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40篇 |
免费 | 2561篇 |
国内免费 | 418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78篇 |
大气科学 | 4997篇 |
地球物理 | 1491篇 |
地质学 | 6892篇 |
海洋学 | 1999篇 |
天文学 | 117篇 |
综合类 | 1150篇 |
自然地理 | 16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0篇 |
2023年 | 526篇 |
2022年 | 655篇 |
2021年 | 689篇 |
2020年 | 579篇 |
2019年 | 652篇 |
2018年 | 445篇 |
2017年 | 533篇 |
2016年 | 531篇 |
2015年 | 625篇 |
2014年 | 958篇 |
2013年 | 835篇 |
2012年 | 852篇 |
2011年 | 840篇 |
2010年 | 860篇 |
2009年 | 824篇 |
2008年 | 798篇 |
2007年 | 761篇 |
2006年 | 716篇 |
2005年 | 686篇 |
2004年 | 584篇 |
2003年 | 558篇 |
2002年 | 584篇 |
2001年 | 607篇 |
2000年 | 457篇 |
1999年 | 407篇 |
1998年 | 421篇 |
1997年 | 430篇 |
1996年 | 454篇 |
1995年 | 401篇 |
1994年 | 321篇 |
1993年 | 289篇 |
1992年 | 240篇 |
1991年 | 231篇 |
1990年 | 180篇 |
1989年 | 135篇 |
1988年 | 47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4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81.
982.
根据青海省玉树站近58 a (1951~2008年)的逐月气温资料,利用线性回归、小波分析、M ann-Kendall法和S/R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站春、夏、秋、冬季及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8 a来玉树站各季节和年平均气温均经历了先降后升的阶段,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春季气温上升最快的阶段出现在20世纪80到90年代,其它季节和年平均气温出现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2)各季及年平均气温普遍具有准5 a的年际振荡;3)各季和年平均气温突变普遍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4)根据S/R分析得出,未来一段时期玉树站气温依旧保持增暖趋势,尤其在秋、冬季的增温显著。 相似文献
983.
在进行大规模城乡震害预测工作中,需要使用与传统预测方式不同的新模型及新方法,以便实现震害快速预测及结果共享。利用人口普查数据等基础数据库,根据人口数据及灾害损失的关系模型,基于WebGIS技术,采用三层体系网络架构(由后台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地图服务器)+Web服务器、客户端组成),利用VB+ArcObject服务器组件开发技术,通过动态链接库技术实现了在Ar-cIMS下的地图动态更新、动态预测及动态发布功能,实现了具有B/S结构的震害预测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投入少、数据自动预测、定期更新且易于获取等优点,实现了地震震害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984.
利用平面照相法,以江苏南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Q2号烟囱为研究对象,进行了500次拍摄,通过风向风速、云量、太阳高度角等气象数据,确定了不同稳定度下南京北郊大气扩散参数的特征。与P-G扩散曲线对比发现,在强不稳定A、弱不稳定C、中性D层结中,南京北郊的大气垂直扩散参数在距离排放源200 m范围内更不稳定,而在200—1000 m范围内更稳定。其中,不稳定B层结的扩散曲线与P-G扩散曲线一致,较稳定E、稳定F层结出现于白天的频率很低。对比垂直扩散参数幂函数表达式σ_z=γx~α的系数值γ和α,本研究中α值分别比国家标准增加了28. 6%(A层结)、56. 4%(C层结)、30. 4%(D层结),而B层结的α值却比国家标准减少了22. 9%。此外,通过高斯扩散公式计算得到SO_2和NO_X扩散到观测点的浓度,发现该计算值仅占气象楼污染气体监测平台实测SO_2和NO_X浓度的0. 82%和0. 69%。结合风场发现,SO_2和NO_X实测值受观测点东部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叠加效应影响较大。其中,NO_X的实测值在受到偏东风和偏南风的影响时具有较大值,且在0. 5~1. 5 m·s~(-1)的较弱风速影响时,NO_X的实测值将达到60μg·m~(-3)以上。 相似文献
985.
986.
随钻声波测井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这门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随钻仪器的隔声设计,以保证在随钻条件下有效地测量地层的声波信号.针对普遍采用的刻槽隔声技术,本文利用三维有限差分弹性波场模拟对钻铤刻槽前、后的声波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通过模拟结果的理论分析给出了钻铤波固有阻带分布规律与钻铤尺寸关系和钻铤波衰减频段与刻槽宽度、深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随钻声波测井隔声体结构,给出了理论声衰减曲线和典型地层井孔中的响应特征.现场实验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隔声体结构有效地消除了钻铤直达波的干扰,能够测量到高质量地层纵波的波形和时差. 相似文献
987.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与近郊之间通过职住、货运、游憩等活动产生越来越紧密的交互联系,对于这些交互联系的准确识别和定量刻画,是理解城乡空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也能为城市的资源有效配置与合理规划提供重要的现状信息。本文通过对全北京在一日之内的手机信令数据所反映的人群移动轨迹的深入分析,融合城市的POI信息形成顾及人类活动时空信息的空间交互类型推断。以北京市为例,对城市中心与近郊之间远距离的强交互进行定性、定量和定位的探索。本文发现了北京市多尺度下空间交互模式和距离衰减规律,判断了城乡异常交互类型,对比了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的交互模式的异同,以及基于交互类型视角提取了城乡异常交互的空间特征。研究认为,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利用停留点提取和高斯核密度估计的空间交互类型推断有效地发现了北京市周末的远距离出行类型特点,提取了其空间交互强度和空间特征,揭示了基于人类活动的北京市周末城乡交互模式。 相似文献
988.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d the detailed morphology of two strains of Prorocentrum isolated from the coastal waters of Zhejiang (Wenling area), China, and Masan Bay of Korea. A taxonomic comparison was made among strains on the basis of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data. The cellular dimensions of the Chinese Wenling strain (LAMB090508) and Korean strain (PDKS0206) were similar and the cells of both strains were of asymmetric and elongated shape. The posterior end of most cells was rounded. Megacytic zones of aged cells were broader with dense tiny knobs. The roundish nucleus was located in the posterior part of the cell. A few irregular shaped chloroplasts were distributed within the cell. The nucleotide similarity of the two strains, determined from the 5.8S rDNA-ITS sequences, was 99.83%. The comparative results of morphology and molecular analysis suggest that both strains isolated from China and Korea were the identical species,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 相似文献
989.
在分析地震资料时,因吸收和衰减等原因,地震信号往往呈现出非稳态性。时频分解方法能将地震信号分解成多个稳态的子成分,从而为描述和分析地震信号的属性提供了便利,如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分析、经验模式分解(EMD)等方法。本文引入了一种新的时频分析方法——局部均值分解(LMD)。该方法将地震信号按其时频属性分解成多个乘积分量信号(PFs),较EMD分解所得的固有模态函数(IMFs)保留了更多的局部信息,同时模态混叠效应更少。对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LMD方法能够合理地分解地震信号,更准确地描述地震资料中不同时间尺度的构造信息,为进一步的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0.
水稻南传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既有研究已确立其大致的年代框架,但作为新传入的物种,水稻在当地的被利用状况、对当地生计模式甚至生态系统的影响还不甚清楚.本文通过对福建南山遗址4号洞连续堆积中的植硅体进行分析,并结合周边遗址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我们发现,虽然7,500cal. a BP有早期水稻的传入和利用,但东南地区依然保持着渔猎-采集的生计模式; 5,000~3,500cal.a BP期间,水稻连同粟、黍一起被广泛利用,表明该地区已开始普遍接受很可能源自长江中游地区的混作农业,并经过2000多年的适应逐渐走向成熟.粟稻混作农业改变了该地区原有的渔猎-采集生业,推动了当地农业化进程,并带动了区域文化的繁荣和人口的增长,为他们走向东南亚乃至更远的岛屿东南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