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220篇
海洋学   20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4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万磊 《山东地质》2008,(11):38-39
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土地供给日渐紧张,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将土地利用由平面趋向立体化发展的趋势日渐成熟。青岛市崂山区将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出让,不但垂范了法规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2.
晁明颂  高盟  张继严  陈青生 《岩土力学》2016,37(7):1986-1993
以空间准滑动面(SMP)准则为基础,推导了扩底桩扩孔压力的理论解。从能量耗散的角度分析球孔扩张的全过程,利用应力不变量推导了符合球孔扩张的屈服准则;化简微分方程得到了弹塑性区应力表达式,进而求出位移、应变表达式;分别利用体积守恒和能量守恒性推导出扩孔压力的表达式。该法考虑了塑性区弹性变形,并得到了扩孔压力p、塑性区半径R与扩孔半径a的关系。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计算的扩孔压力与现场试验得出的结果较好地吻合,塑性区半径和扩孔压力均随扩孔半径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而趋于稳定值,剪胀角对塑性区半径和扩孔压力影响显著,随着剪胀角的增加,塑性区半径和扩孔压力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3.
聂忆黄 《地学前缘》2010,17(3):269-275
基于区域水量平衡,利用地表能量平衡的原理计算陆地实际蒸散发量,采用SCS模型计算地表径流量,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估区域水源涵养量的实用方法。利用该方法和GIS软件平台,结合1982-2003年遥感数据和对祁连山水源涵养重要区水源涵养能力强弱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祁连山山地水源涵养重要区内水源涵养能力最强的区域为中部和东南部地区,而西部地区涵养水源的能力相对较弱;(2)祁连山山地水源涵养重要区内中部和靠东南部的水源涵养能力减弱比较明显,特别是以门源回族自治县为中心,形成了水源涵养能力持续减弱带。  相似文献   
94.
胡续礼  杨树江  吴迪  潘剑君 《水文》2006,26(5):45-47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水文资料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水文资料在水土保持中的研究实例,探讨了加强水文资料在水土保持中应用范围与价值,在新一轮的站网调整建设中应与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建设结合起来,避免重复建设,加强水文站网功能,发挥现有水文站网作用。  相似文献   
95.
压密注浆的能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能够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压密注浆的力学机理,并给出注浆压力的理论解,将整个注浆过程视为无限土体中的圆孔扩张问题,根据注浆过程中能耗区土体在注浆压力和静止土压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体变关系以及注浆扩孔过程中的能量和体变守恒原理,推导出压密注浆极限注浆压力的理论解答。计算和分析表明,理论解的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比较吻合,而且球形扩孔的注浆压力比柱形扩孔的注浆压力要小得多,初步证实了理论解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6.
甘肃省黄土丘陵地带森林植被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扈祥来 《水科学进展》2000,11(2):199-202
通过对甘肃省黄土丘陵地带森林植被区与裸露的黄土丘陵区若干流域水文资料的分析,说明该区植被有利于增加降水量.对暴雨洪水及年径流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同时,对改善区域小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7.
郭迟辉  张茂省  王尧  刘永鹏  刘锋  冯立 《地质通报》2023,42(10):1745-175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推进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本身恢复能力的利用,突出水资源保护与优化配置,已成为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中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在分析陕西省榆林市生态特征与生态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运用现状调查、综合评判等方法识别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比如水土流失、矿山生态破坏、黄河沿岸生态系统脆弱、局部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明显等。针对性地提出"保持水土资源,恢复自然生态"理念、以保水为主线的基于自然(NbS)的生态修复方案,构建了"一廊两带三区多点"的生态修复格局,形成了4种基于水和NbS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模式,布置了16项生态修复工程。通过优化榆林地区生态修复理论与模式,增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发展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模式,提高了黄河中游生态安全格局,进而促进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为黄河中游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8.
张修脉 《山东地质》2008,24(2):18-20
该文分析研究了彩山小流域的区域坡度和土壤特性,并根据区内土壤性质划分出4个小区域,即:自然坡度在20°~25°内为V1区,15°~20°内为V2区,10°~15°内为V3区,5°~10°内为V4区,分别反映了不同的土壤等级及土壤抗冲能力。同时,也研究出了一个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依据i=V(10/3)/5B,并对所有砂石山区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具有借鉴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
黑河中下游荒漠区植物多样性分布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对黑河流域中下游荒漠区植被和土壤生境的调查分析,以土壤水分在各调查样地中的差异来反映研究区的生态水文特征,采用种的丰富度和多度来代表荒漠植物多样性研究了荒漠植物,包括隐花植物多样性分布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土壤水分变化不仅直接影响着荒漠植物的多样性,而通过影响其它生境因子又间接地影响着多样性的维持。因此,如何维持中下游相对稳定的土壤水分来源是该区荒漠植物多样性保育今后所要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0.
This paper explores territorial struggles around ecotourism in community-based conservation in wildlife rich Northern Tanzania. At the centre of analysis are two emblematic and distinctly different ecotourism business models that rely on a particular territorialization of property relations and resource control: one model is based on land sharing with local communities and villages, while the other relies on the appropriation of large parts of village land for exclusive access and control. Conceptually engaging critical geography debates on internal territorialization with a poststructuralist political ecology inspired by the framework of multiple environmentalities, the paper shows how ecotourism companies employ different techniques of government to secure business-friendly environments and territories in neoliberal conservation. Different business models underpin different processes of territorialization that in turn produce different modes of engagements and regimes of rule and authority. While the case of ecotourism through land sharing reinforces village land rights through a neoliberal environmentality, ecotourism through land appropriation illustrates how neoliberal, sovereign and truth environmentalities are put to work to facilitate the re-territorialization of property relations and resource control to undermine land rights of an entire village or an ethnic minor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