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1篇
  免费   538篇
  国内免费   1295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2025篇
地球物理   194篇
地质学   505篇
海洋学   323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26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1.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广安市近50年冬季气候资料的聚类分析,研究冷冬气候的演变规律;结合太阳黑子活动资料、夏季极端异常气候事件分析,发现广安市异常冷冬年的发生发展和一月太阳黑子活动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与本市盛夏期间极端气候事件有明显的周期性对应关系;从而探索得出对异常冷冬年的短期气候预测方法,为准确预测冷冬,特别是预测异常冷冬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12.
利用大尺度环流确定2006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海夏季风爆发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南海地区西南风的突然增强和降水的明显增多,往往采用南海地区低层平均风场和(或)对流强度来判别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日期。这种方法在大多数的年份是适用的,但是2006年由于0601号台风“珍珠”的介入,利用南海地区的区域指标来确定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日期就略显不足。要解决以上的问题,必须从更大尺度上去想办法。利用经圈和纬圈环流可以较好地确定2006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日期。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南海夏季风爆发于5月16日(第4候)。  相似文献   
813.
中国黄土颜色变化的控制因素和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何柳  孙有斌  安芷生 《地球化学》2010,39(5):447-455
选择位于黄土高原东南缘的渭南剖面和中部的西峰剖面末次间冰期以来的黄土-古土壤序列,研究了黄土颜色(亮度和红度)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黄土的亮度变化主要与铁氧化物、有机质、碳酸盐的含量有关,三者的影响依次减弱,而红度变化则主要受控于铁氧化物的种类和含量。值得注意的是,渭南剖面的红度变化与亮度和磁化率记录在Ls/S1过渡时段明显不一致,表明单一的磁化率或颜色指标(红度)在重建夏季风强度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尽管磁化率和红度变化受控的铁氧化物不同,但两者都同风化成壤关系密切,本文综合考虑两个指标,通过对磁化率和红度标准化,提出一个新的Stack指标,用于反演末次间冰期以来夏季风的演化,为深入理解东亚夏季风演化尤其是倒数第二次冰消期夏季风的增强特征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814.
Stalagmite J1 from Jintanwan Cave, Hunan, China, provides a precisely dated, decadally resolved δ18O proxy record of paleoclimatic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East Asian monsoon from ∼29.5 to 14.7 ka and from ∼12.9 to 11.0 ka. At the time of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weakened and then strengthened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Northern Hemisphere insolation. As the ice sheets retreated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weakened, especially during Heinrich event H1, whe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teleconnections transferred the climatic changes around the North Atlantic to the monsoonal regions of Eastern Asia. A depositional hiatus between ∼14.7 and 12.9 ka leaves the deglacial record incomplete, but an abrupt shift in δ18O values at ∼11.5 ka marks the end of the Younger Dryas and the transition into the Holocene. Comparisons of the J1 record to other Chinese speleothem records indicate synchronous climatic changes throughout monsoonal China. Further comparisons to a speleothem record from western Asia (Socotra Island) and to Greenland ice cores support hemispherical-scale paleoclimatic change. Spectral and wavelet analyses reveal centennial- and decadal-scale periodicities that correspond to solar frequencies and to oscillations i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circulation.  相似文献   
815.
Zhuyeze palaeolake is a terminal lake situated in the arid northern China i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margin.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Holocene palaeoclimatic change i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margin, Qingtu Lake section (QTL) from Zhuyeze palaeolake is sampled in high resolution. Palaeoclimatic proxies such as grain size, carbonate, TOC, C/N and δ13C of organic matter, were analyzed; eleven 14C samples and six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samples were dated to provide chronological control. We also investigated the geomorphic features of lake shorelines in this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imate was warm and dry in early-Holocene (9.5-7.0 cal ka BP), cool and humid in mid-Holocene (7.0-4.8 cal ka BP), and increasingly drier in late-Holocene (since 4.8 cal ka BP). Comparisons of our records with other records in adjacent areas, as well as with the records in the Asian monsoon areas, suggested that changes in effective moisture was synchronous in East Asian monsoon marginal zone (i.e. the pattern of dry early-Holocene, humid mid-Holocene, and aridity-increasing late-Holocene), and that the moisture optimum during the Holocene was out-of-phase between Asian monsoon margin and Asian monsoonal dominated region, possibly due to the high temperature at that time.  相似文献   
816.
基于MJO的延伸预报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丁一汇  梁萍 《气象》2010,36(7):111-122
近10年来,2~4周的延伸预报成为天气和气候业务预报发展的一个方向。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根据季节内振荡的传播,尤其是MJO振荡(30~60天周期)的传播来制作延伸期预报。国际上一些天气-气候预报中通过数年的业务试验已取得了初步结果。作者首先介绍了MJO振荡及季风的季节内振荡(MISO)特征,并从季节内振荡与中纬度相互作用的角度讨论了制作延伸预报的理论依据;进一步对延伸预报的可预报性、预报方法及国内外业务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以江淮梅雨为例探讨了我国延伸预报的可预报性及信号;最后阐述了延伸预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17.
利用常规观测的温度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环流特征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提供的AO指数等,分析了2009年11月到2010年2月的北半球大尺度环流及物理量特征。探讨了2009年冬季黑龙江区域温度异常偏低的可能成因。分析表明,北半球极涡向南扩展,欧亚大陆上空经向环流占优势,北方冷空气活动偏强,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强大,AO负异常偏强是造成黑龙江地区2009年冬季温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18.
热带深对流云对CO、NO、NOx和O3的垂直输送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银燕  曲平  金莲姬 《大气科学》2010,34(5):925-936
利用2005年11月至2006年2月ACTIVE (Aerosol and Chemical Transport in tropIcal conVEction) 外场试验期间在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地区取得的CO、O3、NO和NOx飞机探测资料, 并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果, 分析这几种气体成分在对流卷云砧内外的分布情况, 并探讨热带深对流云对于污染气体的垂直输送作用。分析结果显示, 在孤立对流云卷云砧中, 云砧内部O3、NO、NOx浓度均大于云外; 而CO则不同, 只有在近地面浓度高时才如此, 在近地面浓度较小时, 卷云砧内部的浓度反而小于云外。进一步分析造成这两类气体分布差异的原因, 发现CO主要借助深对流云将对流层下层以及对流云周围环境中的CO夹卷并动力垂直输送到对流云顶部卷云砧中, 而对于O3、NO和NOx来说, 除了上述作用以外, 还可能与对流云内部其他物理机制(如闪电), 造成新的O3、NO和NOx有关, 这些新生气体随着风暴内部强烈的上升气流被最终输送进云砧中。  相似文献   
819.
东亚夏季风环流和雨带的季节内变化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7  
苏同华  薛峰 《大气科学》2010,34(3):611-628
基于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及变差度方法, 分析了东亚夏季风环流的演变特征, 发现东亚地区在夏季期间存在两次明显的次季节突变, 主要表现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副高) 的两次东退北跳, 第一次是在6月中旬, 第二次是在7月下旬。由于副高与雨带密切相关, 雨带在演进过程中也呈现出两次明显的突跳, 分别对应于江淮流域至日本一带梅雨期以及中国华北和东北雨季的开始。较第一次北跳而言, 副高的第二次北跳更为明显。副高的第一次北跳主要受南海地区对流活动加强的影响, 而第二次北跳则是暖池对流活动与高纬地区环流共同作用的结果。暖池地区向东北方向传播的Rossby波列以及高纬地区东传的Rossby波通过锁相作用使得副高强烈北跳。此外, 副高与其西部边缘凝结潜热的相互作用导致副高发生季节内的低频振荡。 风场变差度的分析表明, 高纬地区对流层中低层环流的调整随着夏季季节进程逐渐减弱, 这与中高纬地区温差的变化有关。而高纬地区高层环流的调整在夏季后半期随着高度的增加却逐渐增强, 这与高层环流从夏到冬的季节变化有关。从风场相似度的变化上还可以看到, 副高第二次北跳后东亚地区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环流状态。 南半球环流对于南海及暖池地区对流活动的增强有重要影响。6月中旬, 南海与暖池地区对流活动的增强是由于南海西边界西风加强并向东扩展造成的, 这与马斯克林高压 (马高) 的加强密切相关。而在7月中旬, 澳大利亚高压 (澳高) 的增强使其东北部的越赤道气流加强, 南半球大量冷空气侵入到暖池地区, 加强了暖池地区的不稳定性以及低层的辐合, 从而使暖池地区的对流活动增强。但在夏季前半期, 暖池对流活动也可调制澳高强度与其东北部越赤道气流强弱的关系, 使得二者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南半球冬季期间, 澳高在振荡中减弱, 这与澳洲大陆下垫面温度及上游马高的能量频散有关, 前者影响澳高的变化趋势 (减弱), 而后者影响澳高的低频振荡。  相似文献   
820.
东亚冬季风强度的统计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利用1961~2008年NCEP再分析和NOAA延长重构的月平均海温资料, 基于海气系统关键区的前期信号分析, 建立了一个东亚冬季风强度的统计预测方法。东亚冬季风强度与前期 (9~10月) 黑潮及其延伸区和热带西印度洋海温异常 (SSTA) 密切相关。强东亚冬季风活动与黑潮及其延伸区正SSTA和热带西印度洋负SSTA相对应。东亚冬季风强度还和一个前期 (10月) 北半球环流型存在显著相关, 其中环流型的活动中心分别位于北太平洋中部、 太平洋东北部、 北美和北大西洋。文中探讨了这三个预测因子对东亚冬季风强度的预测意义, 并揭示了其影响东亚冬季风活动的可能物理过程。该预测方法的历史拟合率和试报准确率较高, 可用于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定性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