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8篇
  免费   1278篇
  国内免费   2510篇
测绘学   1341篇
大气科学   3094篇
地球物理   1666篇
地质学   3208篇
海洋学   1059篇
天文学   393篇
综合类   604篇
自然地理   93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418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390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461篇
  2014年   537篇
  2013年   622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539篇
  2010年   481篇
  2009年   611篇
  2008年   658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692篇
  2005年   534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436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Vanadium-bearing stone coal is a new vanadium resource;recovery ofV_2O_5 from the coal has been investigated.It has been found that a satisfactoryextraction of V_2O_5 depends on both the oxidation of V and its reaction with so-dium salt.V in the coal ash of Yushan mainly exists in two oxidation states:98%V(Ⅲ)and2%V(Ⅳ).The distribution of valency of V shows that organicmatter determines V valency at low temperatures,at about470℃,V(Ⅲ)iscompletely oxidized to V(Ⅳ);above500℃,the tempera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oxidation of V .At higher temperatures no more V is oxidizedto V(Ⅴ);an equilibrium is established after92%of V is oxidized to V(Ⅴ).The roles of NaCl in the recovery of V_2O_5 from the coal ash were discussed.The best conditions for roasting are temperature750-800℃for1 h.underthe oxidation-chlorination atmosphere.When the ore:NaCl=100:10 by weight,η_roast reaches85.5%.According to the results,a flowsheet for V_2O_5 extrac-tion from coal ash has been proposed.  相似文献   
72.
华南二叠-三叠系的事件地层与生物地层界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成源 《地层学杂志》1994,18(2):110-118,145
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应严格区分事件地层界线与生物地层界线。“界线粘土”层的底界即为事件地层界线。生物地层界线定义不能与“混生层”或“过渡层”的概念连在一起。长兴煤山忠心大队剖面是最好的二叠-三叠系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点(GSSP)。二叠-三叠系生物地层界线定义为HindeodusparvusMorphotype1的首次出现,其位置就在长兴剖面界线层(混生层)2的内部,比事件地层界线高15cm。HindeodusparvusMorphotype1的首次出现,即为长兴阶的顶界。  相似文献   
73.
近800a来内蒙古岱海湖水的盐度定量及其气候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封闭湖泊的湖水盐度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首先通过现生介形类 (Lim nocytherecf.inopinata)壳体与湖水Sr/Ca比值的测定确定了Sr/Ca的分配系数 ;然后测试现代岱海湖水盐度与湖水Sr/Ca比值 ,建立湖水盐度与湖水Sr/Ca比值的函数关系 ;最后利用湖泊沉积剖面中介形类壳体的Sr/Ca比值定量恢复了岱海湖水近 80 0a来的盐度。通过分析岱海湖水盐度变化过程 ,揭示了研究区小冰期前期降水增加的冷湿气候 ,这明显不同于东部其它地区的冷干气候 ;研究区在小冰期中后期以偏干旱气候为主 ,这与东部其它地区干冷气候相一致 ;推测了 2 1世纪初 10~ 2 0a ,岱海地区降水将有所增加 ,干旱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74.
利用1964—2008年辽宁51站降水量资料,采用Z指数和区域旱涝HL指数分析了全区近45a旱涝变化。结果表明:近45a辽西、辽北以及辽东南地区单站旱涝发生频率均明显高于辽中、辽东地区;区域性洪涝指数逐渐减小,区域性干旱指数逐步增大。对辽宁51站Z指数进行了EOF和REOF分析,可知辽宁旱涝的空间分布特征除受大尺度天气系统所带来的降水量变化影响外,同时还受地理位置、海陆分布等多种因子影响。通过REOF方法可将全区分为4个区域,即Ⅰ辽西地区,Ⅱ辽北、辽西北地区,Ⅲ辽中、辽东地区和Ⅳ辽东南地区。  相似文献   
75.
去除EOS/MODIS 1B数据中"弯弓"效应的方法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徐萌  郁凡 《气象科学》2005,25(3):257-264
分析了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EOS/MODIS的扫描方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EOS/MODIS1B数据集“弯弓”效应的成因。对EOS/MODIS1B数据02级产品HDF文件的格式进行了探讨,并以250m分辨率资料为例,在2002年7月13日10时的MODIS资料中选取鄱阳湖以北部分地区,读取其数据进行插值、Lambert投影、重采样等处理,从而消除了影响资料使用的“弯弓”效应,同时也完成了对EOS/MODIS数据的几何校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EOS/MODIS遥感资料在今后得以广泛应用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6.
为了探讨绥中一次暴雪伴雷电天气过程的成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每6h间隔的1°×1°的再分析资料和营口多普勒雷达的资料,分析此过程的天气形势特点、高低空急流的作用、雷达回波的特征及反映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的相关物理量场的特征。结果发现:雷电发生在对流层中层的西南风急流和底层偏东风均处在最强的时刻,当对流云团发展到-20℃温度层时,温差起电产生雷电;雷电发生在低层850hPa附近存在的逆温层消失之后,同时配合低层水汽的辐合,产生了暴雪天气;雷电和强降雪发生在大气底层南风和北风转换的过程中,强降雪的时间与冷空气扩散加强的时间比较一致,当冷空气扩散到整个大气底层时强降雪结束;引起雷电和强降雪的对流不稳定层结主要处在对流层中层,并为上升运动的发生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促使雷电发生和强降雪的维持。  相似文献   
77.
用雷达观测资料改进MM5初始场的初步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同时调整热力学和动力学变量,并考虑湿度与温度的变化相协调的初始化方法,引进雷达资料改善MM5模式的初始场。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处理的初始场,显著提高了模式对降水特别是甚短时(0~6h)降水的落区和量的预报准确率。其中调整热力学变量对改进降水落区预报比动力学变量的调整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鄂尔多斯CINRAD/CB新一代天气雷达运行近6a(2005年11月至2011年11月)中出现的主要硬件故障成因分析,提出排除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在日常雷达运行维护保障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极大地减少了CINRAD/CB雷达的故障率和维修时间。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对曲靖市711B数字化雷达冰雹云回波特征进行分析,总结2002年~2003年曲靖市防雹工作3年取得的经验,以期提高县级防雹指挥人员雷达回波分析能力和作业指挥能力,在防雹作业中科学的安排防雹炮弹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80.
桂林地区岩溶水87Sr/86Sr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涛  王增银 《地球学报》2005,26(Z1):299-302
锶是岩石圈上部含量最大的微量元素,其元素及其同位素化学性质都比较稳定。不同水岩作用条件下,锶元素含量及其同位素值都不一样。本文通过对桂林地区的两个典型岩溶地下河系统不同类型地下水样87Sr/86Sr值和Sr含量的分析,得出;流经不同岩层的地下水其87Sr/86Sr值和Sr含量不同,同一地下河系统中不同类型地下水的87Sr/86Sr值Sr含量不同,其值的差异由岩性和水岩作用决定。说明87Sr/86Sr值能反映地下水的形成、径流和混合作用,是较理想的示踪剂,在岩溶水研究中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