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7篇
  免费   682篇
  国内免费   1321篇
测绘学   396篇
大气科学   2311篇
地球物理   504篇
地质学   876篇
海洋学   389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208篇
自然地理   24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1 毫秒
991.
山地垂直带谱是气候和植被水平地带变化和更替的缩影,垂直带的带幅、带间过渡方式、带内结构和垂直带组合方式都表现出高度的异质性和复杂性。本文发现在中国南北过渡带中部太白山发育了世界上最宽的山地垂直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垂直带。该垂直带从基带到典型垂直带再到先锋性垂直带皆为山地落叶阔叶林,3种本来可以独立存在的垂直带,连续分布形成了包含3个栎林亚带、2个桦林亚带的“三层五亚带”超级垂直带,远远超过正常情况下山地垂直带1000 m的阈值,且其上限达到了海拔2800 m。它的形成与秦岭所处的过渡性地理位置、秦岭中部垂直带谱的完整性、丰富的落叶木本植物种群及其形成的强大群落竞争优势等因素紧密相关。超级垂直带的发现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是中国南北过渡带又一重要的标志性自然地理特征;它表明山地垂直带在特殊的山地环境中可以具有非常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宽大带幅,这扩展了我们对山地垂直带谱结构及机理认识的广度,对于创建山地垂直带谱结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超级垂直带的发现,也说明中国南北过渡带还有很多科学内容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学界对超级垂直带形成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因素、地理过渡带的结构和生态效应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2.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POSSIBLE SCENARIOS OF FLOOD AND DROUGHT IN CHINA IN THE CASE OF GLOBAL WARMING ChenJiaqi(陈家其)(Nanjin...  相似文献   
993.
从描述西南低涡运动的中尺度原始方程组出发,对低涡系统作水平分布的零阶Bessel函数近似,在铅直方向上取6层斜压模式近似;导出了西南低涡移动速度的控制方程,得到了影响低涡移动的较为全面的因子,并通过对个例进行6层斜压模式的数值计算和诊断分析,找出了对低涡移动取决定性作用的决定性因子、一般影响因子、作用较小的修正因子和贡献极其在弱的不影响因子。然后分析和讨论了各因子对低涡移动作用的物理意义,为认识西南低涡移动的物理机制及用于业务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This paper's method simulates the tidal current field near piles to derive and predict the scale oftheir impacts on the tidal current field, and presents the empirically obtained damp coefficient needed inpedicting the current field. The substituted plans used in the prediction are studied using Qingdao.Crossway as an example.  相似文献   
995.
刘仁杰  王德育 《天文学报》1995,36(2):159-164
本文在细环近似和共转半么位移不为零的条件下,考虑吸积环中非轴对称动力学不稳定性的线性扰动过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得不稳定性的线性增长率和共转半径位移随波数的变化关系,发现线性增长率受共转半径不为零的影响较小,而共转半径位移项随波数的色散关系与线性Kdv方程的色散关系相同,说明窄吸收环在动力学不稳定性数值模拟中出现的“行星状解”很可能是类似于Kdv方程中的孤子解。  相似文献   
996.
合成孔经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当今微波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全天候、全天时、高分辨率以及穿透地表等特点使其具备其他传感器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成像处理是SAR技术的核心部分。分析了星载SAR点目标回波信号模型和几种常用的星载SAR数字成像处理算法。以距离-多普勒算法为例,阐述了距离压缩和方位压缩的实质,详细讨论了多普勒参数估计、距离徙动校正和斑点噪声的去除等几个关键的问题。采用ERS-1卫星数据做了成像实验,并对SAR成像技术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997.
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模型及在昆明东川城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泥石流危险范围模型实验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并进行了误差分析。以昆明市东川城区后山3条泥石流沟为例,运用该模型对其危险范围进行了预测分析,为东川城区泥石流防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张楠  杨晓君  邱晓滨  刘一玮  杨洋 《气象》2018,44(1):118-131
2015年9月4日白天,天津出现突发性暴雨过程,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偏南气流与高压底部东北风相遇,在蓟州山区以南形成辐合,触发雷暴发展;雷暴形成后,回波形成"后向传播"机制,配合中低空的南风脉动,在天津北部形成南北向的"列车效应",导致北部强降水的发生;上游的高空槽降水在近地面形成冷池,其向东辐散气流与偏东风相遇,在降水区下游触发新的雷暴,使得雨带快速东移,且当辐散气流与偏东风相遇后,出现小尺度辐合性气旋式环流,导致下游强降水增幅;当高空槽降水云团主体移过城区后,在γ中尺度辐合流场作用下,触发小尺度对流云团的生成和发展,影响天津城区再次出现强降水。在短期预报过程中,预报员在大尺度模式环境场分析的基础上,对于中尺度模式仅参考了其降水预报,而忽略了对中尺度环境场的分析,分析表明,虽然中尺度模式对此次过程的降水时段预报存在偏差,但其中尺度环境场预报,可以为此次暴雨过程在短期时效内(24h)的预报订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孙敏  袁慧玲  杜予罡 《气象》2018,44(1):65-79
本文分析了2015年3月17—18日上海地区连续两天发生最高气温预报失误的天气背景,并使用当日实况观测和业务预报使用的数值模式资料,剖析预报失败的原因,分析表明:对天空状况的误判是导致17日预报失败的主要原因,且东南风预报偏强更进一步增大了预报误差;冷空气影响时间的判断失误是导致18日预报失败的主要原因。从模式预报的实时检验、预报的跳跃性和不确定性角度分析了预报中存在的问题:预报员应重视本地和上游实况,从传统对单一确定性模式预报的依赖向多模式多起报时次及能提供概率预报和不确定性信息的业务集合预报的分析思路转型。此外,还需加强对集合预报的系统性检验、评估及数值预报释用产品的开发,增加包含不确定性信息的公众天气预报发布形式。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DERF2.0数据,应用均一化标准差、均方根误差等方法,以2013年乌鲁木齐春季逐日温度及24h变温检验为背景,初步评估了该模式对延伸期春季强降温过程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1)逐日气温预报整体偏差随预报时效推进而增大,延伸期预报偏差明显大于中期。(2)旬平均温度的中期预报偏差普遍在-2~-8℃,延伸期的预报偏差最小在0℃左右,最大为-15.5℃。(3)日平均气温以及最高、最低气温的逐日偏差均以冷偏差为主,偏差范围为5~-15℃,延伸期预报偏差范围为-5~-15℃。模式对升温阶段的预报冷偏差随升温加剧而增大,对降温阶段的预报偏差随降温加剧而减小。24h变温偏差主要在5℃范围内变化,延伸期的24h变温偏差比中期预报偏大可达|8|℃以上。(4)DERF2.0模式对中短期温度预报有一定水平,延伸期预报能力下降,可参考价值较弱。(5)对强降温过程的结束日的温度预报偏差小,而对过程初始日的温度预报冷偏差大,造成对降温过程的预报暖偏差大,强降温过程普遍漏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