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386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165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吴福浪  杨琦堡  沈欣  蒋迪 《山东气象》2020,40(4):133-140
利用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天气雷达资料、宁波机场AWOS(automated weather observation system)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7年7月22日发生在宁波机场附近的一次孤立强雷暴大风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雷暴大风发生在较强的对流有效位能、弱的垂直风切变和上层干燥近地面暖湿的大气层结配置下,海风锋是主要触发系统。2)雷暴大风发生时,地面出现明显冷池和中尺度雷暴高压。3)强反射率因子顶部高度快速下降,中层径向辐合达到18 m·s-1,低层速度辐散超过25 m·s-1等指标,对雷暴大风预警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42.
陈军  何为  杨群  雷霆  李小兰  杜小玲 《湖北气象》2020,39(2):158-166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雷达探测资料与NCEP 1°×1°再分析资料等,对低层偏东气流影响下贵州铜仁梵净山东侧4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在低层偏东气流与地形共同作用下的强降水形成机制,并归纳低层偏东气流影响下的梵净山东侧强降水概念模型。结果表明:(1)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影响梵净山东侧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2)低层浅薄偏东气流对梵净山东侧强降水起着关键作用,当低空气流u分量随高度减小时,地形迎风坡气流辐合上升,而气流v分量随高度增加时,地形迎风坡会产生与山脉垂直的水平涡管,在地形抬升作用下涡管向上凸起形成两个涡管环流圈,涡度垂直分量使山脚附近上升气流加强而有利于山脚产生强降水;(3)梵净山东侧强降水区的形成存在三种机制,即迎风坡山脚多次触发对流形成雨量叠加效应、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自身触发组织对流、回波沿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东移形成“列车效应”,三种机制产生的降水带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走向一致。  相似文献   
843.
给出ARMA序列无条件平方和Box-Jenkins算法的矩阵表达式,并推出该算法收敛的充分条件和误差估计,同时给出一种减小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4.
针对一类在有限时间区间上运行的广义系统,提出了一种初态学习下的迭代学习控制算法,该算法对系统的控制输入采用闭环带指数变增益D型学习律.基于算子理论,给出了算法的收敛条件.该算法与闭环D型算法相比,在保证收敛的基础上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数值仿真结果说明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45.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advection of momentum in the boundary layer may significantly alter both the structure of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overlying free atmosphere. However, due to the nonlinearity of the inertial terms, it is always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boundary-layer model that retains the flow acceleration. In order to overcome this difficulty, the geostrophic momentum (hereafter GM) approximation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boundary-layer models. By replacing the advected momentum with the geostrophic wind, the effect of the flow acceleration is partially considered and the original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set is converted to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e solutions of which can be obtained easily with standard techniques. However, the model employing GM fails to capture the features of the boundary layer when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boundary-layer flow cannot be properly approximated by the geostrophic wind. In the present work, a modified boundary-layer model with the inertial acceleration in a different approximate form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advecting wind instead of the advected momentum is approximated by the geostrophic wind (hereafter GAM).Comparing the horizontal velocity and boundary-layer pumping obtained from the classical Ekman theory, and the model incorporating (i) GM and (ii) GAM, it is found that the model with GAM describes most facets of the steady well-mixed layer beneath a north-westerly flow with embedded mesoscale perturbations that is considered in the present work. Inspection of the solution of the model with GAM shows that, within the limit of the validation of the model (i.e., the Rossby number RO is not very large and the drag coefficient CD is not too small), the horizontal convergence (divergence) is strengthened by the effect of the inertial acceleration in the region of maximum positive (negative) geostrophic vorticity. Consequently, the boundary-layer pumping there is intensified. It is found that the intensification is firstly strengthened and then weakened as RO or CD increases.  相似文献   
846.
利用包括边界层爱克曼辐合-降水加热过程在内的短期气候变化模式[1],研究了Madden-Julian振荡[11,12]形成的机制。当经圈方向用抛物圆柱函数展开,并对赤道偶对称解取n=0,2,4三个截断模时,在长波近似下的自由波解,一为向东的Kelvin波,另外两支为向西的Rossby波。当考虑边界层动力影响后,修正后的Kelvin波,其向东传播的速度约为10ms-1,且在长波波段是不稳定的,最不稳定的波出现在纬向一波附近,不稳定增长率的量级约为O(10m-6s-1),理论结果和Madden-Julian振荡在赤道附近主体环流东传的观测事实接近。另外两支修正后的Rossby波,其中经圈尺度较小的那支波,除波长极长的波外,波是阻尼的;但另一支经圈尺度较大的波,在短的波段是不稳定增长的,这似乎可以用来解释Madden-Julian振荡中大尺度超级云团的西传过程。这些结果表明边界层动力过程在Madden-Julian振荡的形成中是一种重要的机制。  相似文献   
847.
ITCZ的季节内振荡及其与热带气旋发生阶段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舸  孙淑清  张庆云 《大气科学》2009,33(4):879-889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热带气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 研究了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简称ITCZ)上对流强度的季节内振荡特征及其与热带气旋生成频数阶段性变化的关系, 并进一步研究了它与越赤道气流、 赤道西风和ITCZ北侧偏东风季节内振荡的关系。研究发现: (1) ITCZ对流强度的变化有明显的30~60 d振荡, 西太平洋 (5°N~20°N, 120°E~150°E) 范围内的热带气旋约有2/3发生在30~60 d振荡的活跃位相。(2) ITCZ季节内振荡在热带地区表现为向东传播的特征, 而在副热带地区 (25°N~35°N) 表现出清晰的西传特征。在ITCZ季节内振荡较强年, 振荡在由赤道传播至15°N左右时, 与北面向南传播的振荡在该纬度附近汇合, 对流强度增强, 使热带气旋在此期间频繁发生。而在弱年, 振荡由赤道一直向北传播至30°N附近, 15°N附近的ITCZ对流较弱, 热带气旋生成偏少。(3) 赤道西风、105°E~110°E越赤道气流和ITCZ北侧的偏东风气流本身也存在30~60 d振荡。这三支气流的30~60 d振荡与ITCZ的季节内强弱变化密切相关。然而, 相比之下偏东风气流的30~60 d振荡和ITCZ对流强弱的30~60 d振荡对应关系略差。  相似文献   
848.
利用多种探测资料及NCEP/NCAR FNL 1°×1°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4月24日发生在山西的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是在弱天气尺度强迫背景下,地面锋面气旋发展和低层偏东北气流伸入河套地区,触发了1个持续拉长状对流系统(persistent elongated convective systems,PECS)和1个β中尺度持续拉长状对流系统(meso-β-scale PECS,MβECS)发生发展造成的。2)与MβECS对应,雷达回波上表现为涡旋状的回波中镶嵌着多个对流单体,PECS则表现为4个线状回波和1个强降水单体风暴。雷达产品能更精细刻画较小尺度系统特征,但分类强对流的某些典型特征并不明显。3)物理量诊断揭示,低层锋生作用不仅使暖锋加强触发MβECS发展造成北部强对流,且使得冷锋加强和气旋发展,此背景下形成的边界层急流和地面中尺度系统导致中南部对流单体合并、加强并高度组织化。强对流范围和强度与涡旋或辐合线尺度及风场辐合强度密切相关,气旋内温压风湿场的扰动特征能更好地解释较小尺度系统形成发展的物理机制,且这些特征较强对流提前1~3 h出现,对强对流临近预报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4)低层东北气流是干冷与暖湿空气的一个倾斜交界面,该面上各种要素并不均匀,围绕该支气流形成一个气旋式次级环流圈,是中尺度对流系统的重要触发机制;气流两侧存在较大纬向风垂直切变,是造成对流风暴传播、持续时间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49.
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的变形数据主要由岩体内部变形和收敛变形两部分构成。寻找满足高精度位移测量的收敛变形观测方法已成为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数据采集的重要研究方向。修正了传统的数码相机摄影测量基于图像坐标变换的计算思路,改善了试验中5×5小模板作业方式,采用大模板标准点布设方案和标志点相邻坐标数据点的选择方法,有效地减小了镜头畸变对标准点、标志点的影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直接线性变换原理进行了图像间的坐标识别和试验阶段测量观测点的坐标比较,实现了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的收敛变形观测。将数码相机数字近景摄影方法应用于某大型分岔隧道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50.
2019年3月21日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发生一次极端大风天气过程(以下简称"3·21"临桂大风),当日21:13临桂观测站记录最大阵风风速为60.3 m·s-1(17级).通过风灾现场调查判断这是强度为EF2级的微下击暴流过程.应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及加密自动气象站、探空、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分析了"3·21"临桂大风的环流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