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13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265篇
地质学   428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183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重庆中坝遗址剖面磁化率异常 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史威  朱诚  徐伟峰  关勇  孙智彬 《地理学报》2007,62(3):257-267
结合古器物推定及14C 测定年代、人类遗存遗迹和堆积物自然属性特征, 重庆中坝考 古遗址多剖面地层高分辨率采样的质量磁化率(SI) 综合对比研究表明: 磁化率分布表现异常, 在很大程度上已掩盖了气候变化、成土作用等因素对地层磁化率分布的贡献, 反映遗址堆积物曾受到人类长期异常强烈的改造。堆积物来源主要以文化器物碎片、人为带入的自然碎屑物和频繁的洪水沉积物为主。碎陶片集中(尤其红陶) 的文化层表现为高磁化率值, 其中多次异常高值的出现可能与此时高强度用火、大规模燃烧等事件致使土层磁性矿物增加有关; 而" 洪水扰动层" 则表现为低磁化率值。进一步分析曲线还可发现, 中坝地区新石器末至唐代是人类活动的活跃期, 宋以后人类活动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其中新石器时代末、夏商中期、西周早中期、春秋时期、战国中晚期、六朝时期及唐代为活跃期中的旺盛阶段。新石器晚期、夏商早期、西周早期、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宋代、明清和现代地层中洪水扰动明显, 推断 为洪水频发时代或此间曾出现过特大洪水。  相似文献   
992.
谢丽  张振克 《地理科学》2015,35(3):380-386
基于圆陀角附近潮滩YY孔岩芯重金属(Co、Cr、Cu、Mn、Ni、V、Zn)富集系数和人为贡献率、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讨论了圆陀角附近潮滩重金属来源及污染。结果表明,重金属Co、V平均含量显著高于背景值。除Cr 是自然来源外,其它6 种重金属受自然和人为来源的影响,且以自然来源为主。7 种重金属总体无污染,仅Co、Cu、V和Zn在岩芯132 cm处出现无污染至中度污染。7 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属轻微水平。值得关注的是,1997 年之后,重金属Co、Cr、Mn、V、Zn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3.
艾比湖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环境风险及化学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土壤样品,测定8种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的总量及各形态含量,然后采用多种方法并结合土壤背景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艾比湖流域农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含量值均未超过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的限值, 8种重金属可以辨识为2个主成分,重金属Cd、Hg、Pb和Zn的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重金属As、Cr、Cu和Ni的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靠近荒漠、山地以及研究区边缘区域,重金属As、Cr和Ni均以残渣态为主,其他形态含量较低。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以Cb为最大,Pb和Hg次之。  相似文献   
994.
敦煌盆地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小燕  冯起  李宗省  郭瑞  贾冰 《中国沙漠》2015,35(3):715-723
基于敦煌盆地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 (δD、δ18O和d-excess),结合GNIP降水同位素监测资料和HYSPLIT 4模型对降水后向气团传输路径模拟结果,对敦煌盆地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敦煌盆地降水δD和δ18O存在明显的季节效应,即降水δD和δ18O具有夏高冬低的变化特征;同时降水δD和δ18O表现出显著的温度效应,温度每升高1 ℃,δD增加6.89‰,δ18O增加0.92‰。敦煌盆地局地大气水线(LMWL)为δD=7.45δ18O+2.72(R2=0.98),受降水二次蒸发的影响,其斜率和截距均低于全球大气水线(GMWL)。降水d-excess受当地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影响,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偏正,夏半年(5-10月)偏负。从全年来看,敦煌盆地降水水汽主要来源于西风输送,冬季和春季受极地气团的影响,夏季部分降水事件受西南季风和局地再循环水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胡向东  陈锦  汪洋  李伟平 《岩土力学》2013,34(3):874-880
人工地层冻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施工中。冻结温度场的计算是人工冻结法理论研究的基础,也是冻结施工设计的重要依据。人工地层冻结施工常使用环形单圈冻结管冻结,而至今尚无关于其温度场的解析解。基于水-热异类相似原理,根据传热过程与地下水流动相似的特点,利用保角映射、汇源反映和势函数叠加原理,类比推导了环形单圈冻结管稳态温度场解析解,并用热学数值模拟方法加以验证,同时提出了简化的解析公式。结果表明,解析解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较吻合,其简化公式得到的结果与原解析公式基本一致。在解析公式的基础上,经过简化,反推得到外部冻结壁厚度公式。解析解、简化公式以及厚度公式可为环形单圈冻结施工与设计提供理论的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996.
Due to the temporal decoupling of water and sediment sources in a large river basin, a flood from a sediment source area with high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 may be diluted by flow from a major runoff source area with low SSC. In this paper, this dilution effect is considered for 145 flood events from the Yellow River, China. Two indices (β1 and β2) describing the dilution effect are proposed, based on water and sediment from the clear water source area and the coarse sediment producing area. Regression equations between channel sedimentation (Sdep) and β1 and β2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flood events and annual data,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lution reduces channel sedimenta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by 34?1% and that this is related to a reduced frequency of hyperconcentrated flows in the lower reaches. The Longyangxia Reservoir for hydro‐electric generation has stored huge quantities of clear runoff from the upper Yellow River during high‐flow season since 1985, greatly reducing the dilution of the hyperconcentrated floods and therefore enhancing sedimenta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For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sedimentation, changing the operational mode of the Longyangxia Reservoir to restore the dilution effect is suggested.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7.
为进一步揭示阳澄湖入湖河道的污染物来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2017—2021年阳澄湖入湖河道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依据入湖水量选取10条主要入湖河道进行分析,其中位于阳澄湖东岸的白曲港在七浦塘拓浚工程建成之前主导流向为出湖,工程建成后,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证实了其流向与七浦塘引水时的水力关系,因此白曲港被选为主要入湖河道。采用距平系数法、系统聚类法和物元分析法将阳澄湖主要入湖河道分为3个类别:第1类别包括白荡、蠡塘河、北河泾、永昌泾4条河道,第2类别包括渭泾塘、界泾和施家斗港3条河道,第3类别包括南消泾、七浦塘和白曲港3条河道。使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第1类别河道的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溶解氧(DO)和总磷(TP),第2类别河道的污染因子为NH3-N、总氮(TN)、pH、TP和DO,第3类别河道的污染因子为pH、TP、TN和DO。通过对上游河道水质情况分析、文件研究以及实地调查等方式得出第1类别河道区域的污染源主要为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第2类别河道区域污染源主要为工业污染源与种植业污染源,第3类别河道污染源主要为陆地水产养殖污...  相似文献   
998.
Taking Huanglong Ravine and Kangding, Sichuan, and Xiage, Zhongdian, Yunnan, as examples, the authors summarize the hydrogeochemical and carbon stable isotopic features of the geothermal CO2-water-carbonate rock system and analyze the CO2 sources of the system. It was found that the hydrogeochemical and carbon stable isotopic features of such a system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shallow CO2-water-carbonate rock system, which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biosphere. The former has higher CO2 partial pressure, and is rich in heavy carbon stable isotope. In addition, such a geothermal system is also different from that developed in igneous rock. The water in the latter system lacks Ca2+, and thus, there are few tufa deposits on ground surface, but it is rich in light carbon stable isotope.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CO2 of the geothermal CO2-water-carbonate rock system is a mixture of metamorphic CO2 and magmatic CO2.  相似文献   
999.
毛立音 《岩矿测试》2000,19(3):185-187
通过岩石矿物鉴定、X衍射分析及粒度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了湖北鄂州石家湾水库淤积的物质成分及来源,提出了开发自然资源必须同时保护处然资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00.
太湖近代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累积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利用210Pb、137Cs定年技术,对来自太湖不同生态和沉积特征的三个湖区的沉积物柱状样品进行了定年,用ICP—AES分析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等元素的含量,分析了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累积特征及其成因.污染较重、蓝藻水华暴发频繁的梅梁湾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在近25年来逐年增加;太湖上游风浪较大的夹浦湖区表层10cm沉积速率大、粒度粗,除表层1cm外,1—10cm沉积物中各种重金属含量都较低,且层间变化剧烈;下游湖区正逐渐草型化的胥口湾除表层3cm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自底层向表层大致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不同年代的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差异很大,明显大于不同湖区间沉积物重金属平均含量间的差异.水动力作用引起的沉积物粒度分异很可能是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积累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体上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比较轻微,但已经有一定程度的Cd污染,梅梁湾沉积物中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明显积累Cd,其他重金属元素的积累也逐渐增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