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1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364篇
测绘学   165篇
大气科学   202篇
地球物理   343篇
地质学   948篇
海洋学   277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37篇
自然地理   85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1 毫秒
411.
西方乡村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梳理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性研究的社会、学术背景的基础上,聚焦于乡村性的社会建构流派及其对中国乡村转型与乡村地理研究的启示。社会建构流派将乡村性看作是社会、文化建构的过程与产物而非先存的事实,重点关注乡村转型过程中的权力关系与差异性。由描述性流派、乡土流派向社会建构流派的过渡可以看作是从关注乡村性物质层面转向想象层面,由追求乡村性的本体、核心机制向探索乡村性的认识论问题,也就是从追求“乡村性是什么”到研究“不同社会群体如何认识乡村性”“不同社会群体多样化的乡村性话语和体验”。而目前的中国乡村性研究主要关注乡村性指标及其模型建构,相关研究对于各级政府全面地了解现存的乡村问题并合理地制定乡村发展、复兴政策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西方乡村研究中,乡村性指标由于暗含线性发展观、无法解读乡村变迁的机制和过程而饱受批判。在中国乡村急剧变迁的今天,现代化乡村发展话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公平的权力关系和霸权话语对部分农村、农民的边缘化基本没有提及。在这种社会与学术背景下,乡村性社会建构流派对于解构乡村性主导话语、揭示乡村变迁过程中的权力关系及不同社会群体间利益冲突与协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12.
基于机载激光扫描数据提取建筑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尤红建  苏林 《测绘科学》2005,30(5):114-116,113
机载激光扫描系统是集成了GPS、惯性导航系统(INS)和扫描激光测距系统并利用飞机作为运行平台,来获取地面的三维位置,进而快速生成数字表面模型(DSM)。随着机载扫描激光测距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获取城市DSM数据也变得越来越快速,而且方便和经济可靠,地面激光点的密度也大大提高。目前国外激光扫描系统的激光点密度一般都达到了1~20点/m2,因此利用机载激光扫描系统获取的城市DSM提取建筑物也渐渐受到重视。利用激光扫描数据提取建筑物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单纯以获取的机载激光测距数据来提取建筑物,第二类是融合激光测距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的建筑物提取,如融合航空影像、融合IKONOS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来提取建筑物。本文对国际上利用机载激光扫描测距数据进行建筑物提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一些分析,同时也给出了应用我国研制的机载激光扫描数据提取建筑物的试验研究和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413.
Despite having a long-standing relationship, teacher education and geograph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Norway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as a research field within academic geography until recently. The author asks: How has Norwegian school geography related to geography taught at universities? Where does research on school geography and geographical education stand today and where should it go from here? She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ole played by academic geographers in the field from the 1970s until the present. Some potential future venues for this emerging research field are suggested on the basis of an examination of what themes are current focal points for research and comparing them to what other countries consider essential in their teac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414.
415.
Despite the long existence of port geography research, there has been no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n its evolution and research trends. Hence, through investigating 155 port geography articles featured in geography journals between 1956 and 2011, 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evolution and research trends of port geography.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port geography had gradually evolved from a secondary and encyclopedic subdiscipline within transport and human geographies to a primary and specialized one. Such a trend had blurred its “geographicalness,” however, with port geography moving toward the more applied and interdisciplinary transportation. The article also indicates that further research would be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ort geography and other disciplines, as well as philosoph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issues.  相似文献   
416.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研究进展及地理学研究议题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由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多样性、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以及人类使用的选择性,在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作用下,服务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权衡、相互增益的协同等变化。理解服务权衡与协同的表现类型、形成机理、尺度依存和区域差异,对于制定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从相互作用与联系、类型与形成机制、研究方法与工具、尺度效应以及不确定性等方面评述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局限性,并对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地理学视角研究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的主要议题,包括服务供需的时空异质性、权衡与协同的形成机制、尺度依存和区域差异等。可为拓展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地理学综合研究水平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17.
尽管空间、地方、区域、环境是所谓"永恒的地理命题",但大部分的人文、环境地理学研究中的"时间"主题都聚焦在研究地方、景观和区域的当前或过去,却少有研究者对其未来产生兴趣。研究的缺乏可能要归因于对此前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地理学者所做的相关研究不熟悉,或者对这些研究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估计不足。本文希望通过梳理在不同年代地理学界对未来地理学的研究做过哪些工作,以及未来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贡献,来弥补这一缺陷。20世纪70年代早期,地理学者开始关注当时正在显现的后工业经济、社会的不同特征,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革新,城市未来,变化中的社会秩序,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改造等一系列问题。部分未来地理学者从"带有地理色彩"的科幻作家们以及其他各学科的学者那里借鉴了许多观点和概念。这些学者们的代表作品,在文中列出的书目以及两本主要的跨学科杂志The Futurist(由世界未来学会出版)以及Future Studies中可以看到。未来学家们所使用的预测方法和模型多种多样,如趋势外推、交叉影响分析、模型模拟、情景假设、德尔菲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当前,对未来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企业界、教育界、政策研究界等的重视,这一点可以从学术性刊物、奖项,以及对2050年及其以后的世界规划中,对未来研究的兴趣日益增长得到证明。对未来的研究聚焦于世界南方(发展中国家)、北方(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与人口,以及全球环境的未来,不仅需要考虑"确定性"(期待中的世界),也同样要考虑"不确定性"以及"不愿意看到却又可能出现"的一面。本文给出了当前至2050年时段地理学者可能需要考虑的29个重点研究主题,涉及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及环境地理领域。同时,本文还讨论了6个针对中国经济、文化、政治、环境领域未来发展的研究主题,包括中国的"绿色化",作为崛起的世界性强国的中国,中国消费者及其伦理观,作为全球创新领袖的中国,人口问题和数字鸿沟,以及未来的宗教/信仰问题。为便于对未来研究的讨论和分析,文中给出了7幅富有新意的专题图,分别描绘了欧洲世界的亚洲化趋势,未来的城市系统,重大洲际交通工程,不同区域的时间文化,自治区域和新的国家,以及环境地带迁移等。最后,本文建议中国地理学界运用德尔菲法,对中国的未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审视。其结果对于区域和国家层面规划制订将是非常具有价值的,也将使地理学者在推动建设社会、环境美好未来的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同时,地理学者也需要与其他学科的学者们紧密合作,共同研究与国家、区域乃至全球未来相关的"时间"主题。  相似文献   
418.
破坏性地震应急信息处置研究现状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地震应急实例,分析了对破坏性地震应急信息处置的认识,并对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19.
GIS技术作为一门空间信息技术,对空间地理信息具有独特的处理和分析能力。近年来,已经成熟地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将学校教育投资的非空间数据同空间位置结合起来,利用空间分析的方法,来分析教育投资分布的空间状况和规律,能更加直观地了解教育投资分布的状况,深入地分析当前教育投资的分布状况,揭示教育投资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给传统的研究方法带来了新的活力,给教育投资的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构建的系统采用Java技术、SuperMap GIS,SQL Server2005,对高等教育数据GIS展现进行了研究,实现了高等教育研究数据的直观展现。  相似文献   
420.
Day-labor hiring sites are common features of the contemporary North American landscape. These are public and semi-public spaces where mostly male residents congregate daily in hopes of being hired for short-term work.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day-labor market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date tends to be policy-oriented, intended to reduce the injustices that are a common part of life as a day laborer. Unfortunately, very little is understood about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day-labor markets. Drawing on more than five years of mixed-methods research in the San Diego Metropolitan Area (SDMA), this paper takes two important steps toward a spatial understanding of day-labor hiring sites. First, it demonstrates that informal hiring sites are established in locations that maximize laborers’ chances of finding employment. Second, it establishes a geo-spatial typology of hiring sites for the SDMA that can be used to better tailor day-labor support efforts and policy to site-level contex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