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1篇
  免费   1086篇
  国内免费   2423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2403篇
地球物理   586篇
地质学   2279篇
海洋学   1347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240篇
自然地理   64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321.
The Ulleung Basin, East Sea/Japan Sea, is a Neogene back-arc basin and occupies a tectonically crucial zon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elative motions between Eurasian, Pacific and Philippine Sea plates. However, the link between tectonics and sedimentation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in the back-arc Ulleung Basin, as it does in many other back-arc basins as well, because of a paucity of seismic data and controversy over the tectonic history of the basi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tectonostratigraphic and sedimentary evolution in the deepwater Ulleung Basin using 2D multi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The sedimentary succession within the deepwater Ulleung Basin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ond-order seismic megasequences (MS1 to MS4). Detailed seismic stratigraphy interpretation of the four megasequences suggests the depositional history of the deepwater Ulleung Basin occurred in four stages, controlled by tectonic movement, volcanism, and sea-level fluctuations. In Stage 1 (late Oligocene through early Miocene), syn-rift sediment supplied to the basin was restricted to the southern base-of-slope, whereas the northern distal part of the basin was dominated by volcanic sills and lava flows derived from initial rifting-related volcanism. In Stage 2 (late early Miocene through middle Miocene), volcanic extrusion occurred through post-rift, chain volcanism in the earliest time, followed by hemipelagic and turbidite sedimentation in a quiescent open marine setting. In Stage 3 (late middle Miocene through late Miocene), compressional activity was predominant throughout the Ulleung Basin, resulting in regional uplift and sub-aerial erosion/denudation of the southern shelf of the basin, which provided enormous volumes of sediment into the basin through mass transport processes. In Stage 4 (early Pliocene through present), although the degree of tectonic stres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mass movement was still generated by sea-level fluctuations as well as compressional tectonic movement, resulting in stacked mass transport deposits along the southern basin margin. We propose a new depositional history model for the deepwater Ulleung Basin and provide a window into understanding how tectonic, volcanic and eustatic interactions control sedimentation in back-arc basins.  相似文献   
322.
Yan  Ziyan  Tan  Minghong 《地理学报(英文版)》2020,30(11):1909-1920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In recent years, flows of many rivers and lakes have become reduced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around the world. The most typical examples of this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323.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中国亚热带北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志翔  姚永慧  胡宇凡 《地理研究》2020,39(12):2821-2832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自然区划中一条重要的自然界线,它的划分问题曾引起诸多学科学者的争论。由于早期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多以定性、专家集成方法为主,同时区划目的、使用指标等多有不同,导致不同学者所划分的自然区多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基于空间分异性思想,使用地理探测器定量探测气候指标对中国亚热带北界的影响,选择其中q值较大的指标如日均温≥0℃天数、最冷月1月均温、年降水和湿润指数等作为主导因子并参考植被、土壤数据探讨亚热带北界界线的位置。结果表明:① 地理探测器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筛选自然区划的主要气候指标,并确定分界线的准确位置,提高了自然区划研究的技术水平和区划界线的客观性。② 使用地理探测器划分的新界线在研究区西部位于秦岭南坡1000~1600 m的位置,与以往界线相比略偏南;在研究区东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比以往界线略偏北。在保持自然要素完整性的同时,新界线具有更大的q值,表明新界线可以很好的反映暖温带与北亚热带2个区划带之间的差异,划分结果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324.
东海东北部春季若干重要水文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主要基于韩国海洋研究所在东海沿岸海洋过程试验中收集的CTD资料,分析了1995年春季出现在东海东北部的一些重要水文结构。结果表明,一种锋涡状结构出现在黑潮向东转折点附近。它不仅使邻近海域的水文结构变得更复杂,而且诱发黑潮水与陆架水间活跃的交换。在陆架坡折处观测到若干孤立的陆架水块,可能是锋涡的卷挟作用所致;该海域存在4个水团,即黑潮水、对马暖流水、陆架水和混合水。对马暖流水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水为变性黑潮水,盐度比黑潮水约低0.1,底层对马暖流水仅位于冲绳海槽区,并有着与黑潮中层水相同的温、盐特性;一种双锋结构出现在邻近黑潮的陆架边缘附近。在内陆架形成的陆架锋,由北向南伸展时,愈来愈偏向陆架边缘。而黑潮锋沿九州以西深槽的陆架边缘向北伸展。在黑潮转折点附近,两锋几乎合并为一条锋。狭窄的锋带由黑潮水及其变性水和陆架水的混合水所占据。  相似文献   
325.
东海沿岸上升流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Backhaus的三维非线性模型,同时考虑潮,风和台湾暖流的作用,本文计算了夏季我国东海沿岸上升流。结果表明,东海沿岸从杭州湾口外一直到闽北的海底坡折区上存在明显的上升流,它呈带状分布,宽约40km,舟山近海的强上升流出现在30m层,向南则可达到较深的水层,流速一般为6.5×10^-3cm/s。  相似文献   
326.
渤、黄、东海三维潮波运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采用POM三维海流数值模式模拟渤、黄、东海潮波运动。所得潮汐调和常数与77个测站的观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m1振幅1.92cm,迟角4.39°;M2振幅4.70cm,迟角5.08°。模拟结果显示M2分潮流共存在8个圆流点,m1岁潮流共存在9个圆流点。其中,M2分潮流在舟山群岛附近与m1分潮流在黄海北部和台湾海峡谷存在一个圆流点,这三个圆流点是本文数值模拟所首次显示的,需进一步的观测验证它们实际存在与否。模式还得出湍流涡动系数分布。  相似文献   
327.
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对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利用1974年1月到1996年12月重分析(NOAANCEP-NCARCDAS-1)全球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及同期赤道太平洋各海区SST资料,研究了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变化特征及其对赤道东太平洋SST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全球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及对SST的响应,在南北两个半球有很好的一致性。全球副热带高压强度的变化与超前3个月SST的正相关最为显着。对SST响应最强烈的区域主要在南北纬30°之间的低纬,低纬地区局地SST对副热带高压也有强烈的影响。从10°到30°纬度,对SST的响应分别落后于赤道2~9个月。在中、高纬大气环流的响应表现为波列特征,对暖SST及冷SST的响应波列基本相反,但对暖SST的响应更为显着。海温和副热带高压的月际持续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副热带高压9-10月的相关障碍可能与NinoC区SST8-9月的相关障碍低点有关。  相似文献   
328.
渤、黄、东海夏季环流的三维斜压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拉格朗日时均观点描述环流,建立起潮流与准定常流共同占优势系统中的陆浅海环流模型,并诊断计算了夏季渤、黄、东海的三维环流图。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渤、黄、东海主要流系的特征。对照冬季结果,对渤、黄、东海环流的季节变化做了阐述。从环流垂向分量的分布图上,可发现渐闽近海、长江口外存在较明显的上升流区。另外,对夏季渤、黄、东海的热盐环流和潮致余流分别进行了模拟,发现它们均能在黄海构成一逆时针向的五流系统,这对形成和维持夏季黄海冷水团的存在有重要作用。热盐环流的模拟结果表明,黄海冷水团环流含有“热成流”的成分;通过Lagrange余流的计算发现环绕黄河冷水团的环流还含有“潮成流”的成分。  相似文献   
329.
用模糊集合观点讨论水团的有关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划分水团的基本原则,概括为水团内部特征的相对均一性及其与外部海水的明显差异性。用模糊集合讨论了水型、水团和水系等有关概念。提出了用模糊集合观点定义水团及其核心、本体、边界与混合区的建议,并以1979年8月黄海和东海表层为例,给出了各水团的隶属函数。计算了其核心、本体、边界、混合区及贴近度,按其模糊性排出了顺序。  相似文献   
330.
长江河口横沙东滩自然演变及工程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横沙东滩(含横沙浅滩)是长江河口主要浅滩之一,在浅滩两侧(北港和北槽主槽)水流控制下,受浅滩横比降形成的过滩水流和较强的风浪作用影响,滩面长期以来少有淤涨。通过对1995~2002年的地形资料(吴淞基面)进行研究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随着北港主槽向南岸进逼,造成横沙东滩窜沟西部到白条子沙之间的滩区北沿明显内凹;随着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双导堤工程的实施,在北导堤产生的堵汊、导流和拦沙的作用下,白条子沙至横沙东滩沟滩面出现微淤;而横沙东滩窜沟以东滩面难以淤高。采用促淤工程和就近吹泥上滩方式,增加横沙东滩的滩面高程以加快造地,从而达到既疏浚航道又增加湿地面积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