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81篇 |
免费 | 3996篇 |
国内免费 | 793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14篇 |
大气科学 | 7399篇 |
地球物理 | 3606篇 |
地质学 | 9897篇 |
海洋学 | 4531篇 |
天文学 | 145篇 |
综合类 | 1480篇 |
自然地理 | 49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6篇 |
2023年 | 477篇 |
2022年 | 1036篇 |
2021年 | 1056篇 |
2020年 | 1145篇 |
2019年 | 1289篇 |
2018年 | 1071篇 |
2017年 | 1069篇 |
2016年 | 1100篇 |
2015年 | 1165篇 |
2014年 | 1542篇 |
2013年 | 1493篇 |
2012年 | 1598篇 |
2011年 | 1527篇 |
2010年 | 1160篇 |
2009年 | 1421篇 |
2008年 | 1312篇 |
2007年 | 1512篇 |
2006年 | 1405篇 |
2005年 | 1283篇 |
2004年 | 1189篇 |
2003年 | 1042篇 |
2002年 | 917篇 |
2001年 | 812篇 |
2000年 | 753篇 |
1999年 | 711篇 |
1998年 | 595篇 |
1997年 | 525篇 |
1996年 | 426篇 |
1995年 | 396篇 |
1994年 | 368篇 |
1993年 | 294篇 |
1992年 | 224篇 |
1991年 | 173篇 |
1990年 | 112篇 |
1989年 | 102篇 |
1988年 | 83篇 |
1987年 | 46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内蒙古"宝音图隆起"的归属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比研究表明,内蒙古"宝音图隆起"和狼山地区的古元古代宝音图岩群与新太古代色尔腾山岩群都是由中低级变质的各种片岩、大理岩组成,一致的岩石组合和变质相暗示二者可能是等同物而不是两个岩群.以物探资料为据的构造研究也证实,"宝音图隆起"与狼山地区之间并无槽-台级的大型断裂构造分开,二者实为统一的构造整体而不是分属槽台,只因两侧被两条近于平行的NE向断裂围限,使其总构造线方向呈NE或NNE向而与色尔腾山的构造线不同.结论认为,"宝音图隆起"仍是华北陆块的一部分,不属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 相似文献
102.
东北三省城市扩展及植被覆盖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期遥感影像数据( MSS、ETM、CBERS) 对城市建成区的面积进行了调查,研究30 多年来东北三省城市的扩展情况,并且结合NDVI 数据,对研究区范围内的植被覆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976-2000 年、2000-2007 年两个阶段,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持续增加,年均扩展率由 5. 10%增加至6. 32%,扩展强度比较显著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哈大交通经济带上; 研究区范围内东部的植被覆盖情况明显好于西部,NDVI 均值随与城市距离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03.
根据2004年10月珠江三角洲3个代表性观测点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秋季大气边界层温度和风廓线特征。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秋季气温递减率较低, 逆温出现频率较高, 强度较弱, 海风使珠江口贴地逆温的出现时间推迟、低空逆温的出现频率增加。珠江三角洲秋季受多种局地环流影响, 边界层内风廓线比较复杂, 晚上城市群与非城市群地区风向有明显差别; 城市群和珠江口多次分别观测到城市热岛环流和海风环流。 相似文献
104.
利用多年逐月海温距平和区风应力距平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回归和EOF分析方法,分析了ENSO相联系的热带太平洋典型风应力异常场结构。结果显示,与ENSO线性相关的风应力异常场在时间尺度上表现为低频变化,在水平结构上主要表现为四个典型分布。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地区云对地气系统太阳短波吸收辐射强迫的气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提供的总云量、行星反射率资料,计算并分析了我国年、月平均云对地气系统太阳短波吸收辐射的强迫及其敏感性系数,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绘制了地气系统短波辐射云强迫的全国分布图。结果表明:我国地气系统短波辐射云强迫及其敏感性系数都与总云量有较好的非线性相关,呈幂指数形式,且季节变化明显。短波辐射云强迫的地理分布与总量配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吉林省45个气象站1970-2014年逐日的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吉林省最高、最低气温不对称变化在年、季尺度上的时空演变特征。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法(EMD)分解年、季最高、最低气温序列,分析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5年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增加趋势,且最低气温增幅是最高气温的两倍。四季的最高、最低气温变化形式与年变化一致;不同地区之间最高气温的增幅差异不大,最低气温增幅存在一定区别,东部最低气温增幅小于中、西部。相对稳定的增温区出现在西部和中部,不同季节的增温幅度不同,春、夏要强于秋、冬。经验模态分解(EMD)结果显示吉林省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为增加趋势,而春、冬季中最高气温趋势分量的倾向率与原始序列不同,为负值。夏、秋季中最高气温及四季中最低气温趋势分量序列与原始数据序列的倾向率一致,均为正值但大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7.
基于TIGGE(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全球交互式大集合)资料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ECMWF)、日本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JMA)、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和英国气象局(United Kingdom Met Office,UKMO)4个中心的北半球地面2 m气温集合平均预报资料,利用插值技术与回归分析,并引入了消除偏差集合平均(bias-removed ensemble mean,BREM)和多模式超级集合(superensemble,SUP)方法进行统计降尺度预报研究。结果表明,在2007年夏季3个月中,4个单中心的降尺度预报明显地改善了预报效果。引入SUP和BREM两种集成预报方法后,预报误差得到进一步减小。对比综合表现最好的单中心ECMWF的预报,1~7 d的降尺度预报误差改进率均达20%以上。研究还发现,引入SUP方法的降尺度预报效果优于引入BREM方法的降尺度预报,利用双线性插值方法在上述两方案中的预报效果优于其他3种插值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及其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中国160站的月平均降水资料和美国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分析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异常及其环流特征。文中取“九五”重中之重项目执行组指出的华南地区的16站来代表华南地区,侧重分析了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华南前汛期多、少雨年同期的环流特征。研究发现:华南地区降水的季节分布呈现双峰型,两个峰值分别在6月和8月。华南前汛期近50年的总的降水趋势变化不明显。1950年代前期和1960年代中期—1980年代中为相对多雨期,而1950年代中期—1960年代中期以及1980年代中期—1990年代初为相对少雨期,1990年代为正常波动期。华南前汛期降水存在3 a、5 a、7 a、14 a的周期。在分析华南前汛期多、少雨年大气环流场的特征时发现:华南前汛期多雨年时南亚高压和副高都偏弱,华南地区低层的水汽通量辐合加强,而且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气流上升运动加强,容易形成降水;而少雨年的情况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