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71.
魏胜  王家映 《地球物理学报》1993,36(02):256-263
本文采用反射映像(即U/D成像)原理对大地电磁资料进行成像,将地面观测的波场分解成上行波和下行波,并分别向下延拓,利用上、下行波的时间一致性原理确定地下电性界面的位置.对TE和TM模式的MT响应分别处理可以得到两个深度剖面,两剖面的一致性便为实际反射界面的最佳估计.理论和实际资料的计算表明,MT偏移技术是比较有效的,它可获得地下界面直观的映像.和常规MT反演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算法简单等优点,并且还能获得表示地下地质构造真实映像的MT深度剖面.  相似文献   
172.
大步长波场深度延拓的理论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波场延拓是地震偏移成像的基础. 快速进行目标区波场延拓对石油勘探中急需发展的深部地震勘探和无组合海量地震数据的成像有重要意义. 在目标区成像中,目前已有的波场延拓方法,包括基于走时计算的Dix方法和射线追踪方法,以及基于小步长波场递推的方法,在适应复杂介质、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某一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算子相位”李代数积分的快速计算延拓算子的方法,称为大步长波场延拓方法. 在该方法中,指向目标区的波场延拓算子象征的复相位被表示成波数的线性组合. 线性组合的系数是层速度函数及其导数的深度积分,计算和存储较为方便. 波场延拓算子通过相移算子加校正的方法,利用快速Fourier变换在空间域和波数域予以实现. 利用动力学等价关系导出了便于计算的表达式. 本文比较了算子主象征函数用一步法展开和用两步法展开的精度,从而说明大步长方法的精度要高于递推方法. 在横向和纵向线性变化介质中,将大步长方法的脉冲响应与递推法做了比较,说明大步长延拓算子的走时精度主要取决于相移因子中的横向变速校正项;且在各种近似下,大步长算子发生的频散都非常小.  相似文献   
173.

本文基于感应测井中的几何因子与一阶Born近似理论,通过柱坐标系下耦合势Helmholtz方程三维有限体积法研究建立了各向异性地层中含环状天线槽的随钻方位电磁波测井几何因子.首先,通过引入环状电流源与径向磁偶极子源电磁场Green函数,并结合Green第二积分公式,推导出随钻方位电磁波测井仪器中环形电场和横向磁场微小变化与各向异性地层中水平和垂直电导率相对摄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轴向和横向感应电动势微小变化量计算方法与柱坐标系中轴向和横向分量空间灵敏度函数(三维几何因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径向和纵向微分几何因子计算公式.然后,应用耦合势三维有限体积法确定发射线圈产生的感应电磁场以及环状电流源与径向磁偶极子源电磁场Green函数的数值解.最后,给出不同频率、不同倾角、不同各向异性系数等多种情况下该仪器的空间灵敏度函数与微分几何因子的数值结果,用于分析考查仪器的响应特征与空间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174.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a common faecal indicator organism, Escherichia coli, in an urban salt-wedge estuary in Melbourne, Australia.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comprehensive depth profiling in the water column at four sites and included measurements of temperature, salinity, pH, dissolved oxygen, turbidity, and E. coli concentrations. Vertical variability of E. coli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alt-wedge dynamics; in the presence of a salt-wedg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E. coli concentrations with depth. Transverse variability was low and was most likely dwarfed by the analytical uncertainties of E. coli measurements. Longitudinal variability was also low, potentially reflecting minimal die-off, settling, and additional inputs entering along the estuary. These results were supported by a simple mixing model that predicted E. coli concentrations based on salinity measurements. Additionally, an assessment of a sentinel monitoring station suggested routine monitoring locations may produce conservative estimates of E. coli concentrations in stratified estuaries.  相似文献   
175.
A submerged body that moves near a free surface needs to keep its attitude and position to accomplish its missions, which are required to validate the performance of a designed controller before sea trial. Hydrodynamic maneuvering coefficients are generally obtained by experiments o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but these coefficients suffer from uncertainty. Environmental loads such as wave excitation, current, and suction forces act on the submerged body when it moves near the free surface. Therefore, a controller for the submerged body should be robust to parameter uncertainty and environmental loads. In this paper, six-degree-of-freedom equations of motion for the submerged body are constructed. An adaptive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the neural network and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ler is used for the depth controller.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under various depth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signed controller.  相似文献   
176.
震源深度是目前最难确定的震源参数之一,基于密集的近台观测数据可以准确确定近震震源深度,但对远震的震源深度无法较好地约束。远震反射波震相sP和pP包含用于确定震源深度的有效信息,理论上可以对远震的震源深度进行有效约束。将国内测震台站中台间距远小于震中距的区域台站作为台阵,通过互相关、震相对齐、波形叠加聚束等处理,可以提升sP和pP深度震相的信噪比。利用IASP91全球模型,根据震相走时差得到较为准确的震源深度。本文计算了2017—2020年M≥6.0的64个国外远震的震源深度。通过与GCMT、GFZ、USGS等机构给出的结果相比,验证了此方法得到的震源深度的可靠性。通过讨论破裂持续时间对pP震相识别的影响,得到此方法在矩震级6.0~8.5时,在不同深度上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7.

Dreamlet偏移成像目的是探索一类能够对地震波场和单程波传播算子同时分解和压缩的理论和方法,也即实现在压缩域的传播与成像.地震数据在时间和空间的非平稳性质,决定了要实现地震数据的有效稀疏表示,分解方法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时具有局域化性质.Dreamlet由时间和空间局部分解原子的张量积构成,可以看作一种脉冲-小波束形式的波场分解原子.时空局域化的dreamlet单程波传播算子在对波场沿深度方向延拓时,地震数据在时间轴上总是向同一方向流动.随着深度的增加,部分用于成像浅层结构的数据归位至其空间位置后被dreamlet算子丢弃,波场的有效记录时间变短,每一步用于波场延拓的计算量也相应下降.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本文介绍dreamlet传播算子与观测系统沉降法偏移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观测系统沉降法偏移每一步都将记录到的所有数据向下延拓,沉降后的波场等效于把源和检波器都放置在目标深度所能接收的反射数据.Dreamlet观测系统沉降过程只保留用于成像观测系统下部地质结构的有效数据,自动丢弃已经用于成像观测系统上部而对下部成像没有贡献的信号.本文通过二维SEG/EAGE叠后和Marmousi叠前数据算例展示了dreamlet传播算子应用于观测系统沉降法偏移的这一特点.数值算例结果显示,在不影响成像质量的前提下,该偏移方法能够有效减少传播数据量,为发展一种快速高效的偏移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8.
三维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礼农  张剑锋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1):2906-2915
基于三维VTI各向异性介质的频散关系,构建波数项和空间项分离的单程波算子表达式,以优化算法,确定算子的待定系数,实现广角逼近三维VTI介质的广义相移算子,发展了可灵活处理强或弱各向异性介质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文中同时也针对其工业应用建议了三维VTI各向异性介质中可提高计算效率的频率相关变步长波场深度延拓算法及稀疏采样情况下可实现陡倾角构造正确成像的反假频波场延拓算法.SEG二维Hess VTI各向异性介质理论模型数据及野外数据集观测系统下的三维脉冲响应计算表明,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工业应用潜力的三维各向异性波动方程叠前深度方法.  相似文献   
179.
ASTER多光谱遥感数据目前可以用于岩石矿物资源信息的识别和提取。本研究尝试利用ASTER 可见光近红外(VNIR)和短波红外(SWIR)的多光谱遥感数据提取干旱地区的岩石与矿物信息。基于新疆天山西南缘柯坪隆起东部不同地层单元岩石的化学组成和矿物成份以及VNIR SWIR谱域光谱吸收特征的分析,我们采用相关吸收波段深度(RBD)和波段比值(BR)方法对研究区的多光谱遥感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有效区分和识别了白云岩、石灰岩、砂岩以及阿克苏群的蓝片岩—绿片岩和砂质片岩。白云岩的CO2-3吸收谱带中心波长位于232〖KG*3〗μm,与灰岩的CO2-3 吸收谱带中心波长位置235 μm相比,具有向短波长方向移动的特点,据此可以利用RBD7、RBD8分别有效的识别白云岩和灰岩; 长英质岩石显示Al OH和Fe3+ VNIR SWIR吸收特征,而基性 超基性岩石显示Fe2+ 和Fe、Mg OH特征,利用不同的铁价态和次要矿物可以区分它们:ASTER band2/band1代表了含Fe3+ 矿物分布信息、ASTER band5/band4代表了含Fe2+ 矿物分布信息、RBD6可以估计Al OH矿物的丰度; 砂质/泥质片岩含较多的多硅白云母、绿泥石、黑硬绿泥石以及风化后表面覆盖的其它粘土矿物,在221 μm(band 6)存在有特征的吸收谱带,并且在165 μm(band 4)具有较高的反射率,而蓝片/绿片岩在221 μm(band 6)反射率较高,不具有明显特征吸收谱带,同时其在165 μm(band 4)反射率较低,因此蓝片/绿片岩ASTER band4/band6 比值低。应用ASTER band4/band6波段比值可以有效的区分开砂质/泥质片岩与蓝片岩/绿片岩。  相似文献   
180.
基于最小反演拟合差的重磁场源深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等效源及位场物性反演为基础,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求取重磁场源深度的方法.该方法将一层等效源以一定的间隔从浅部向深部移动,并将等效源作为初始模型进行反演,当反演拟合差最小时,停止反演,此时的等效源底深即为所求场源的中心深度.由于仅需要反演一层等效源,比传统的物性反演计算时间大大减少,并且不需要进行深度加权约束.理论模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较准确的场源深度:以长宽比为7.5的薄板模型为例,深度计算误差约为1个点距(25 m);以长宽比为0.5~1.5的厚板模型为例,深度计算误差小于1个点距(25 m).将该方法应用于实测航磁梯度数据,计算的磁源中心深度在200~250 m之间,钻井资料显示该异常由埋藏深度在200~300 m的闪长岩引起,计算结果与钻井资料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