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7篇
  免费   2445篇
  国内免费   1543篇
测绘学   1890篇
大气科学   2335篇
地球物理   1275篇
地质学   2654篇
海洋学   1157篇
天文学   302篇
综合类   530篇
自然地理   642篇
  2025年   11篇
  2024年   258篇
  2023年   418篇
  2022年   446篇
  2021年   510篇
  2020年   421篇
  2019年   479篇
  2018年   324篇
  2017年   352篇
  2016年   366篇
  2015年   437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474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432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430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4篇
  1966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全球变化的生态系统适应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亦是制定全球变化适应对策的关键。基于全球变化的定义,从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适应的4个方面:①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适应性;②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③对CO2浓度与气候变化协同作用的适应性;④对人为干扰的适应性,综述了当前的研究成果,进而提出了未来关于全球变化的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需要重视的方面,尤其是关于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阈值研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动态增强CT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胃肠道类癌患者的CT平扫及动态增强资料,对病变部位的肠壁厚度、边界、形态、周围毗邻结构情况、密度及动态增强特点进行评价;绘制ROC曲线评价远处转移的预测因素。结果:病变质地平扫CT值为26-48HU,平均为(33.54±6.96)HU;动脉期CT值为33-87HU,平均为(62.72±19.35)HU;门静脉期CT值为56-100HU平均(71.18±12.54)HU;延迟期CT值为43-78HU,平均为(60.09±12.69)HU。病变强化特点以渐进式强化为主,于门静脉期达到峰值,延迟期下降不明显,形成一个平台;病变管壁厚度对预测类癌远处转移有一定价值(AUC=0.917,相似文献   
33.
韩舞鹰  王汉奎 《海洋学报》1991,13(2):200-206
1982年6月和1985年6月调查表明,在南海东部和南部海区次表层存在NO2-N薄层,分别约占总测站84%和71%,薄层平均厚度分别为20.5m和34.5m,NO2-N平均含量为0.23μmol/dm3和0.19μmol/dm3,NO2-N薄层中心位置分别是69m和71m。本文对NO2-N薄层的成因、分布及亚硝酸氮的来源和影响其含量的主要因素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4.
甘肃宝积山盆地中侏罗统窑街组发现茨康类植物化石,通过对其外部形态和表皮构造研究,认定为石拐茨康叶(Czekanowskia(Vachrameevia)shiguaiensis)。对比当前化石及其现存最近对应种(the nearest living equivalent species)—Ginkgo biloba L.的气孔比率,得到宝积山盆地在中侏罗世的古大气CO_2体积分数为1.55×10~(-3),数值接近GEOCARBⅢ碳平衡模型的拟合曲线,表明茨康叶属植物也是恢复古大气CO_2体积分数的良好材料。同时,通过角质层特征进行古环境重建,结果表明宝积山盆地在中侏罗世时期气候较为温和湿润。  相似文献   
35.
石笋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及Mg/Ca、Sr/Ca比值为高分辨的古气候重建提供重要指标。针对现有溶液分析技术易混合多个石笋微层、误差大的缺点,本文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LA-ICP-MS)原位线扫描和点剥蚀方式对比分析了石笋生长轴方向的Mg/Ca和Sr/Ca空间分布趋势,研究表明二者均展现出显著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且周期性变化一致,其中40 μm束斑线扫描更具有稳定性强、分辨率高、快速简便的优点。通过探讨碳酸盐标准样品MASC-3与玻璃标准样品NIST 610、NIST 612、KL2G、ATHO-G的相对灵敏度系数关系和元素分馏行为,确定基体效应是造成相对灵敏度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建立了以MASC-3、NIST 610和NIST 612多外标结合内标Ca归一定量分析石笋中45种元素方法,针对石笋碳酸盐样品,将主量元素Ca、Mg变形为碳酸盐形式,与其他元素加和归一,不仅改变了国内外研究中需要预先采用其他分析技术来测定内标元素含量的计算方法,而且有效地避免了C元素无法准确检测的问题,能够实现与Ca内标法校正结果的吻合。  相似文献   
36.
对"FY-2C"卫星云图部分产品的生成原理及特点作了简要说明;通过对其在局地雷阵雨、对流性强降水及稳定性降水天气过程的分析应用,说明了TBB、云导风、OLR、6小时雨量估计等资料在天气发生前、过程中的分布及移动变化特征;探讨了"FY-2C"云图导出产品在场区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北极海冰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因子,获取精确的海冰厚度及其变化信息对于开展北极和全球变化研究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卫星测高是获取连续、大范围海冰厚度的主要方法之一.冰间水道识别是卫星测高方法估算海冰厚度的关键之一.基于CryoSat-2数据,利用遥感影像对两种主要的冰间水道识别方法进行了对比,发现波形特征法能够更好地识别冰间...  相似文献   
38.
273.15K下LiCl-Li2B4O7-H2O体系热力学性质的等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等压法研究了273 15K下LiCl-Li2B4O7-H2O体系中纯盐水溶液(离子强度范围为LiCl0 2046~2 5055mol·kg-1,Li2B4O70 1295~0 3700mol·kg-1)以及混合盐水溶液(离子强度范围为0 0931~2 4911mol·kg-1)渗透系数和水活度;计算了LiCl-Li2B4O7-H2O体系的饱和蒸汽压,获得饱和蒸汽压、渗透系数随离子强度的变化规律。用实验数据以最小二乘法求取了LiCl和Li2B4O7纯盐参数及体系的混合盐参数,拟合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 0077和0 026。用该模型计算的渗透系数值与实验结果取得合理的一致。同时研究结果与273 15K下LiCl-Li2SO4-H2O体系的渗透系数随离子强度变化的规律作了比较。本研究对完善低温下含锂、硼盐湖卤水体系的热力学模型和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胡焕庸线的学术思想源流与地理分界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丁金宏  程晨  张伟佳  田阳 《地理学报》2021,76(6):1317-1333
20世纪早期,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人地关系矛盾空前剧烈,地理学家对于中国人口国情、西北开发及国内移民等关乎国运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孕育了中国的人口地理学.1935年胡焕庸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是中国人口地理学走向成熟的标识,文中提出的"瑷珲-腾冲线"即"胡焕庸线",是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胡焕庸线的存在性与稳定性被人...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