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8篇
  免费   482篇
  国内免费   1195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701篇
地球物理   174篇
地质学   2301篇
海洋学   145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新疆塔什布尔干县瓦卡地区位处西昆仑山的腹地,过去本区无早白垩世地层的报导。因此,该区早白垩世鱼化石的发现对该区地层的划分、构造格架的建立和发展演化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2.
莫索湾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储集层沉积及成岩作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根据5口评价井,莫101、莫102、莫103、莫104、莫105井及盆5、盆6井的取心资料、电测曲线、综合录井资料以及地震资料分析研究,得出研究区侏罗系三工河组J1s2^2;地层的岩石学特征,认为储层的岩石类型为细中粒岩屑砂岩及不等粒岩屑砂岩,细粒岩屑砂岩少量.沉积相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并指出它们在纵向上的沉积序列特征及砂体展布特征.通过大量的分析化验数据分析了成岩作用类型,划分了其成岩序列及成岩阶段.指出压实作用、粘土矿物及敏感性及软碎屑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储集层。  相似文献   
943.
贵州关岭地区中、上三叠统竹杆坡组和小凹组产较丰富的头足类化石,计有11科19届37种,其中Enoploceras,Alloceratites,Sibyllites等属以及Trachyceras aon种系国内首次报道。自下而上可识别出(1)Xenopratrachyceras primum带;(2)Protrachyceras deprati带;(3)Protrachyceras costulatum带;(4)Trachycems multituberculatum带;(5)Sirenites cf. senticosus带等5个菊石带。讨论了每个菊石带的特征,并与国外同期菊石带进行了对比,指出(1)带与欧洲拉丁期早期R.reitzi带相当,(2)和(3)带分别与拉丁期晚期E.curionii带和P.archelaus带相当,(4)和(5)带分别与欧洲早卡尼期早期T.aon带和北美的早卡尼期晚期Sirenites nanseni带对比。关岭生物群产出层位与Trachyceras multituberculatum菊石带层位一致,时代应为早卡尼期早期。  相似文献   
944.
贵州扁平紫松晚期-罗甸期的相对海平面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贵州紫云扁平剖面沉积记录,分析了该区在二叠纪早期的相对海平面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扁平地区在早二叠世紫松晚期-罗甸期存在6次连续的三级旋回海平面升降过程,其中,海平面上升速率最快的是第3次旋回;水体深度最大的是第4次旋回;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第5次旋回。该时期的Ting类生物事件可能与这些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945.
Comprehensive analyses were made based on seismic prospecting data, electrical prospecting data and basin simulation data as well as regional geological data and thorough discussions were conducted about the complicated structures, features and evolution of Hefei Basin in Early Cretaceous in this study, and it was derived that that Hefei Basin was a composite basin formed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ress field from compressive toward tensile in Early Cretaceous. In other words, this basin was a foreland basin of gliding-thrust type, which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Dabie orogenic belt in the south side in the early to middle period of Early Cretaceous, while being a strike-slip basin of pull-apart type, which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activity of Tanlu fracture in the east side in the middle to late period of Early Cretaceous. Moreover, the potential Lower Cretaceous oil and gas system in the pull-apart basin and the vista for its prospecting were explored in this study. Tectonism of the Tanlu fracture was further discuss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basin, an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is is beneficial and instructive to the oil and gas prospecting in Hefei Basin.  相似文献   
946.
在柴达木北缘吉绿素滩间山群火山岩中发现埃达克质 (adakitic)英安岩 ,其主要地球化学特征如下 :SiO26 3.7%~ 6 4.3%,Al2 O3 15 .0 7%~ 15 .2 7%,MgO 3.47%~ 3.72 %,K2 O/Na2 O 0 .14~ 0 .2 5 ,Y和Yb含量较低 ,Y为17.82× 10 -6~ 18.10× 10 -6,平均 17.96× 10 -6,Yb为 1.47× 10 -6~ 1.5 5× 10 -6,Sr含量较高 ,为 5 2 7× 10 -6~ 5 37× 10 -6,亏损HREE ,具弱负Eu和Sr异常。除MgO高于正常的埃达克岩外 ,与世界上典型埃达克岩极为相似。据其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并结合该区埃达克质英安岩 (5 14.2± 8.5Ma)和榴辉岩 (494.6± 6 .5Ma)的年龄数据 ,推测柴北缘板片在晚寒武世开始俯冲 ,俯冲板片在 75~ 85km深处开始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 ,而熔融残留部分继续俯冲 ,在早奥陶世形成含石榴石残留相的榴辉岩。柴北缘埃达克质英安岩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早古生代柴北缘发生过洋陆俯冲作用。  相似文献   
947.
酒泉早白垩世半地堑断陷呈南北向或北东向展布,进一步分为多米诺骨牌式、对倾式和背倾式三种。其充填物明显地受近南北向或北东向正断裂控制,其中的火山岩均为碱性玄武岩,可能由地幔熔融形成。初步认为,酒泉半地堑断陷是早白垩世陆内地幔热隆诱发的近南北向伸展构造。在新生代,由于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北祁连山前展式北向推覆作用可能使早白垩世半地堑断陷的南部地区转换成山脉,现今的半地堑南部边界被掩伏于北祁连山之下;同时,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使控制半地堑沉积体系的近南北向或北东向正断裂转换为逆冲断裂.发生反转。  相似文献   
948.
记述了辽宁义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的一件初鸟类(Avialae)化石,其嘴里无牙,前肢明显长于后肢,尾巴由20多节尾椎组成,叉骨呈U字形,飞行羽毛超过了身体的长度。各种特征表明,新发现的初鸟类真正具有了飞行能力,代表了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的又一中间环节。正式将其命名为中华神州鸟(Shenzhouraptorsinensisgen.etsp.nov.)。  相似文献   
949.
陕西宽坪岩群变基性熔岩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靠社 《陕西地质》2002,20(1):72-78
宽坪岩群广东坪岩组绿片岩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微量元素、副矿物等研究表明其原岩为基性火山岩。对商州市板桥地区基性熔岩变质而成的绿片岩区域地质、地球化学特点、锆石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和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放射性成因铅丢失最少的岩浆成因锆石的206Pb/238U表面年龄为1154Ma,变质成因锆石的206Pb/238U表面年龄为444Ma。5个锆石颗粒构成的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1827±11Ma,代表基性熔岩形成年龄;下交点年龄为418±8Ma,代表加里东期变质年龄。综合认为宽坪岩群形成时代为早元古代。  相似文献   
950.
东亚冬季风对秋、冬季SSTA响应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NCAR CCM2模式,通过设计多组数值试验方案,研究了东亚冬季风对赤道中东太平洋、中纬度太平洋秋、冬季SSTA的响应。模拟结果表明,东亚冬季风对秋、冬季太平洋SSTA均存在一定的响应,但冬季风对SSTA的响应存在显著的季节和海域差异,并表现出不同的异常响应形态。东亚冬季风对秋季SSTA的显著响应区域位于中纬度太平洋地区,该区域的SST的持续异常,可以引起欧亚、北美地区冬季大气环流的异常,并伴随有明显的EU型和PNA型波列特征,秋季中纬度太平洋SST持续异常偏冷(暖),能够引起有利于强(弱)东亚冬季风的环流异常。而冬季风对冬季SSTA的响应则为赤道中东太平洋和中纬度太平洋SSTA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两个区域SSTA的同时强迫下,大气环流表现出类似PNA及WP型波列分布的异常响应特征,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正(负)的SSTA及中纬度太平洋负(正)的SSTA,将导致弱(强)冬季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