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230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明  林宝玉 《地质学报》2022,96(6):1895-1921
本文参照北京西山及国内外寒武系相关地层资料,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西山寒武纪海相红层进行了初步研究。在西山寒武纪地层中,共识别出14层(套)海相红层,分别为:早寒武世下苇甸组1层B∈RB1(沧浪铺期);早—中寒武世早期3层B∈RB2、B∈RB3及B∈RB4(馒头期—毛庄期);中寒武世中期3层B∈RB5、B∈RB6及B∈RB7(徐庄期);中寒武世晚期1层B∈RB8(张夏期);晚寒武世早期2层B∈RB9、B∈RB10(崮山期);晚寒武世中期3层B∈RB11、B∈RB12、B∈RB13(长山期):晚寒武世晚期1层B∈RB14(凤山期)。所有14层海相红层形成于陆表海浅水环境,它们均属陆棚红层。红层分布模式说明,它们的形成与其附近的古陆有关。依据海相红层及其上下层位中所含的三叶虫化石,本文初步论述了各海相红层的大致时代,并与其他地区的同期海相红层进行了对比。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山西东部寒武纪海相红层的层序和全球早寒武世沧浪铺期海相红层的广布事件。  相似文献   
92.
On the basis of ten-years major expecrience in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s in nuclear power plant siting in our country, the stage and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are outlin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93.
本文概述了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并使用此法对有机质演化阶段的划分进行了初探,这个方法有利于油田的勘探和开采。  相似文献   
94.
新疆的管孔石燕分布在中天山—觉洛塔格一线及其以北地区,时代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维宪晚期。新疆的大长身贝分布于中天山及觉洛塔格一线及其以南地区,时代为早石炭世维宪晚期至晚石炭世的巴什基尔早期。两者分布时期均与传统观念(管孔石燕为杜内期、大长身贝为维宪期)不同。  相似文献   
95.
下扬子地区奥陶—志留纪之交岩相分异明显,发育了多种类型的岩石地层单位,其沉积岩的颜色、岩性、厚度、赋存化石组合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笔者通过对研究区内野外露头及钻井剖面的考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利用岩石学、古生物学、生态学及室内分析方法将其划分为滨岸相、孤立台地相、浅海陆棚相、陆棚坡折相、欠补偿盆地相和盆地浊积岩相6种沉积相类型。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晚奥陶世凯迪晚期,受加里东构造运动影响,华南板内碰撞挤压作用显著,"江南古陆"不断抬升和扩张,直接导致了旧的"台-坡-盆"格局的消失和新的古地理格局的形成,之前发育的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水体变深的古地理格局彻底转变为北西、南西、南东三面被古陆包围,向东北方向水体加深的古地理格局。晚奥陶世赫南特期,由于南极冰盖凝聚导致的全球海平面下降和气候变冷,扬子地台海域变浅,致使海底盆地上升到最低含氧深度面之上处于充氧水层中,富氧环境代替了缺氧环境,岩相由五峰组黑色页岩转变为更浅水的观音桥层泥灰岩或新开岭层泥岩;江南沉积区长坞组—于潜组的复理石沉积组合转变为更浅水的的文昌组—堰口组近磨拉石沉积组合。早志留世鲁丹期,随着全球海平面重新上升,隆起面积继续扩大,构造围限作用加剧,黑色页岩重新出现。尤其是安徽南部的安庆—铜陵—巢湖一线,江苏中部的南京—句容一线五峰组—高家边组底部的黑色硅质页岩和炭质页岩,笔石带与中上扬子的五峰—龙马溪组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厚度均在40~60 m,TOC含量1.2%~4%,具很好的生烃潜力,应视为下一步烃源岩及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研究区域。  相似文献   
96.
97.
以江阴市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在综合分析了当前地籍数据分类和要素编码标准的现状后,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模式下现代地籍数据的分类和要素编码标准,最后结合实际的项目应用,总结了该标准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8.
再论志留纪年代地层的统、阶层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戎嘉余 《地层学杂志》2005,29(2):160-164
一、概述 本文只是简要地讨论志留系全球界线层型存在的问题,有关志留系各层型剖面的具体位置和笔石带标志、我国志留系年代地层及其与国际层型标准的对比、国内志留系统与阶的划分方案、我国志留系生物地层和我国志留纪各时期的古地理(含生物古地理)已在其他论文(戎嘉余等,2000;戎嘉余、陈旭,2000;戎嘉余,2003;Rong Jia-yu et al.,2003a、b)中进行了探讨,这里不再赘述.为保持讨论的完整性,本文对志留系的底界与温洛克统的底界问题又作了些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99.
天山各分区地震活动性与能量积累阶段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莹甄  沈军  王海涛 《中国地震》2005,21(4):496-507
本文研究了天山各地震构造区的地震活动特征与所处能量积累阶段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天山各分区当前地震危险性。初步得到处于不同能量积累阶段的天山不同地震构造区的地震活动特点及其所反映的能量积累状态。认为天山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既受区域构造运动强度的影响,又受地震构造所处的能量积累阶段的影响。对于构造运动非常强烈的地区,正确判断其目前所处能量积累阶段,可以对未来地震震级上限有比较准确的判断;而对现今地震活动相对较弱地区所处能量积累阶段的判断,可使我们对潜在地震危险有较充分的认识。研究表明,南天山西段各区能量积累水平大都进入中、后期阶段,地震活动水平高,地震危险性明显高于北天山和中天山各区(段)。北天山各分区以及中天山地区能量积累多处于早、中期阶段.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