中、东太平洋—印度洋(主要在西南部)及南海海温低(高),西太平洋—澳洲邻近海域海温高(低)时,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不同区域海温对季风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印度洋主要为晚春至初夏(4~6月),南海为5~6月,而热带太平洋从前冬一直持续到夏季。(2)不同的海温异常产生不同的季风环流型,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年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基本相反。南海夏季风的活动主要受印度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与前期冬春季西太副高的强弱及位置变化密切相关。西太副高弱时,南海夏季风爆发早;反之,爆发晚。(3)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引起季风环流和Walker环流的异常变化可能是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998.
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大气对流低频振荡的年际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1980~1991年云顶黑体温度(TBB)相位和强度的变化确定了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时间,分析研究了夏季风爆发期间TBB场和850hPa风场的变化过程及其与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平均时间是5月第4候,它爆发的时间和强度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并与大气的低频振荡及前期海洋的热力状况有密切关系。南海夏季风爆发早年(4月第6候),副热带高压较弱,撤离南海较快,从赤道东印度洋到赤道西太平洋,大气对流活动较强,夏季风爆发南海早于孟加拉湾,季风爆发时90~100°E区域过赤道气流显著加强。夏季风爆发晚年(6月第1候)情况相反。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与大气30~60天振荡到达南海的位相有关,前冬和早春南海海温的高低和4月中旬至5月中南半岛强对流区的出现时间,是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化的前期征兆。根据前冬南海海温预测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时间和强度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999.
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 与ENSO循环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穆明权  李崇银 《大气科学》2000,24(4):447-460
利用1964~1993年的太平洋次表层海温资料,进一步分析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与ENSO循环的关系。合成及相关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的暖(冷)异常及其东传对ENSO的发生起着十分重要、且更直接的作用。然而,赤道西太平洋异常纬向风是造成次表层海温异常东传的重要原因,而纬向风的异常又是由于东亚冬季风异常活动所引起的,这间接地说明了异常东亚冬季风对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距平东传的重要作用。通过研究还发现,ENSO发生后,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将有次表层暖(冷)海温距平沿着10~20oN纬带西传,这是导致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发生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与ENSO循环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00.
The stable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sedimentary organic carbon and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for sediment cores recovered at two sites (sites 724C and 725C) during Ocean Drilling Program (ODP) Leg. 117 on the Oman continental margin are used to document variability of the monsoon winds for the past 350 ka. Although both sites have a mean δ13C value of -20.1‰, three zones depleted in13C are observable at site 724C during isotope stages 3, 8 and 10, while only one zone is recognizable at site 725C. Increased coastal upwelling during isotope stage 3 owing to intense SW monsoon winds resulted in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CO2 in the water column causing the formation of organic matter that was depleted in13C. The other two zones deposited during oxygen isotope stages 8 and 10, which are also characterized by low values of organic carbon, nitrogen and C/N ratio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dilution by terrestrial material derived from paleosol by transported by northwester lies. Because of utilization of13C enriched dissolved CO2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Holocene sedimentary organic materials are depleted in13C relative to the the fomer. The content of residues organic carbon (ROC) is higher at site 724C (with an average of 2.3 ± 1.2%) relative to site 725C, which averages to 0.9 ± 0.4% probably because of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preservation. Organic material deposited at site 725C has undergone more degradation relative to site 724C as reflected by a systematic downcore decrease in13C resulting from a loss of13C enriched organic compounds. Owing to lack of good chronology at site 725C, a zone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δ13C values it could not be correlated with the other three zones observed at Site 724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