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40篇 |
免费 | 1467篇 |
国内免费 | 14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37篇 |
大气科学 | 1844篇 |
地球物理 | 1847篇 |
地质学 | 2915篇 |
海洋学 | 647篇 |
天文学 | 154篇 |
综合类 | 474篇 |
自然地理 | 17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122篇 |
2022年 | 246篇 |
2021年 | 316篇 |
2020年 | 278篇 |
2019年 | 339篇 |
2018年 | 300篇 |
2017年 | 327篇 |
2016年 | 342篇 |
2015年 | 361篇 |
2014年 | 418篇 |
2013年 | 441篇 |
2012年 | 470篇 |
2011年 | 416篇 |
2010年 | 408篇 |
2009年 | 459篇 |
2008年 | 428篇 |
2007年 | 492篇 |
2006年 | 488篇 |
2005年 | 390篇 |
2004年 | 421篇 |
2003年 | 319篇 |
2002年 | 308篇 |
2001年 | 240篇 |
2000年 | 226篇 |
1999年 | 200篇 |
1998年 | 212篇 |
1997年 | 158篇 |
1996年 | 153篇 |
1995年 | 134篇 |
1994年 | 169篇 |
1993年 | 101篇 |
1992年 | 85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1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农牧交错带典型偏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原因分析——以奈曼旗尧勒甸子村为例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12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部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尧勒甸子村是农牧交错带典型的偏农区,50a来土地利用发生很大变化。其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20世纪80年代前后明显不同。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业用地和沙漠化土地的变化,并从国家政策、土地产权制度、人口、牲畜、系统结构等方面的变化探讨了其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2.
Introduction Sichuan-Yunnan region, located in the east margin of Qinghai-Xizang (Tibetean) Plateau, is a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the rapidly upheaving Tibetean Plateau and relatively steady Yangtze Platform. Under the pressure exerted by the northward movement of Indian Plate, Sichuan-Yunnan region has been undergone strong deformation and regmagenesis, becoming one of the regions with the most intensive seismicity in the world. The research on the tectonics and seismicity there is alw… 相似文献
73.
74.
为了获取云南地区现今地壳形变和断层活动特征,收集了云南地区1992—2016年的2期精密水准观测资料,采用基于GNSS连续站垂直形变资料约束的平差方法,对区域整体地壳垂直形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滇西北区域地壳整体表现为隆升,垂向速率为2—3mm/a,滇南区域显示地壳沉降速率为-1—-2mm/a,并在下关—永胜和思茅—景谷一带存在地壳形变高梯度带。收集了该地区30多年的跨断层场地观测资料,计算了所跨断层的三维活动量,得出了断层现今活动状态和异常特征,认为滇西北和滇中南地区的场地多数表现出异常活动的现象,其中楚雄、剑川和永胜的监测断层现今表现出与地质背景相反的走滑和拉张特征,峨山、建水和通海场地所处断层在张压性质上与地质背景相反。结合区域水准和跨断层观测分析结果,从“面”和“线”上得出滇西北和滇中南地区存在地壳形变和断层活动异常,构造应力积累较高的结果,加之缺震背景显著,认为应关注该区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5.
深地震反射剖面早已被国际上证实是一种地球深部探测的先锋技术,它利用比石油地震勘探更长的接收排列、更大的激发能量,探测上至地表,下达上地幔的精细结构和构造特征,现已被国内外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陆及海洋地壳与岩石圈上地幔探测上。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在揭示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论述大地构造演化,确定盆山耦合关系,推测成矿成藏条件,分析地震灾害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系统地梳理和概括了国内外陆地地区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典型应用案例。在此基础上,从深地震反射野外数据采集、数据资料处理、剖面地质解译以及多方法联合探测4个方面,对地震反射剖面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在野外采集方面,研发不同激发、接收组合类型的采集技术、提升深地震反射数据采集质量,减少环境破坏,降低经济成本;在数据处理中,继续探究提高深地震反射剖面的信噪比与分辨率,定量监控深地震反射数据处理过程中振幅保真度的相对变化;在资料解译时,将深入挖掘深地震反射剖面的叠前、叠后潜在信息,降低单纯依靠深地震反射振幅解译的非唯一性;在综合研究上,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尺度、多方法上相互补充印证,降低剖面的多解性,提高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度。
相似文献76.
环渤海地区1961-2007年极端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渤海地区降水总量持续偏少,极端强降水和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利用环渤海地区60个台站1961—2007年逐日降水资料,应用百分位方法确定极端强降水阈值,分析了极端强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频率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极端降水强度大、频率高的地区与年降水量高值区相一致,说明极端降水量的多少影响年降水量;极端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特别是京津冀中部地区减少显著;极端降水多发生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最高频次在7月下旬,近10年极端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分散,很少出现每候25站次以上的极端强降水;间隔30d以上的极端强降水近年来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77.
首次在中国祁连山冻土区青海木里地区实施了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的三维地震探测。根据工区内冻土层厚度、地层岩性、水合物储集空间类型和赋存深度等特 点,设计了三维地震数据采集方案,制定了地震数据处理流程,获得了良好的三维地震探测结果。结果表明,工区内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层段地震响应特征与国外冻土区的天然气水合物具有明 显差异;冻土层厚度、岩性、水合物储集空间类型等因素,对该区地震资料振幅、频率、速度等影响显著;水合物层段的地震资料存在低频、中等杂乱振幅等明显的特点,这些特征为该区天然气水合物探测和识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8.
王绍令 《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1995,5(2):149-156
PERMAFROSTCHANGESANDENVIRONMENTALPROBLEMSALONGTHEQINGHAI-XIZANGHIGHWAY¥WangShaoling(王绍令)(LanzhouInstituteofGlaciologyandGeocr... 相似文献
79.
On the basis of about 300 earthquake wave forms observed in the Shidian M
S=5.9 sequences on April 12, 2001 recorded in Kunming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the spectra of shear wave have been used to
estimate the focal parameters of these earthquake sequen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in the magnitude range of 1.5–5.3,
the seismic moments are 1010–1016 N·m, the corner frequencies are 0.2–0.8 Hz, radii of the focal rupture are 200–2 500 m and the stress drops are 0.1×105–20×105Pa.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variation of corner frequency f
c and stress drop Δσ with time,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average corner frequency of the foreshock sequences i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aftershock sequences. Contrarily, the average stress drops Δσ of the foreshock sequences are clear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ftershock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s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verage corner frequency and
stress drops before and after the main shock have index significance to the precursory information before a strong earthquake.
The higher stress drops for the foreshock sequences show that the higher shear stresses have been stored in the area of main
shock. After the main shock, most of the stresses have been released, so the aftershock sequences show a rupture process of
lower stresses.
Foundation item: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ey Project of Yunnan Province (2001NG46) 相似文献
80.
对黄土高原南部耀县全新世黄土地层的形成及保存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层中磁性矿物主要为软磁性矿物,硬磁性矿物对地层的磁学性质贡献小;随着成壤强度的增加,硬磁性矿物的相对含量在减少.本区全新世地层的形成和保存环境为氧化环境,适宜用磁学手段反演全新世古气候.对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无磁滞剩磁磁化率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成壤强度较低时,细粒磁性矿物相对于磁性矿物总量的增加速率相对较快;成壤强度较高时,细粒磁性矿物的相对含量会达到或趋近饱和,相对于磁性矿物总量的增加速率相对较慢.研究表明,在黄土地层中,χfd%和χARM/χ等指示细粒磁性矿物的磁学参数可以显示更细微的气候变化;在古土壤中,χlf的气候指示意义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